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崇溪河道生态整治探讨

2020-06-04 03:59葛海跃
陕西水利 2020年3期
关键词:支流护岸挡墙

葛海跃

(沈阳市辽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与行政执法中心团结水库,辽宁 沈阳 110000)

霞浦县,福建省宁德市辖县,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是闽东最具潜力的沿海大县,海岸线绵延曲折,大港口水深面阔,在闽东环三都大开发中,霞浦具有其他沿岸无法替代、一方独有的核心地位与地理优势。根据《霞浦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规划》,强制性规定,强化保护和修复水系的生态功能,用新理念、新举措、新机制,实现从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向生态水利发展方式转变,“保证水安全、构建水生态、塑造水景观”,来体现“安全水利、生态水利和景观水利”[1]。本文主要对霞浦县崇溪支流等五段河道生态整治进行探讨。

1 河道概况

霞浦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是闽东建县历史最悠久的县,辖12 个乡镇(含3 个畲族乡),境内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干流长1 km以上的河流24 条,多年平均径流量13.38 亿m3,主要河流有杯溪、罗汉溪、长溪三河,总流域面积635.2 km2,干流长134.5 km;最大为杯溪支流崇溪,流域面积68.12 km2;其次为崇溪支流倒流溪,流域面积21.6 km2,其余为杯溪和罗汉溪两大流域的小支流。

项目区涉及崇儒畲族乡,位于霞浦县西北部山区,距霞浦县城12 km,是水资源较丰富地区,也是水资源发源地。崇溪为杯溪流域中下游一条支流,发源于霞浦县崇儒畲族乡樟桥敖福山(海拔560 m,黄零),与霞浦县罗汉溪上游的溪西水库流域相毗邻,流域境内有亭头溪、大坪后溪、倒流溪三条支流。整治项目位于崇溪支流倒流溪、倒流溪2 条支流以及坪园溪4 条河道,共5 条河段。

2 河道存在问题及整治目标

2.1 河道存在的问题

(1)河道水环境主要污染源为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等,河道淤积严重,部分村庄河道生活、建筑垃圾堆积、农田区河道生产废弃物堆弃河道。

(2)护岸未护砌河段较多,已砌河道护岸多次受台风暴雨袭击冲毁未及时修复,水土流失严重;缺乏治理,河道岸线逐年受冲刷变迁,岸线不够明确。

(3)河滩垦荒种植、违章搭盖等侵占河道,河道缩窄,功能逐步退化,防洪排涝能力降低。

2.2 河道生态整治目标

根据《霞浦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规划》,崇儒畲族乡试点项目区属于综合整治类型。为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崇儒乡试点项目区以恢复河道功能、提高行洪排涝能力、改善水环境为目标;以“河畅水清、功能健全、岸绿景美、人水和谐”为目标,着力恢复河道功能,改善农村环境。

3 河道整治任务

综合考虑崇儒乡试点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及岸坡布置现状,本次整治项目区涉及崇溪支流倒流溪、倒流溪2 条支流以及坪园溪等4 条河道,共分为5 条河段,分别为A段、B段、C段、D段、E段,其中A段、E段代表倒流溪干流,B段代表倒流溪第一段支流,C段代表倒流溪第二段支流,D段代表坪园溪。河道整治任务为疏浚和护岸建设,其中疏浚河道总长约6419 m,整治护岸总长6254 m,具体见表1。

表1 河道整治内容

4 生态河道整治

4.1 河道清淤疏浚与清障

4条溪流多年均未实施清淤,河道清淤疏浚主要通过机械结合人工将河道内阻水的杂草、淤泥、砂石、垃圾等清理出河道,清除岸滩地种植的绿竹等障碍物,拆除占用河道的民房,疏浚河道总长约6419 m。河道清淤底高程以不低于现有河道底高程确定,靠近堤脚位置适当提高清淤底高程,保留一定宽度(3 m~5 m)的滩地,再放坡至河底,以维持现有护岸的稳定。清淤范围的确定考虑不影响河道行洪排涝的滩地尽量予以保留,部分清障后的滩地,通过分层种植水生和湿生植物,恢复河道生态,有利于不同生物的栖息。通过工程措施,恢复河道过水断面和河床的天然坡降,提高行洪排涝能力,增强水体流动性,改善水质。

4.2 护岸建筑物设计

护岸作为岸坡防冲加固的工程措施,为确保发挥效益,在满足河岸坡脚抗冲刷防崩塌的前提下,确定各河段护岸工程布置,其中整治护岸总长6254 m。护岸设计见图1。

图1 护岸形式示意图

(1)A段护岸设计

该河段地处溪边村至路口桥之间的河段,起点位于溪边村1 #桥上游45 m处,终点位于路口桥处,河道长约2246 km,该河段流经溪边村、付厝垄、路口村,左岸上游段分布几栋简易房,其余目前大部分为耕地,右岸现有上游段为原水泥路的干砌块石路肩,且中部以及靠近溪尾桥有两处违章建筑,占用河道,本次设计予以拆除。溪尾桥下游河段,河道两岸大部分为耕地。设计的岸线基本上沿现有的岸线布置,左岸上游下段考虑到修建亲水平台,河道适当拓宽。左岸现状护岸局部为砌石护坡,大部分为天然岸坡,右岸上游段已有原村道干砌块石挡墙护砌,下游局部河段护岸衬砌。

