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治疗中风病证本草考证

2020-06-04 12:36于彩娜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内风中风病风邪

何 跃,于彩娜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中风“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且重,莫过于此者”[1]。自2015年以来,中风病跃居中国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其发病人群平均年龄为63~65岁,在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速的情况下,中风已严重影响到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中医认为中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风,此处之风又有內风和外风之分,不论是內风还是外风,均可治以祛风,防风为“治风去湿之仙药”[2]。因防风既有“主治大风”之功,又有“搜肝气”之力,为治疗中风方剂的常用中药。

1 防风在唐宋以前的应用

唐宋以前医家关于中风多以“内虚邪中”立论[3],治疗上重以祛风通络,用药上以疏散外风药为主药。

1.1 中风以外风论治

唐宋以前,中医认为中风的主要病因为外风,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邪气者,虚风也,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虚邪偏客于半身,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4]《金匮要略》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脉微而数,中风使然。”[5]《诸病源候论》云:“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张养万物。”[6]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载:“夫风为天地浩荡之气,正顺则能生长万物,偏邪则伤害品类,人或中邪风。”[7]《太平圣惠方》亦指出:“风邪客于半身,真气去者则偏枯……是以风者,百病之长。”[8]

综上所述,早在唐宋以前,中医对中风的病因病机进行初步探究,认为中风的病因为外来风邪。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挟寒热邪气侵袭人体导致中风;风邪善行数变,故中风发病急骤、病证变化快。在治疗上,以疏散外风药为主组方,多部本草著作提及防风有祛风之用。

1.2 防风的祛风作用

防风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认为防风“味甘,温,无毒,主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风行周身”[9]。魏晋时期,《名医别录》记载:“防风,味辛,无毒。主治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叶,主治中风热汗出。”[10]唐代,《新修本草》记载:“防风,味甘、辛,温,无毒……胁痛胁风,头面去来……俗用疗风最要,道方时用。”[11]五代时期,吴越在《日华子本草》中论防风“治三十六般风。谓防风可治诸多种风,如风寒、风热、风寒湿、破伤风,均能治之”[12]。

唐宋以前,本草古籍记载防风味甘、辛,甘能缓急,可缓解中风出现的“四肢挛急”“胁痛胁风”等症状;辛能发散,疏散外风。这个时期,中医认为中风致病因素为外风,治疗以疏散外风为主,防风可“治大风”“治中风热汗出” “疗风最要”“治三十六般风”,故治疗中风时,多以防风为主配伍其他药物组成方剂。

1.3 含有防风的治疗中风方剂

中风一般为“风邪”所致,发病急骤,而防风为“治风去湿之仙药”,为风药中之润剂也,在诸多方剂中防风均有应用,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记载的侯氏黑散,方中用防风配伍人参、白术、茯苓等药以填补气血、祛风散邪,治疗正气亏虚,风邪由外入内而致“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5]。《圣济总录》中的防风独活汤,防风与秦艽配伍增强祛风之效,再配以人参、白术等药治疗中风初期的“四肢不收,心神昏愦,眼不识人,不能言语,服防己竹沥汤后风若未除者”[13]。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创小续命汤,方中用防风、麻黄等辛温发散之药配伍人参、白术、附子等益气温阳之药祛风散寒、益气温阳,治疗外风侵袭人体所致“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14]。再如陈无择所著《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中的小竹沥汤,方中用防风配伍秦艽、附子、独活等诸药,治“中风涎潮,谵语昏塞,四肢缓纵不收”[7]。载于《太平圣惠方》的秦艽散方,用防风配伍秦艽、甘菊花、羚羊角等药,治“手足不遂,筋脉拘急,言语謇涩”[8]。

上述方剂治疗由外来之风挟寒热等邪气入内,或上达巅顶、或游走于四肢之中风,其发病急促,病位多变。方中防风甘辛,用以祛风缓急,再配伍白术、人参、茯苓、附子等药补正虚以充营卫之气。

2 金元以后防风的应用

金元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风以内风致病立论居多,治疗上以平熄内风为主。随着医学的发展,外风致病被重新认识,医家认识到内外之风均可导致中风。

2.1 中风从内风论治到内外风兼治

唐宋以后,医家以“內风”立论,《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4]刘完素言:“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所谓中风而有瘫痪诸症者,非因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为用,而卒倒无所知也”[15],其认为中风是由肾水虚衰不能制心火所致。朱丹溪言:“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风之伤人,在肺脏为多”[16],其认为痰热生内风而致中风。明代,《景岳全书》有言:“本皆因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先伤五脏之真阴,此致病之本也”[17],在书中张景岳否定外风致病。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有言:“中风之症,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之殊”[18],他首次将中风划分为真中风和类中风,分别论治。至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门》有言:“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说:“盖新风挟旧邪,或外感,或内伤,其脉随之忽变。”[19]

金元时期,中风病机又添肝风内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20],风为木气,肝在五行中属木,同气相求,故肝与内风形成有密切联系,肝在志为怒,情志不畅导致肝郁化热,热极动风,发为中风;或痰郁化热,热极生风,致人中风。无论是肝郁化火动风或是痰郁化火生发,皆因五脏功能失调而生风,属内风。故金元直至近现代,中风分为外风和内风两大类,在此基础上细化证型。

2.2 防风的祛风作用

《药品化义》载防风“属阳,体轻微润,色黄……入肺、脾、肝、膀胱四经。若少用主四肢挛急,经络郁热,及中风半身不遂,血脉臃滞,以其透利关节之功也。”[21]《本草正义》认为防风治疗“外感风邪之盛”而致“头痛恶风及风邪而目盲无所见”,亦治“血虚而内风煽动,非外来之风邪”所致的“新产之中风”[22]。《本草汇笺》记载防风“升浮走表,为风药之使”,而又祛“肝家气分之风”[23]。《本草述钩元》认为“防风味辛而甘,气温而浮,手足太阳经本药,又行足阳明太阴二经,为肝经气分药”,亦能“搜肝气”[24]。《本草易读》认为防风“甘,辛,微温,无毒,性升。手足太阳药也,又行足阳明、太阴经。疗诸般风……除骨蒸之疼痛,解肌体之挛急”[25]。

金元时期及以后,本草古籍记载防风味甘、辛,主升,能治内外之风,入足厥阴肝经。防风为肝经本经药,可治由情志不畅,肝郁化火生内风所致中风,“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取其顺气”,防风有平熄内风之功,在治疗内风引起的中风古方剂中不乏防风之影。

2.3 含有防风的治疗中风方剂

金元以后,医家对中风的认识更为深入,中风致病因素被分为内风和外风,上述方剂有治疗内风的防风通圣散、小省风汤、牛黄丸、贝母瓜蒌散,亦有治疗外风的不换金丹,可见此时期防风用于治疗中风病已逐渐成熟。

3 结语

纵观历史,防风以其散外风、平内风之效,为历代医家治疗中风的基本常用中药,配伍于诸多治疗中风的方剂之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防风含有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等多种有效成分,但有治中风之效的是哪些成分,其药理作用、作用机理、有效剂量、配伍比例等有哪些,有待于我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挖掘与探索。

猜你喜欢
内风中风病风邪
“内风”论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探讨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从内风论高血压脑出血的防治思路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基于“内风”理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临床研究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