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情境写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0-06-08 10:09熊锦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5期
关键词:情境文章疫情

熊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這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写作教学性质和地位的表述。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重温新课程标准,笔者对写作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重新认识写作

高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一线老师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长久以来,作文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笔者看来,我们应在理念上对“写作”重新审视。

首先,从文章的定义角度来看写作。

《辞海》中对“文章”的定义是这样的:文章是“独立成篇、有组织的文章。”这个解释偏重从文章的形式,也就是文章的篇章体式及其组织结构的角度认识、研讨文章,而缺失了对文章内容的观照。中国百年现代语文教育基本上从这个角度理解文章,从而造就了一百多年来我们对写作教学重形式而轻内容的事实。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写作指导著作都是从文章形式的角度指导,分为审题篇、立意篇、结构篇、选材篇等;许多的一线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也大都以教导写作技巧为目的。

清朝叶燮论诗时指出,诗中表现的“事”“情”“理”三种内容全都紧贴诗人自身的人生遭际与体验。而美学家宗白华先生也曾经说过,“艺术为生命的表现”。在笔者看来,文章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作者个体人生的独特表达。对文章的定义应该将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理解,文章是借助特定的语言形式表达作者生命体验的文本。因此,作为教师,在写作教学时,除了写作技法的指导,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表达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

其次,从核心素养角度来看写作教学。

2017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指的是要将语言实践活动和现实打通,由远离生活需要走向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写作教学应该是基于真实情境的作文教学。

真实情境写作是在真实世界中写作、在真实学习中写作、在具体运用中写作。语文和生活有着天然的关联,在写作中,学生带着真实的生活感受和经验进行思考和表达,这样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这样的写作才能促进个体生命的成长,这样的教学才能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写作教学是脱离具体情境的,写作训练无视学生的真实生活,写作是为了应试,学生的内在文化生命也无法通过写作获得成长。这样的写作训练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通过对写作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在笔者看来,写作教学应该着力探索如何创设真实情境,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促使表达的真实发生。

二、真实情境写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疫情教育思辨读写

【教学设想】

武汉疫情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影响了全国,震惊了世界。几十个日日夜夜,我们为手机里滚动变化的数字时刻揪心,我们为身处疫情核心区的武汉默默祝福,我们更为一批又一批奔向前线的医疗队员们深深感动。这场疫情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没有人能置身事外,这就是真实的情境。

作为教师,不能让学生视而不见,不能在战役的大环境外隔离出一个脱离现实的温暖小环境,等以后再去回顾。在真实情境的当下,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跟着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些流着泪的人们融合在一起,脉搏一起跳动,思考保持同步,情感保持共鸣,让一代人在危机现实中学习、反思、铭记。

本次教学设计基于疫情这个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以真实情境驱动读写,希望学生能对当下现实体悟、思考,写出有生命的文字。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疫情

2.能用思辨的眼光来思考、分析当下的疫情中的复杂现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疫情进行回顾、反思

【教学难点】

用思辨的眼光思考分析社会现实中的复杂现象

第一课时:回顾疫情,尊重事实

讨论交流:为什么疫情突然在武汉爆发?

阅读材料:财新疫情深度报道:武汉如何一步步走到围城?(略)

写作题目:结合课上讨论,阐述你对武汉爆发疫情的看法。

第二课时:感悟疫情,珍视体验

一、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讨论交流:在疫情期间,你记住的那些人、那些事。

二、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分享文章《送别林军》,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2月11日夜里九点多,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武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主任蔡毅在自己微博中写下一篇长文,悼念因感染新冠肺炎逝世的院区门口小卖部的老板林军(音)。

十几年前,蔡毅刚来中心医院工作时,林军就在医院门口开小卖部了。2月11日,林军老板感染新冠肺炎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留观室去世。蔡毅发文感慨,很多这样的小人物,在我们身边,不那么起眼;突然,没了,我们才发现,他在我们生命中,是那么重要。于是,他写下此文,送别林军。

送别林军

林军走了。

今天刚查完房,脱下防护服,在清洁区喘口气,看看同事微信群,惊闻,林军走了!