(2)B段护岸设计

该河段位于倒流溪第一支流汇合口处至下房桥上游段15 m的河段,现状河道两边为蘑菇棚与耕地,河道基本上保持现有的主河道走向,两岸设计岸线总长为773 m。

(3)C段护岸设计

该河段位于倒流溪第二支流流上,共整治河道两段,第一段始于官坝至官坝下游312 m的河段;第二段始于齐心桥上游340 m的河段至齐心桥下游260 m之间的河段,岸线布置基本上沿原岸线,两岸设计岸线总长为1783 m。齐心桥上游段约90 m为机耕路干砌块石路肩,其余均为原土质岸坡;齐心桥至溪尾桥之间河段岸坡部分为干砌块石挡墙护岸和浆砌块石护岸,大部分为天然岸坡。

(4)D段护岸设计

该河道位于崇儒桥上、下游段,始于崇儒桥上游157 m处的河道,终于崇溪支流汇合口上游34 m处原桥的位置,该河段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崇儒桥上游左岸已有护岸,右岸为河滩地形成的耕地,崇儒桥下游两岸均分布竹子,设计岸线根据现有河道两岸地形进行确定,两岸整治的岸线总长393 m。由于受两边建筑物及现状地形的限制,崇儒桥上游左岸延用现有的挡墙,右岸设计成仰斜重力式护岸,崇儒桥下游左岸上段局部有原砌石护岸,设计岸线在最外层房子边上,采用2 级挡墙复合断面。右岸已有民房地基干砌块石挡墙,挡墙高度较高,参差不齐,局部岸坡崩塌,综合考虑行洪要求,采用仰斜式重力式护岸。

(5)E段护岸设计

河道位于新村桥上、下游河段、岩前过水桥下游河段,新村桥段始于新村桥上游84.5 m处的河道,终于新村桥下游122.5 m处的河道,新村桥右岸大部分为原土质岸坡,左岸为原砌石旧堤和石垄,由于原堤砌石外观砌筑不平整,砌筑质量较差,设计予以拆除。设计岸线沿原岸线布置。

4.3 生态修复及景观整治工程设计

项目区有针对性的采取岸坡整治,设计主要是修建亲水平台、岸坡绿化、修建生态挡墙护坡等,工程实施时结合新农村建设,配套实施河滨景观、沿河绿色景观带建设,营造自然休闲、色彩丰富的滨水景观氛围。

4.3.1 景观总体设计

(1)堤线:两岸堤线基本保留其连续性、蜿蜒性的形态,平面以自然、徐缓、曲折的岸线,使沿河带景观显得自然生动。

图2 生态挡土墙断面结构形式(尺寸单位:mm)

(2)护岸:采用重力式护岸作为各段新建护岸的主要方案,C段由于受现有岸坡及原衬砌护岸限制,下部均采用重力式挡墙护岸型式,B段齐心桥上、下游河段对景观要求较为强烈,因此选用生态挡墙护坡型式,见图2。护岸高度在2 m~5 m,护岸工程大部分采用复式断面,允许洪水漫滩,分两级设置,第一级为重力式小挡墙,在下级平台种植水生植物,避免了河道渠化硬化。护岸下部采用重力式小挡墙,上部为条石格栅与草皮护坡,部分采用生态挡墙型式。由于条石格栅与草皮护坡可以达到水体和土体、水体和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

4.3.2 河道水环境生态整治

(1)工程类措施包括在河道内建多级低矮生态滚水堰,跌水暴气,增加水体含氧量,既是一道景观,又能改善水环境;在一些水质较差的支流口,利用周边空地建设人工湿地,净化水体,改善水质;沿河建设植被缓冲带和初期雨水截流沟,减轻面源污染对河流水环境的不利影响;在一些流域较缓的堤段,适度建设生态鱼湾,种植水生植物,放养鱼苗,恢复河流生态系统食物链,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2)非工程类措施包括流域内禽畜养殖粪便地源头治理;农村生态厕所改造,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农业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杀虫、种植绿色无公害食品等,以减轻流域面源、点源污染对河流的不利影响[2]。

5 结语

通过对崇溪支流倒流溪、倒流溪2 条支流、坪园溪等河段进行综合治理,河道污染物数量得到消减,满足水功能要求,河道水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水环境功能提高,实现河道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通过综合整治,净化水质,防止水土流失,减缓了河道淤积;极大地改善了河道的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得到体现,并促进该流域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实现经济科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支流护岸挡墙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黄沙坪矿业嗣后尾砂充填挡墙压力研究及厚度计算
内河生态护岸的选型与设计
萨热克铜矿充填挡墙受力分析与设计
某挡墙变形成因分析与处治
广西主要支流柳江治理工程(鹿寨县导江乡段)护岸建筑物型式设计
南京市某城市内河支流水环境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