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止咳露治疗小儿风热咳嗽临床观察

2020-06-04 13:49张海霞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风热贝贝白细胞

张海霞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儿科,广东 广州 510800)

咳嗽是中医病名,相当于西医所说支气管炎、气管炎,其病因主要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其中以流感病毒、合胞病毒、百日咳杆菌、肺炎链球菌较为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恶寒、发热、咳痰等。对于咳嗽的传统治疗主要以抗炎、抗病毒等对症治疗为主,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可能与抗生素大量使用不仅导致诸多不良反应,还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1]。基于此本院对47例风热咳嗽患儿采用贝贝止咳露治疗,旨在通过中药治疗,缓解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咳嗽提供有效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7年9月-2018年9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的93例咳嗽患儿,采用掷币法分组。诊断标准:符合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2],同时符合《中医儿科学》中风热咳嗽证辨证标准[3]:咳嗽不爽,痰黄黏稠,口渴咽痛,鼻流浊涕,发热恶寒,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纳入标准:符合中医、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4岁,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疾病引起咳嗽者,以及传染病、肺结核、先天性疾病和有药物禁忌证者。其中对照组46例,男22例、女24例,年龄4~12岁,平均(7.82±1.34)岁,平均病程(2.75±1.06)d;观察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5~10岁,平均(8.03±1.15)岁,平均病程(2.59±1.24)d。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传统西医基础治疗,包括阿莫西林颗粒(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6020605,规格:0.125 g/袋)口服,2袋/次,2次/d;罗红霉素分散片(海南惠普森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125,规格:150 mg/片)口服,100 mg/次,2次/d;抗病毒口服液(杭州老桐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518,规格:10 mL/支)口服,1支/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贝贝止咳露制剂(广州市康源药业有限公司,粤药制字Z20070650,规格:150 mL/瓶)口服,15 mL/次,2次/d,两组均以3d为1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检测患儿中性粒细胞占比及白细胞计数。②治疗后记录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③中医证候积分[4]:依据患儿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痰黄黏稠、鼻流浊涕等每项证候严重程度记0~5分,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④依据证候积分降低幅度评价患儿疗效[5],痊愈:咳嗽发热等证候消失,证候积分降低幅度>90%;显效:咳嗽发热等证候显著减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60%~89%;有效:咳嗽减轻,发热消失,证候积分降低30%~59%;无效:证候未见改善,证候积分降低幅度<29%。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

治疗前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占比及白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细胞粒细胞占比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时间中性粒细胞白细胞(×109/L)对照组治疗前0.94±0.3114.89±1.17(n=46)治疗后0.68±0.22∗11.37±0.85∗观察组治疗前0.89±0.3615.11±1.04(n=47)治疗后0.22±0.09∗#7.81±0.52∗#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13.1455、24.3018,#P<0.05。

2.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各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24.0127、17.0084、20.5672、18.4293,▲P<0.05。

2.3 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咳嗽、体温、头痛、咳痰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例数(n)咳嗽体温头痛咳痰对照组463.46±0.673.52±0.623.21±0.533.62±0.65观察组472.34±0.412.45±0.482.15±0.342.53±0.43t-9.69889.317911.45299.5571P-0.00000.00000.00000.0000

2.3 临床疗效

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1.74%;观察组痊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4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04,P<0.05)。

3 讨论

急性支气管炎是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支气管炎症病变,发病急骤,病情易反复,加之小儿脏腑娇嫩,各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全,难以对抗细菌、病毒感染,从而引起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畏寒、头痛等症状[6]。在感染的病原体中主要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较为常见,故而临床对于此病的治疗主要以抗菌、抗病毒为主,但治疗效果欠佳,过量应用抗生素不仅易产生不良反应,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危害,同时长期应用还会增加细菌耐药性,且对患儿尚未发育健全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7]。

中医认为咳嗽病因无外乎外感、内伤两个方面,临床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而外感咳嗽则主要是由于外感六淫之邪,六淫者,风、暑、湿、燥、寒、火是也,风为阳邪,易袭阳位,肺为华盖,居上位,风邪侵袭首先经口鼻、皮毛而入,侵袭肺脏,使肺失宣降,而致气机失调,水液代谢失职,发为咳嗽、咳痰之证。风为百病之长,其性开泄,风邪侵肺,开合毛孔,火热之邪易随风经皮肤毛孔侵入人体,与风邪相合为病,发为风热咳嗽。风热之邪侵犯肺脏,而致肺气不清,热邪上蒸津液而致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风热之邪侵犯肌表,使卫气受遏,而致身热恶寒;风热上扰,熏蒸咽喉,而致咽喉肿痛、头痛,故而风热咳嗽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利咽、止咳化痰,方用贝贝止咳露。贝贝止咳露是我院儿科专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归纳而成的治疗小儿咳嗽的特色方剂,此药以贝母、僵蚕为君药,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僵蚕熄风止痉、化痰止痛,二者为君药以疏风清热、润肺止咳;蜜麻黄宣肺、平喘、利咽,桔梗宣肺利咽、止咳祛痰,二者合为臣药,以宣散肺气、利咽止咳;前胡降气祛痰、宣散风热,鱼腥草清热解毒,法半夏重于化痰平喘,枇杷叶清肃肺气,百部润肺止咳,荆芥散风解表,苦杏仁止咳平喘、降气润燥,以上共为佐药,以止咳化痰、宣肺利咽;炙甘草为使,调和药性,诸药相合,共奏舒风清热、止咳化痰、宣肺利咽之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中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较肾上腺素弱而持久,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也较持久,此作用可能与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8]。贝母中贝母碱对革兰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的卡他球菌具有抗菌活性,另外还具有显著镇咳、平喘、祛痰作用[9]。鱼腥草有效成分为癸酰乙醛对革兰阳性肺炎球菌、金谱菌以及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还能显著提高小鼠外周T淋巴细胞比例,增强小鼠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因此鱼腥草在抗菌、抗病毒的同时,还可提高患儿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10-11]。甘草蜜炙后有较强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显著提高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作用优于生甘草[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咳嗽、头痛、咳痰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见贝贝止咳露能快速缓解风热咳嗽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贝贝止咳露治疗小儿风热咳嗽效果显著,能快速缓解症状,降低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风热贝贝白细胞
白细胞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王wánɡ冕miǎn学xué画huà
贝贝失踪了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冬天来了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