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临床价值

2020-06-05 13:17潘燕君徐建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医辨证失眠临床价值

潘燕君 徐建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治疗对于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至我院治疗的84例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Y组(一般治疗方式)和Z组(中医辨证治疗方式)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满意度。结果 Z组的睡眠质量和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Y组,组间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神经内科失眠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治疗满意度,帮助患者良好失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辨证;神经内科;失眠;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0..02

失眠是目前常见的病症,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加大了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导致很多年轻人也出现失眠症状。失眠是一种神经内科疾病,常常表现为夜晚入睡时间长、白天嗜睡、精神萎靡等等,这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白天正常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需要对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一般失眠患者会选择服用安眠药来促进睡眠,但是安眠药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多,不能长时间服用目前还比较常用的是中医辨证治疗方式,根据中医辩证理论,对患者脏器阴阳平衡进行调节,按照安神静气的治疗原则,采用中医手段,对其内部身体环境进行调整,滋阴降火,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至我院治疗的84例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Y组(一般治疗方式)和Z组(中医辨证治疗方式)各42例。其中Y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10,年龄在23岁~74岁之间,患有神经内科失眠病症时间在6个月~7年;Z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3,年龄在24岁~75岁之间,患有神经内科失眠病症时间在7个月~7.5年。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神经内科失眠患者,PSQI>7,存在睡眠障碍。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将存在认知障碍、其他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Y组实施一般治疗方式。

对Z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假如患者存在肝郁气滞情况,中药方剂组成包括白芍10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香附8克、延胡索8克、炙甘草5克和川芎8克;假如患者存在血瘀气滞情况,中药方剂组成包括丹参14克、郁金14克、砂仁8克、延胡索12克、香附10克、五灵脂8克、枳壳18克、蒲黄12克、炙甘草14克、当归14克;假如患者存在脾胃虚寒情况,中药方剂组成包括桂枝8克、黄芪19克、白术10克、白芍16克、大枣15克、生姜10克、炙甘草10克、郁金9克;假如患者存在肝胃湿热情况,中药方剂组成包括青皮9克、陈皮10克、白芍15克、佛手9克、丹皮10克、山栀子8克、黄连8克、甘草5克、吴茱萸5克。同时,还可以采用中药足浴的形式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将16克肉桂、20克酸枣仁、30克丹参、15克合欢皮、6克黄连、10克香附、15克夜交藤等制成浓缩药液,患者每晚入睡前用药液泡脚。另外,还可以采用穴位按摩法,选择涌泉、太溪、失眠三穴进行按摩,用指端按掐穴位各3~5分钟。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满意度。

睡眠质量采用PSQI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入睡时间、睡眠保持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以及催眠药物使用情况等六项,满分为3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治疗满意度主要是向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好、良、差三个层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计量资料行x2和T检验形式,并分别用(%)和“x±s”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

Z组患者和Y组患者相对比,其入睡时间短、睡眠保持时间长、睡眠效率高、睡眠质量优、睡眠障碍少、服用催眠药物少,而且睡眠质量评分为(3.47±1.01)分显著低于Y组(6.74±1.22)分,T=1.365,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

经过治疗后,Z组患者治疗评价中,好:22例、良:18例、差:2例,满意度为90.91%;Y组患者治疗评价中,好:15例、良:15例、差:12例,满意度为75.00%;t=11.254,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中医辨证治疗重点在于对症下药,结合患者机体情况,对身体内部环境进行调节,进而完成治愈疾病的目的。在本研究中,对神经内科失眠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方式,重点采用中药方剂和中药足浴的形式,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根据患者不同症状,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能够改善患者的肝郁氣滞、血瘀气滞、脾胃虚寒、肝胃湿热等症状,在足浴药液中,各种药物组合起来能够起到滋阴潜阳、益智安神和清热宁心等效果,因此,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相比一般治疗,更能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更好入眠。

参考文献

[1] 艾绍军.研究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28+236.

[2] 安龙武.78例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的疗效研究[J].北方药学,2018,15(11):52-53.

[3] 孙乙滢.中医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疗效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8):99.

猜你喜欢
中医辨证失眠临床价值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经方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浅析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护理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中医辨证治疗脑血管所致痴呆疗效观察及评估
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