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变易

2020-06-04 12:05郑名银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习材料小学数学

郑名银

摘 要: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围绕着数学学习材料而展开的。数学学习材料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思考,增强数学能力和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数学学习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时必须加以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材料;简易;变易

数学学习材料的使用包括选择材料和运用材料两个方面,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选择学习材料的时候,同时就在考虑如何运用学习材料,或者根据课堂教学结构去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者结合得非常紧密,有时也不易区分。所以在本文中不加以区别探讨,而概括成选用进行一并叙述。

一、简易

(一)情境简约

一般来说,数学教学的情境不宜过于复杂,相对简约的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复杂的情境会提供非常多的信息,其中有相当多的信息可以说是与数学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容易集中到与数学相关的方面,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而适当简单的情境会使学生更容易聚焦于所要探讨的数学问题,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认识钟表》(本文案例中的教学内容都选自人教版),教师先出示各式各样的时钟。师:小朋友,这些都叫什么?生答:钟,时钟。师:这些时钟外形看上去好像都不一样,但请你仔细观察,找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1(用手指比划):都有一个圆。

师:圆,你们看到了吗?学生齐答:是的。(教师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生2:里面都有两根针。(教师画出时针和分针)生3补充:时针和分针。师追问: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呢?生3:短一点、粗一点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相同的地方吗?生4:还有一圈数字,1、2、3、4、5、6、7、8、9、10、11、12。师:是的。数字是怎么排的?生5:最上面的是“12”,再是从1到11转一个圈。

师:怎么转的?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生5(顺时针画圈):就像这样转的。

师:很好!那我把它们写下来了。(教师写的数字没有平均分布)(很多学生都叫了起来:不对!不对!)师:那要怎么写呢?生6:每个数字空的都是一样的。

师:你的意思是每两个数字之间的间隔都是一样的,对吗?(学生点头。教师修正钟面上的数字)师:这样就凑成了一个——学生齐答:钟。师:接下来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这个钟,好不好?

这节课很多教师都选择谜语、故事引入,然后运用比较单一的生活中的钟面作为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学习,这很容易导致教师花很长时间和精力才切入正题。其实,生活中的钟面含有很多非数学的属性,而数学学习需要剔除这些非本质的东西。如果将生活中的钟面罗列出来,让学生寻找相同之处,实质上就是去除形式、提取本质的过程。这样不仅较快地呈现主题,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

(二)操作简单

在数学活动中,操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操作表征本身就是数学概念表征的一个方面;动手操作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让学生更容易观察、概括、触及数学的本质;在图形与几何中,操作也是数学学习所要掌握的技能。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操作的材料应该比较简单,学生自己容易获得;操作的过程也不应过于烦琐和复杂,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学习。

例如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有三分之二的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情况下,教师提供给学生形状、大小都不同的5个三角形纸片和2个三角形图(也可以用自己画的三角形),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来证明。学生进行操作,有的量、算,有的剪、拼,有的折,有的画。反馈的时候出现了如下多种证明方法。

1.量出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2.剪下三个角再拼成一个平角;3.沿三条边的中点折成平角;4.先经过一个顶点画出对边的平行线,再延长另外两条边。

这节课的知识点大多数学生已经了解,因此重点就应该放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上。三角形是个类别,图形表征有無数种,因此教师提供给学生的素材应该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即形状不同、大小也不同;模型或图。学生在操作时,选择就比较丰富,操作过程也比较简单,验证方法也比较多样。以上四种验证方法,前三种严格来说,只算是合情证明,不能作为严密的证明;只有第四种才称得上是严格意义上的证明。虽然这种证明方法在小学里并不要求,但能引导学生接触严格意义上的证明,对他们的后续发展来说却是非常有益的。

二、变易

(一)变式丰富

定势是人们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做出反应,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习性和惯性。定势在解决程序性的问题时比较积极,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但对于非程序性的问题却容易形成阻碍,而变得消极。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更清楚地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通常会提供给学生具有多种形式的变式的材料。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从而让学生在无穷的变化中领略数学的魅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分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形状的四分之一,其实都是各种外在表征的变式,而分数的内在的数学本质是部分与总体的比。通过比较不同的变式,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不变的属性,即每一份与总体的比都是不变的,就得到了分数的一般属性,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抽象能力。

(二)策略开放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衡量学生数学学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比较有效的途径。学习材料的策略开放有两种情形,一是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二是结论的开放。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近年来已经有比较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文无意赘述。但对于结论的开放,却没有取得比较一致的见解。数学中所谓的“标准答案”至今仍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数学是严格的,答案是确定和唯一的。但事实上在有些情况下,数学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其实是很正常的。背景的模糊性,信息的不完全,出发点和看问题角度的差异,这些都能导致结论的不同。因此,对于学习材料,学生只要具备充足的理由和严密的过程,得出的结论合情、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数学学习材料,使学习材料具有简易、变易的特点,这样才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增强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东艳.小学数学学习材料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王海儿.大“材”小用与小“材”大用——数学学习材料的合理选择和利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5).

[3]庄细和.丰富学习材料,构建活力课堂[J].广西教育,2006(10).

[4]章志良,汪元英.使用学习材料的几点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07(06).

[5]单莲芳.选择适合儿童探究的学习材料[J].教学与管理,2004(36).

猜你喜欢
学习材料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的“破”与“立”
基于多元视角统合学习材料
数学探究中提升学生智慧的路径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构建有效数学课堂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