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行比滴灌模式对新疆十二个春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

2020-06-05 13:06王玉兰杨建平卢伟鹏张龙龙王江丽姜东李卫华刁明
南方农业·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春小麦节水灌溉新疆

王玉兰 杨建平 卢伟鹏 张龙龙 王江丽 姜东 李卫华 刁明

摘   要  为节约成本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筛选出适用于大管行比滴灌模式的小麦品种,2017年,在新疆石河子开展大管行比模式(TR6,1管6行;TR8,1管8行)下的春小麦滴灌试验。通过比较分析十二个小麦品种(系)的叶面积指数和灌溉水利用率,以及产量的行间差异,初步结果表明,新春31和新春44叶面积指数较大且行间变异较小,产量行间差异较小,且产量较高。TR8模式下新春31号的灌溉水利用率较高,TR6滴灌模式下,新春31号和新春44号均有较高的灌溉水利用效率。综合认为,新春31号和新春44号比较符合新疆滴灌小麦节水、稳产、高效的筛选条件。

关键词   滴灌模式;节水灌溉;春小麦;产量;叶面积指数;新疆

中图分类号:S512.1+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3.003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灌溉农区,水资源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最主要因子[1]。小麦是新疆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小麦食品是新疆人们的主食[3]。比起其他作物,生长季水分短缺已成为制约小麦发挥其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常规灌溉不仅耗水量大,而且水分利用率较低。滴灌是一种世界公认的先进节水灌溉技术,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具有节水、减少营养成分流失、提高作物产量等优点[4],且水分利用效率远高于其他灌溉方式[5]。但在目前新疆所采取的滴灌模式下,小麦整个生育期基本处于半干旱状态,且距离滴灌带越远,小麦行受到的干旱胁迫越重。

水分胁迫降低作物产量。作物对水分亏缺有不同且复杂的反应。前人在研究小麦等农作物需水量时发现,农作物自身具有一定抗旱的能力,对小麦进行轻度干旱胁迫可以在获得高产的同时提高灌水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小麦的高产节水栽培[6]。基于此,本试验拟在扩大管行比、减少单位面积滴灌器材投入、节约成本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大管行比滴灌模式的小麦品种,以减少小麦产量行间降幅,为新疆小麦采用合理的滴灌模式及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试验于2017年在石河子天业节水试验站(44?35′N,80?06′E)进行。近几年来,该地年平均气温6.6~7.1 ℃,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至8月初,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年均降水量189.1~200.3 mm,年蒸发量1 517.5~1 563.8 mm,相对湿度65%左右,最多日照时间为3 264.9 h。

1.2 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为新疆地区的12个小麦品种(系):新春6、新春11、新春22、新春38、新春31、新春35、新春37、新春39、新春44、新春38、宁春12和14-2品系。这12个品种(系)为当地主推春小麦品种及即将或已进入生产试验的春小麦新品系。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春小麦的滴灌系统在常规1管4行或1管5行的基础上扩大管行比,采用1管6行(TR6,带宽90 cm)和1管8行(TR8,带宽120 cm)的田间配置模式;滴灌带为贴片内嵌式,滴头流量2.6 L·h-1,滴头间距30 cm;近行小麦距滴灌带为7.5 cm(即R1行),第二行小麦距滴灌带为22.5 cm(即R2行),第三行小麦距滴灌带为37.5 cm(即R3行),第四行小麦距滴灌带为52.5 cm(即R4行),小麦行距15 cm(见图1)。滴灌春小麦全生育期灌水4 500 m3·hm-2,分6次灌溉,其中两叶一心期、生理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灌水20%,扬花期和乳熟初期分别灌水15%,乳熟末期灌水10%。氮肥全部做追肥随水施入,其中两叶一心期施12%,生理拔节期施32%,孕穗期施16%,扬花期施12%,乳熟期施8%。磷(P2O5)、钾(K2O)肥均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施用量均为135 kg·hm-2。TR6处理种植4幅,TR8处理种植3幅,每处理重复3次,共计2(滴灌模式)×12(品种)×3(重复)=72个小区。2017年4月3日人工条播,播量330 kg·hm-2,每公顷保苗550万株,小区面积为3.6 m ×4.5 m = 16.2 m2。其他田间管理按当地高产田进行。

1.3 试验地气象数据

小麦播种后试验地所在区域气温和降水的情况见图2。该地区的气温基本保持在18 ℃左右,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降水量在播种后30 d和90 d左右较多,其余时间降水量较少,较为干燥。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产量测定

在小麦成熟期分别在各处理每个重复内选取长势均匀一致的3个点,分别按行收获,每行收获200 cm长的小麦,计算出每个处理的实际产量。

1.4.2 灌水利用效率测定

耗水量采用水量平衡法估算;灌水利用效率指单位蒸腾耗水量的光合作用量或生长量,即:灌水利用效率=作物产量/作物耗水量[7]。

1.4.3 叶面积测定

进入开花期后,各处理行选取春小麦植株长势均匀一致且有代表性的地点,每个品种在各处理行内分别取10株,在室内用YMJ-B叶面积测量仪测量倒三叶叶面积,计算倒三叶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

1.5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在Excel 2010下進行,运用SPSS 19.0版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滴灌模式对不同春小麦品种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由表1、表2可知,两种滴灌模式下,不同春小麦品种均表现出相同规律:离滴灌带越远,该行小麦叶面积指数越低。叶面积指数的大小及降幅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

[5] 张宝文,王成.滴灌技术的特点及使用维护注意事项[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4):38.

[6] 杨封科.半干旱区集水农业高效用水模式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2.

[7] 张健,张明,侯云鹏,等.干早旱胁迫对甘肃中部春小麦生理性状及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J].干旱气象,2019,37(1):139-145.

[8] 张雅倩,林琪,刘家斌,等.干旱胁迫对不同肥水类型小麦旗叶光台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1,31(4):724-730.

[9] 万钢.滴灌带不同配置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81-82.

[10] 何福才,陈玉东,王新武,等.农八师小麦滴灌栽培管带布置方式调查[J].新疆农垦科技,2011,34(2):72-73.

[11] 魏艳丽,王辉,冯毅,等.减源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及其运转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3):507-512.

[12] CIRILO A G, DARDANELLI J, BALZARINI M, et al. Morpho-physiological traits associated with maize crop adaptations to environments differing in nitrogen availability[J].Field Crop Research, 2009, 113: 116.

[13] SCHIRRMANN M, HAMDORF A, GIEBEL A, et al. A mobile sensor for leaf area index estimation from canopy light transmittance in wheat crops[J].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5, 140: 23.

[14] 闫丽霞,石玉,于振文.测墒补灌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5,35(3):372.

[15] 杨卫君,贾永红,石书兵,等.播期和密度对春小麦品种新春26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6,36(7):913-918.

[16] 赵鸿,肖国举,王润元,等.气候变化对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春小麦生长的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2007(3):322-327.

[17]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等.水氮处理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5):1367-1373.

(责任编辑: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0-02-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地区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80323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代农业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计划(2016AC027);省部共建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JCIC-MCP)。

作者简介:王玉兰(1994—),女,安徽肥西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信息化。E-mail: 1362248568@qq.com。

※為通信作者,王江丽,E-mail: wjl200207@163.com;

姜    东,E-mail: jiangd@njau.edu.cn。

猜你喜欢
春小麦节水灌溉新疆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春小麦播种发育期、理论产量与气象要素关系
绿色农产品春小麦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慢慢生长
克什克腾旗旱地优质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简述水稻节水灌溉的意义及技术
探究高效实用措施 提高节水灌溉效率
节水灌溉模式下烤烟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