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永寿梁湿地的开发和利用

2020-06-04 03:59王万劳
陕西水利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工湖

王万劳

(永寿县水利局,陕西 永寿 713400)

1 基本情况

永寿梁,旧名页梁,地处永寿县北部。南临甘井镇、监军镇;东瞰常宁镇、马坊镇、渠子镇;西与麟游县毗邻;北与彬县太峪镇相望;永平镇深居其中,距永寿县城18 km。永寿梁东西走向,全长38 km,山梁土石相间,主峰海拔1505.3 m。永寿梁面积160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8%。306省道、312 国道、福银高速、西平铁路和已经开工建设的西银高铁穿梁而过。

永寿梁属六盘山的千山余脉,素有关中分水岭之称。东西横亘,似屋脊状,整个地形向南、北、东三面倾斜。支梁向南向北延伸,海拔高,气温低,地势中高边低。有沟210 条,山头250 个。永寿梁地形复杂,原、坡、沟、凹、梁、峁相间。南部属渭河流域和泾河流域,北部属泾河流域。永寿梁中有1223 户48822 人,有耕地24440 亩,林地536428 亩,荒山荒坡87408 亩。

永寿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长而干旱阴冷,夏季短而温和湿润,平均气温8.7 ℃。四季冷暖分明,昼夜温差大。同南部原面相比较,这里夏收迟后20 天~30 天。多年平均降水约661 mm,无霜期180 天。

2 存在的问题

2.1 常年雨水没有得到充分拦蓄和利用

永寿梁,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山体破碎。自古以来,都是被森林所主宰。永寿梁东西走向,总面积160 km2。常年降雨,不能就地下渗,而是顺着沟道,流向渭河和泾河。根据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文研究所1958年公式,可推求出最大径流深和最大径流总量:

式中:s为雨力,以mm计。s=A+B×lgN;n为暴雨衰减指数,渭河以北高原丘陵沟壑区n=0.76;m为土壤下渗强度,以mm/h计,渭河以北高原丘陵沟壑区m=7.2mm/h;F为汇水面积,以km2计,F=160km2。

由咸阳市实用水文手册,A、B等位线图查得:A=15,B=27。以10 年一遇强降雨为例,即N=10,计算雨力s=42 mm。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①中得出:h10=35.498 mm。将求得的h10代入公式②中得出:W10=5679680 m3。

用同样的方法求出:20 年一遇降雨最大径流量W20=7168398 m3;30 年一遇降雨最大径流量W30=8076028 m3;50 年一遇降雨最大径流量W50=9255334 m3。即永寿梁向黄河输送水量:10 年一遇 568 万 m3,20 年一遇 717 万 m3,30 年一遇 808 万 m3,50 年一遇 926 万 m3。

根据有关资料:每人一天喝水2 L,早晚洗漱6 L,餐饮(包括洗碗洗锅)10 L,洗澡200 L,洗衣服200 L,卫生间100 L,其他清洁20 L,总计约540 L,也就是0.54 m3。永寿县共有人口20.66 万人,以此数目计算:永寿梁跑掉水量:10年一遇可供全县人利用51 天,20 年一遇可供全县人利用64 天,30 年一遇可供全县人利用72 天,50 年一遇可供全县人利用83 天。

2.2 居民驻地和耕地上部有较多的集流槽和沟头

永寿梁,在永寿县境内,海拔最高,风头最大。人们为了生存,大都在避风向阳,距离水源较近,耕作方便的坷垴里、草坪上或河滩中拔山造屋,繁衍生息。而这些地形的土壤都是由风积和冲积形成的。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永寿梁上的雨水,沿坡面汇集成径流,冲刷坡面,产生集流槽,强烈溯源侵蚀,越过人群,直达永寿梁脊部。久而久之,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形成沟头。

