新疆托克逊县阿拉沟水库设计洪水分析

2020-06-04 03:59木娜瓦尔买买提
陕西水利 2020年3期
关键词:洪峰流量水文站阿拉

木娜瓦尔·买买提

(新疆吐鲁番水文勘测局,新疆 吐鲁番 838000)

0 引言

阿拉沟水库于2011 年4 月开始施工,2014 年11 月11日水库正式下闸蓄水,2015 年10 月~2016 年8 月库水位达到935 m~942 m,接近944.39 m正常蓄水位。2016 年9 月~10 月中旬水库放水过程中,发现大坝上游约600 m~1050 m范围的左岸边坡在1100 m高程以下的临库坡面出现小规模崩塌,边坡开始出现变形。随后两年来,库水位主要维持在916 m~932 m之间,期间左岸临水坡面不断有崩塌发生,随着时间推移,边坡变形增大趋势明显。2018 年8 月中旬水库开始放空,一直空库运行。为了确保阿拉沟水库除险加因工作顺利进行,需对阿拉沟水库的洪水进行设计复核。

1 概况

阿拉沟河发源于天格尔山南侧和阿拉沟山北侧,上游由阿拉沟、夏尔沟、乌拉斯台沟三大支流汇合后进入托克逊县境内。阿拉沟水库位于阿拉沟中下游,是一个具有灌溉、防洪、生态保护等综合性的水利工程,灌溉面积10.7 万亩。正常高水位对应库容为3900万 m3,属Ⅲ等工程,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 年一遇。该河段地貌为中低山峡谷区,峰峦迭嶂,多为圆顶山、猪背山,山势陡峻,冲沟发育。库区河段为基本对称的“U”型河谷。两岸山顶高程1000 m~1300 m,与河床相对高差100 m~300 m,河床宽窄不一,最窄处不足100 m,最宽处约500 m。

2 水文气象

2.1 水文站网及资料情况

阿拉沟河上的水文站主要为阿拉沟水文站,位于阿拉沟河出山口附近(即本次规划水库大坝下游3 km处),设立于1956 年11 月,属于国家基本水文站,观测年限长达63 年,其测验、计算、整编等方法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由于1996 年特大洪水将测站测验设备及设施全部冲毁,测验断面水毁严重,无法继续维持测验,1997 年将该站观测断面及站房下迁5 km,区间无支流汇入,称阿拉沟(二)站。经对专用库数据表进行复核,无异常值,资料可靠。阿拉沟水库资料(2015 年~2018 年)由库容曲线推算,数据可靠。

2.2 气象

托克逊县地势高低悬殊,受热面积大,温度变幅大,从而导致了多风天气的产生。一年中大风发生的时间在3 月~10 月,风向主要是西北风。阿拉沟流域降雨稀少,主要集中在夏季(6 月~8 月),降水占全年的72.9%,9月~次年5 月占27.1%。阿拉沟水文站4月~9月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的82.5%,10月~次年3月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的17.5%。

3 洪水类型分析

3.1 暴雨型洪水

阿拉沟河的洪水多由暴雨形成,主要有以下特征:①暴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夏季(6 月~8 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以上;暴雨中心一般集中在中高山区,并由山区向平原急剧递减。② 暴雨历时短(一般不超过6 h),阵性强,笼罩面积小,洪水过程线一般为独立的峰形,陡涨陡落,峰高量小,无明显的日变化。如该站1969 年6 月26 日暴雨洪水:25 日 22 时 30 分至 26 日 22 时 30 分降水量15.7 mm,洪水历时仅24h,洪水涨率为77.8 m3/(s·h),洪峰流量234 m3/s。据阿拉沟水文站55 年洪水资料分析,该类洪水的机率为57.8%左右。

3.2 混合型洪水

由于随气温上升,积雪融化加之暴雨形成融水混合型洪水,多发生在6 月~8 月,有明显的日变化。如阿拉沟水文站1996 年7 月20 日的洪水。

阿拉沟河洪水类型主要为暴雨型和混合型洪水,且多以夏季局地暴雨引发洪水为主。洪水具有突发性、历时短、陡涨陡落等特点。

4 洪水系列分析

4.1 还原分析

阿拉沟水文站具有1957 年~2018 年完整洪水系列,其中2015 年~2018 年为出库流量,需要进行还原。①调查了解,水库近几年未发生大洪水,运行后最大来水量未记录存储;②用周边站洪水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关系不太好;③本站主汛期平均流量总计与洪峰洪量相关关系虽然较好,但是插补值不切合近几年该河流来水情况。因此,本次水库运行后洪峰流量和各时段洪量以58 年天然实测资料为依据,资料系列包含丰、平、枯变化,因此本次2015 年至今洪水系列以实测代替较为合理。

