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2020-06-08 10:09冷宇何冰陶惠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10期
关键词:替格瑞洛急性心肌梗死阿司匹林

冷宇 何冰 陶惠明

[摘要]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與替格瑞洛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奇偶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LVEF、LVEDD水平均有不同改善,观察组的LVEF(61.28±4.23)%高于对照组(50.78±5.02)%,LVEDD(40.13±4.14)mm低于对照组(46.98±4.30)mm(t=4.702、3.166,P=0.009、0.018);观察组的PT(21.78±4.01)s、TT(18.64±2.01)s、ATPP(83.45±7.98)s、D-D(2.39±0.27)μ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7.46±5.11)s、(16.42±2.02)s、(73.66±7.13)s、(2.04±0.20)μg/mL(t=2.028、2.118、2.368、2.523,P=0.048、0.037、0.028、0.01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4.00%)(χ2=4.762,P=0.029)。 结论 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其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凝血功能,还能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10-000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spirin combined with ticagrelor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AMI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spirin and ticagrelor. The changes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 (LVEDD) in both groups were improved, and the LVEF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61.28±4.23)%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50.78±5.02)%, LVED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40.13±4.14) mm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6.98±4.30) mm,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4.702, 3.166, P=0.009, 0.018); Protothrombin time(PT), thrombin time (TT), active part thrombin time (ATPP) and D-Dimer (D-D)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21.78±4.01) s, (18.64±2.01) s, (83.45±7.98) s and (2.39±0.27) μg/m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17.46±5.11) s, (16.42±2.02) s, (73.66±7.13) s, (2.04±0.20) μg/mL](t=2.028, 2.118, 2.368, 2.523, P=0.048, 0.037, 0.028, 0.016);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8.00%)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4.00%) (χ2=4.762, P=0.029).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aspirin and ticagrelor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MI.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of patients, but also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Aspirin; Ticagrel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高等特点,且该病患者会有压榨性胸痛、出汗、恐惧等症状[1]。该病会累及患者心血管、呼吸及消化等系统的功能,严重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用阿司匹林及抗血小板药物共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氢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均属于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但氢氯吡格雷起效慢,停药后对血小板功能的恢复作用并不明显[2]。而替格瑞洛进入人体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减少复流现象。为进一步分析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奇偶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1~79岁,平均(60.08±9.89)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及前间壁梗死19例、下壁梗死20例、前侧壁梗死11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齡40~80岁,平均(60.06±9.77)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及前间壁梗死18例、下壁梗死17例、前侧壁梗死15例。两组性别、年龄及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3]: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4];发病后在24 h内送至院内救治;患者或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5]:有凝血障碍及免疫系统疾病者;近期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者;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本研究已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两组用药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饮食、日常生活等护理干预。

观察组:予患者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口服,用药第1天的剂量为300 mg/次,1次/d,次日用药剂量为1000 mg/次,1次/d,持续3个月;同时联合替格瑞洛(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J20171077)治疗,初始剂量为180 mg/次,1次/d,次日将用药剂量改为90 mg/次,2次/d,同样连续用药3个月。

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用药方法同对照组相同,同时予氢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国药准字J20180029)]口服,首次用药量为300 mg/次,1次/d,持续75 mg/次,1次/d,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疗效判断标准[6]:基本痊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DS)程度减少范围91%~100%;显著好转:NDS减少范围在46%~90%;好转:NDS减少范围在18%~45%;无变化:NDS无变化或是减少在17%以下;恶化:NDS增加范围在18%以上。

(2)心功能指标:使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徐州市大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型号:DW-CE780)检查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3)凝血功能指标:使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南京贝登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型号:普利生C2000-A)检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D-二聚体(D-D)水平,操作流程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4)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凝血功能异常、心动过缓、轻微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心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LVEF、LVEDD水平均有不同改善,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T、TT、ATPP、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其导致血小板结合到内皮生长因子或通过糖蛋白GPIb/I的胶原α受体粘附到血管壁上释放一系列活性因子,如凝血酶、凝血栓素A2和腺苷二磷酸盐等因子,最终激活与纤维蛋白原交联的糖蛋白复合物(GPⅡb/Ⅲa)受体,导致相邻的血小板聚集形成凝块[7],故而临床治疗该病以抗血小板聚集、维持患者心功能、改善其心肌血供、缩小梗死面积为主[8]。