2.3 无霜期只有180天

永寿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长而干旱阴冷,夏季短而温和湿润,全年总日照时数为2166.2 h,年总辐射为114.77 kcal/cm2。≥0 ℃积温3502.9 ℃,≥10 ℃积温2854.8 ℃,≥20 ℃积温834.1 ℃,平均气温8.7 ℃.四季冷暖分明,昼夜温差大。同南部原面相比较,这里夏收迟后20~30 天。属一年一熟旱作农业区。由于海拔高,多风阴冷,十月就开始结冰。冻土最早在10 月2 日,最晚解冻3 月4 日,无霜期仅180 天。

2.4 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代表着永寿的形象

永寿梁,自古有“彬宁锁钥,陕甘通衢”之称,是历史上的西北大道。这条古道历史恒久,贯通大西北,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驼铃叮当,马匹结队,商贾往来,货畅其流,官驿宿马,兵哨列队成了永寿梁关口要道最显著的特征。如今永寿梁,更加繁荣和通畅,306 省道、312 国道、福银高速、西平铁路和已经开工建设的西银高铁穿梁而过。它们遇沟架桥,逢山凿洞,畅通无阻。然而永寿梁留给旅客的除了森林的幽静外,便就是沟岸犬牙错互,山岩峥嵘崔巍,梁峁此起彼伏,沟壑乱石堆积,一股穷山僻壤之感。

2.5 沟道繁多,山头鳞次栉比

永寿梁隆起,东西横亘,似屋脊状,素有关中分水岭之称。整个地形西高东低,向南、北、东三面倾斜,呈鸡爪形。支梁向南向北延伸,地势中高边低。有沟210 多条,山头250 多个。永寿梁上部多属沟头部位。沟头受水力侵蚀,向周围扩张,达到一定程度,相临沟头合并,中间山坡破碎突兀,成为山峁。山峁在永寿梁上比比皆是,鳞次栉比。永寿梁下部地势低,由于水土流失和河谷强烈下切,沟道多以“V”型谷出现。

3 措施与对策

3.1 隧道的出口处建造人工湖

永寿梁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306 省道、312 国道、福银高速、西平铁路和已经开工建设的西银高铁在永寿梁上穿洞而过。312 国道在东山沟右岸山坡上进洞,穿越永寿梁后,在十里铺沟右岸山坡上出洞;福银高速在北咀沟左岸山坡上进洞,穿越永寿梁后,在马家山沟左岸山坡上出洞,然后又从崔家沟左岸山坡上进洞,穿越六十里梁,在枣树湾沟右岸山坡上出洞,和312 国道在底角沟处相遇;西平铁路从蔡家山沟左岸山坡上进洞,穿越永寿梁,在太峪河右岸陡坡沟口出洞。尚若在底角沟处和各个洞口处建造人工湖,为永寿梁作点缀,再加上四周村庄的楼台亭榭相映衬,更显得永寿梁倍加生机勃勃,具备着大西安休闲度假养生后花园的风采。

3.2 容易集水的地方修建蓄水设施,充分开发沟道资源

永寿梁,地形复杂,地貌破碎,有210 条沟道,250 多个山头,其中居住着1223 户人家,拥有24440 亩耕地。为了充分地开发永寿梁沟道资源,打造永寿梁湿地,可在集流槽、沟头或凹地处,根据上部的汇水面积,修建波塘、涝池或人工湖,在“V”型沟道中,建造淤地坝系群体,让更多的雨水被拦蓄、淤地。尤其在村庄附近,耕地上部的集流槽、沟头、凹地处修建波塘、涝池、人工湖。它们不但可帮助人们日常用水,更重要的可利用蓄水进行灌溉。

3.3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加强田间设施管理

经过对永寿梁雨水的步步拦蓄,成功地打造了永寿梁湿地,获得丰富的雨水资源。为了充分发挥拦截下的雨水作用,更好的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采取以下措施:①可在蓄水设施附近、阳光充足的地方建造大棚,充分延长作物的生长期;②将永寿梁中的耕地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然后加强田间设施配套措施,积极利用雨水进行灌溉。③在蓄水和农田不平衡的情况下,可在梁峁中凿洞引水,或采用倒虹吸的形式引水,以满足田间的需水要求。④随时为农民传授灌溉知识,大力推广微灌、渗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彻底改变“漫灌方式”。