4.2 不同长度系列统计参数分析

吐鲁番市大部分河流场次洪水持续时间一般都在3日以内,因此,仅对最大洪峰和3 日洪量进行代表性分析即可。

将阿拉沟水文站1957 年~2018 年实测最大洪峰、3日洪量,按不同系列长度进行统计参数计算。从表1、2 中知,均值和CV值在55 年以后趋于稳定。

表1 阿拉沟水文站洪峰流量长短系列统计参数对照表

表2 阿拉沟水文站3日洪量长短系列统计参数对照表

4.3 模比系数累计平均及差积曲线分析

(1)模比系数累计平均曲线分析

图1 阿拉沟水文站洪峰流量和3日洪量模比系数累积平均曲线图

从图1可知,该站洪峰流量及3 日洪量均值随系列长度增加曲线趋近1.0 。自2018 年向前推,2018年 ~2017 年递减、2017 年 ~2012 年递增、2012 年 ~2001 年和 1998 年 ~1987 年较为平缓过程,2001 年~1998 年后明显的递增过程,1998 年后平缓的递减过程,当系列长度50 年以上时,均值波幅小于5%,渐趋稳定。

(2)模比系数差积曲线分析

图2 阿拉沟水文站洪峰流量和3 日洪量模比系数差积曲线图

从阿拉沟站洪峰流量和3 日洪量模比系数差积曲线图可看出,该系列有较完整的增减过程。其中,1956 年~1986 年为小洪水年份,1986 年~1994 年为中洪年份,1995 年~2000 年为大洪水年份,2001 年~2018 年为中洪年份,62 年实测过程包括了丰、平、枯年份。

综上分析,阿拉沟水文站洪峰流量和各时段洪量62 年系列具有一定代表性。

4.4 历史洪水调查

截止2018 年,阿拉沟水文站已积累了62 年完整的洪水资料。从1978 年调查到的历史洪水资料和南疆铁路“653”工程设计时的洪水调查资料,以及1996年的洪水调查可知,阿拉沟河曾在1927 年、1932 年、1953 年发生过较大洪水。阿拉沟水文站历史调查和实测大洪水有:1996 年的最大洪峰流量490 m3/s,排位第一;其次是1998 年,洪峰流量为321 m3/s;1953 年洪峰流量为307 m3/s,排位第三。由于1996 年最大洪峰量值是1956 年建站以来的最大洪水,与排位第二、三位洪水并无十分显著偏大。因此,本次计算时不做特大值处理,而以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为样本,按连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

5 设计洪水计算

阿拉沟水文站是阿拉沟河流域唯一国家基本水文站,位于水库大坝下游3 km处;阿拉沟(二)站位于水库大坝下游5 km,一站、二站和水库区间无支流汇入和支出,其洪峰流量和各时段洪量资料系列是一致的,因此,本次阿拉沟站设计径流量作为水库设计洪水成果。

5.1 水库设计洪水计算

阿拉沟站1957 年~2018 年洪峰系列和1日、3日、7日洪量按连续系列,采用P-Ⅲ型曲线优选适线进行频率计算,其统计参数(洪峰流量均值)、P(频率)和CV(洪峰流量变差系数)以下式估算:

式中:n为系列项数;P为按大小顺序排位的第m项洪水的经验频率;Qi为实测洪水变量(i=l+1,…,n);为洪水变量均值;CV为变差系数。CS与CV比值采用经验法,人工适线确定。

式中参数取值及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阿拉沟水库设计洪水成果表

5.2 成果对比分析

将2007 年完成的《阿拉沟水库工程初设报告》(计算系列为1957 年~2006 年)、2013 年11 月完成的《托克逊县阿拉沟引水渠首除险加固工程水文分析计算》(计算系列为1957 年~2012 年)和本次设计成果(计算系列为1957 年~2018 年)对比,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前后三次设计洪水成果相差不明显。由于前两次成果时间间隔已久,建议用本次设计洪水成果。

表4 阿拉沟水库设计成果对比

5.3 设计洪水过程线

选择1996 年和1998 年较大洪水过程线作为本次的设计洪水过程线,用同频率放大法进行放大,经本次推荐的设计洪水成果与放大后成果对比,其相差±10%以内,其成果也是合理的。限于篇幅不展开作详细论述。

6 结语

阿拉沟水文站共有62 年洪水实测资料。洪水系列已达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中要达到30 年以上实测资料的要求,资料精度较好,成果可靠。本次设计洪水计算,阿拉沟站有62 年的最大洪峰流量为样本,按连序系列计算方法进行频率计算是合理的。洪水实测系列较长、依据充分,使用方法符合规范,计算成果较合理。从前后三次阿拉沟站设计洪水成果对比分析,各时间段设计洪水成果相差不大,所以推荐采用本次设计成果,即100年一遇洪水按照715 m3/s是科学合理的。

猜你喜欢
洪峰流量水文站阿拉
石河子地区水文站E-601型与Φ20型蒸发皿蒸发转换系数分析
百年风霜雨雪路 再绘繁荣发展图
阿拉更爱雪中人
无定河流域洪峰流量的空间变化统计分析
找阿拉
铁力水文站水文特性分析
清流河滁县站历年洪峰水位洪峰流量趋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水运工程加固维护方案在水文站中的应用
浅谈乡下水利工程对水文站水文测验的影响
三个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