本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阿司匹林作为常用于治疗该病的水杨酸类药物,它可控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中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代谢,在无细胞核的7-10D生命周期中不可逆地降低其促进血小板聚集的能力,从而抑制血栓A2的形成[5-6]。氢氯吡格雷是噻吩吡啶类化合物,其对血小板聚集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该药进入人体后可发挥出抑制ADP受体活性、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之间的结合作用,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ADP受体数量、增加心肌供血[9]。替格瑞洛与氢氯吡格雷相似,该药是新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其可选择性地拮抗ADP受体,对ADP介导的受损血管中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有抑制作用,并能减少ADP受体数量、促进心肌供血。有研究表明,300 mg负荷量的氢氯吡格雷在3 h内能够快速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时可降低阿司匹林药物浓度,减少其毒副作用,有效地保障其用药安全性,但是该药需要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激活才能发挥药效,所以该药进入人体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10]。而替格瑞洛进而人体后无需肝脏代谢便可发挥出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起效比氢氯吡格雷更快,作用也较强,该药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更好地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心肌供血的作用,且患者的心脏功能的血流动力正常,其心脏功能可因此得到有效改善,LVEF、LVEDD指标水平恢复正常[11]。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T、TT、ATPP、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急性心肌缺血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PT、TT、ATPP均属于凝血因子,而D-D属于交联纤维蛋白特异的降解产物,其升高或是降低均能反映凝血功能与纤溶系统的激活[12]。替格瑞洛与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可控制血小板聚集,且给药0.5 h后平均血小板聚集抑制(IPA)效率可达41%,2~4 h后达到最大的IPA作用(89%),该药不受肝脏CYP 2C19基因多态影响,药效可保持2~8 h,故而可长时间保持抗血小板聚集作用[13-14]。阿司匹林也可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力,所以,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使用后,血小板凝集降低,患者血流信号稳定,凝血功能也会恢复正常,与凝血功能相关的PT、TT、ATPP、D-D水平也就有所提升。经对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氢氯吡格雷与血小板不可逆性结合,停用后会使血小板功能恢复较慢;而替格瑞洛与血小板P2Y12 ADP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故停用后血小板功能恢复迅速,从而降低用药后出血发生的风险。同时,替格瑞洛可经肝代谢消除,该药不会对患者组织造成损伤,与阿司匹林联用时还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从而改善患者预后[15-16]。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明显,其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凝血功能,还能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徐璧江.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对比[J].北方药学,2019,16(8):118-119.

[2] 楊瑞峰.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7,15(11):1026-1029.

[3] 王宇.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对比[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8):1128-1131.

[4] 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12):710-725.

[5] 王小东,庄少伟,张旭敏,等.替格瑞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6,43(3):183-186.

[6] 王枫,马凤云,赵希哲.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术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8,16(12):1133-1137.

[7] 逯豫霞,李劭凝,崔超.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7):1007-1011.

[8] 刘东升,林晓生,陈镇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抗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207-209.

[9] 杨书英,王勇强,王兵,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VEGF、MMP-9、Ang-Ⅱ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7,36(12):744-747.

[10] 林彬,生娣.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2016,11(4):524-527.

[11] 张明亮,王伟群,张桂霞,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8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6):1291-1292.

[12] 张明亮,沈玉华,王环宇,等.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血小板聚集率、CRP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的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6, 17(3):189-192,197.

[13] 唐玲.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早期服用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9,31(5):232-233.

[14] 王丽华,谈红.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5):65-67.

[15] 景占聪.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8,36(6):724-726.

[16] 张俊杰.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医学信息,2018,31(z2):167.

(收稿日期:2019-12-18)

猜你喜欢
替格瑞洛急性心肌梗死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导致房室传导阻滞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