3.4 对永寿梁中梁、峁、坡进行治理

永寿梁,地形复杂,地貌多变,梁、峁、沟、坡比比皆是。林草丰茂,气候宜人,四季冷暖分明,昼夜温差大。很适宜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开发永寿梁内在潜力和地理资源,采取以下几种措施:①在坡度为25°~35°的梁面上或坡面上,建造方格网,营造经济树种,栽植苹果、杏、桃、梨、柿子等树种。②在35°~45°的坡面上,栽植核桃。如果有酸枣丛生的地带,因地制宜,进行酸枣接大枣。③在45°以上的坡面上,梁峁中,甚至人迹罕止的山顶上,大力营造剌槐林,作为密源。

3.5 巩固成果,加强管理

常言道:“三分治理,七分管护”。管理机制在巩固成果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不管是从人工湖、波塘、涝池、淤地坝还是到农田、灌溉、果树等,都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夯实责任。①重视人工湖枯水期的清淤和清障工作,重视人工湖汛期的水位涨落情况,认真排查人工湖的泄洪设施以及各种安全设施。②对所有蓄水设施中的存水量应了如指掌。③谙熟农作物摧苗、拔节、吐穗以及果树的现蕾开花、果实膨大等时期的用水量,掌握喷灌、滴灌等技术。④熟练地掌握果树的嫁接、修剪、施肥、防虫等技术。

4 效益分析

4.1 社会效益

永寿梁湿地的社会效益极其明显:①抬高侵蚀基准面。永寿梁湿地的打造,从源头拦截坡面径流、泥沙、调蓄洪水、抬高侵蚀基准面。防止下游洪水汇聚成灾,又可减缓下游桥涵、水库防汛负担。②提供水资源。水资源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把水作为维持生活的源泉,在历史发展中总是向有水的地方集聚,并开展经济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诸如生活用水,民用建筑,农业灌溉,淡水养殖,各种作坊等。③补充地下水。永寿梁湿地,不管是人工湖、波塘,还是涝池、淤地坝,它们的水位都高于地下潜水位,故湿地可以补充地下水。④观光旅游。永寿梁湿地受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被崇山峻岭所环抱,呈现出高峡平湖的风采。游船、快艇、长廊、垂钓、广场、草坪、楼台亭榭、高速公路、312国道、密林、农田,相映成辉。

4.2 生态效益

永寿梁湿地作为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影响着周边的生态环境,为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在:①将雨水进行长蓄短用,增加土壤含水量,涵养水源。②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降低了区域内的侵蚀模数,有效的控制风速,遏制沙尘暴的发生。③调节小气候。水面大量水分的蒸发和植被强烈的蒸腾作用不断增加空气的湿度,然后又以降雨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④净化空气。植被光合作用时,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使空气越来越清新。⑤湿地可招来候鸟繁衍生息。

4.3 经济效益

永寿梁湿地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极其可观。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①水生动植物得到繁衍生息。如鱼虾、莲藕、芦苇。②农田得到充分的灌溉。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获得的数据,粮食每亩地增产100 kg。③果树在现蕾开花、果实膨大期获得足够的水量。据介绍,每亩苹果增产1000 kg,每亩核桃增产50 kg。④草木旺盛。牛羊饲料得到足够的储备。⑤槐花花序更加肥壮,花期得到延长。蜜蜂酿造的蜂蜜,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永寿梁湿地,是振兴县域经济的又一大支柱。

5 结语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永寿梁湿地是人工形成湖泊、池塘,伴有林地、农田,又是陪伴永寿旧县城所在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休闲、文化、美学等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资源,在发展永寿县域经济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猜你喜欢
人工湖
标出位置
广州市人工湖及湿地植物景观调查与建设策略
人工湖水体污染产生原因与防治手段
广州市公园人工湖植物造景分析
某花园人工湖水处理工程技术应用分析
人工湖
人工湖清晨
北京地区高尔夫球场人工湖富营养化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