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门”找“真我”

2020-06-04 20:04徐长风
少林与太极 2020年9期
关键词:之根南怀瑾髋关节

徐长风

文学描述人的千人千面、性格迥异,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反映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心理学挖掘人的潜在能力,使人性中的真、善、美,不受阻碍、毫、不遮掩地展现出来。

哲学研究人的本性,在善与恶的较量中彰显真、善、美。

修炼中囯功夫太极拳时,心如攀登穹(天——《康熙字典》)门,拾级而上步步登高,最终踏入真、善、美的穹隆境界。

真、善、美是人的真我。“真我”潜藏于每个人身体之中,同天地运转规律同步。得“真我”,有刚柔相济之功;失“真我”,即成后天“自我”。“自我”拙力横行,同天地之间的交流梗阻重重。“自我”“真我”在体内争斗不已,谁也不肯偃旗息鼓,总要争个你高我低。找“真我”,求“真我”,是居高临下努力挖掘自己先天禀性,完善自身的高尙追求。

我年轻时跟老师戴应如先生学得一套杨式太极拳,还喜爱“气功”,又自学了经络学和肢体解剖学及中外关于人体的许多知识。遵循科学家钱学森的遗愿,我愿以提高人的智慧为目的,用符合现代物理学的观念探索人体奧秘。对大学问家南怀瑾提出的“‘理‘象‘数三要点是中国文化之根”,我奉为圭臬,用心探寻,使我有如登入穹门。我在太极拳、京戏发声、书法中,探求“真我”在身法上的表现形式,身体内部获得了歌词所唱的“快乐潇洒走一回”的感受。我的余生将在物理层面上寻找“真我”的道路上不懈奔走。

我把太极拳经典理论和专业术语一句句地认真研读并练到身上,努力用现代物理观念去寻找太极拳等国粹的物理运动原理。南怀瑾提出的“‘理‘象‘数三要点是中国文化之根”,说明“象”在“数”前面,“象”的运动产生“数”。这样,身体内部“象”对“象”产生出来的“数”,结构清晰,逻辑合理,形成中国功夫与现代物理学原理的对应点。中医的整体观念也是这样的思维方法。60岁以后我收获了两条感悟,这两条感悟的“伸象”“屈象”分明,人体“象”生“数”确有其事。我把它定义为“真我”:

1.从“头上顶+足下沉”中,找到圆的两极(上下反做);

2.对夹在头足中间的胸腹,可以肩髋关节旋转为主线,用肩髋关节不同旋法旋出上敛下张的“川字桩”大架,和上张下敛的“三体式”小架(前后反做)。

这两点能代表“真我”吗?我觉得是可以的。因为人体形态形成“头上顶+足下沉”分出圆的两极以后,头上顶是阳,是亢奋,是伸;足下沉是阴,是收敛,是屈。全身伸屈同在,很容易获得外界各种信息。信息来到人体内部,可以用肩、髋关节不同旋法,旋岀平衡又相反的大架与小架象形来应对。把这两点运用到太极拳身法上、运用到京戏发声身法上、运用到书法身法中,都可以用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边尝试边深究地做出来。它们是人体的“真我”,不夸张地说,能使人的运动在物理层面达到“阶及神明”的水平。

实现“真我”,一上手确实有点难。先知后做,不独在练拳上,包括在行走、开车等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上都自觉加以运用,會使人兴趣盎然,精神倍增,欲罢不能。“真我”用一心两用反做法跟踪和掌控自己灵动的身体,训练了人的凝神能力,可有效激活大脑小脑的运动。所以,这两点“真我”越想越清楚,越用越有劲,对健康长寿有直接促进的效果。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通过修养这两点体悟“真我”,达到“真我”,实现“真我”,你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慧明通达,从而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之根南怀瑾髋关节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美丽的汉字,中华文化之根
颂歌
贾丽的诗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注重自己的仪态
“告密”也是慈悲
“告密”也是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