林军,何许人也?我都不知道他叫林军,还是林君,还是林均!但是每个武汉市中心医院老职工,基本都知道他。

他不是院长,也不是书记,只是我们南京路院区门口的小卖部老板。

总记得我刚来医院,十几年前了,还在麻醉科,那是有些医生熟人,做手术,要表示谢意,同事之间送红包显得太生疏,往往就打一电话,“林军啊,你给麻醉科手术室,各送一箱水!再给某某科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丢一箱,下班我去结账!”

然后电话那边就是一声熟悉的“好嘞!”要不了多久,一个脸圆圆的,黑黑的,一脸和气的汉子,推着车就把东西送上来,准确的告訴我们,是某某某医生送的,再匆匆地去往下一站!

再过几年,快递越来越多,我们医生又忙,经常快递小哥等不了,我们就告诉快递小哥:“你就把快递放门口小卖部,找那个叫林军的老板接着!”

这么多年,他从来都是憨厚的对着我们笑,从未有怨言。

曾几何时,我们医生白大褂不带钱,那时候微信付款还不大流行的时候,就直接去他的小卖部,拿水喝,拿饼干吃,以后给!以后到多久有时候都忘了,突然路过,“老板,我差你多少钱呀?”,他从来都是憨厚的一笑,记得清楚就说个数,记不清楚,就跟我们商量个数。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医院的院长、书记换了一茬,但林军还在。可今天突闻噩耗,他走了!

前两天,我清楚记得,我们老麻醉科主任打电话问我有没有床,这次疫情,老主任知道我难做,这是第一次为要床位向我开口,我当时实在没床位了,婉拒了,顺口问了一下,是谁?老主任带了一句,小卖部的林军感染了,想问问你能不能安排一张。我想他那么年轻,也没怎么在意。

仅仅过了两天,他就走了,走在我们医院急诊留观室,双肺,全白!我心怀内疚,问了问急诊兄弟,他们说也没办法,发展太快了,除非有ECMO,也许才有一线生机。这才让我的愧疚,略微减少了一丝。

我们医院,才多少台ECMO?加上我们的老院长夏家红从韩红基金“化缘”来的一台,一共,两台!

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等床,尚且困难,如何有机会,用上ECMO续命?

听说,他爱人,也感染了。

很多这样的小人物,在我们身边,不那么起眼,突然,没了,我们才发现,他在我们生命中,是那么重要。

大疫,就是这么无情!不仅仅对大人物,不仅仅对医生,也无情的砸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

大疫面前,众生平等。谁撑得过,谁撑不过,三分人为,七分天意!

眨眼间,我上一线,工作了十二天,管理32张床位,到现在这个时间,已经出院了25位患者,临床治愈22位。非临床治愈的3位,已经永远离开了。

李文亮走了,同济医院林正斌教授走了,全国皆知。一个小卖部老板走了,我那非临床治愈的3位患者走了,谁又知道?

我们都是小人物,在这场疫情的洗礼下,默默的付出,默默的承受生离死别。

逝者已矣,但活着的人,还要继续!

医生工作累吗?我跟你说不累,你是不是不信?但真的不累!起码现在的工作时间,比我开刀的日子,轻松多了。外科医生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这么多年,我们都过来了。

但是陌生的疾病,被感染的恐惧,物资的不足,疫情看不到尾的惊慌,患者濒临死亡的无助,身边同事的倒下,这些心理的压力,给我们套上一层一层无形的枷锁!

很多医生都有一种感觉,当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穿上防护服时,突然感到一身酸软!这不仅仅是累啊!

好在还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战友,彼此鼓励,一起前行。

好在还有一群可爱的武汉市民,好在还有全国中华民族同胞的亲情,温暖着我们,支撑着我们。

眨眼间,医院通知,我可以带着我的团队,下来了,由康复科医生顶上!这个14天,我的团队,出院患者数管理患者数,在各个院区数一数二,退下来,也是理所当然。

但我听说康复科人手不足,康复科老主任要亲自上岗时,我又做了一件违背原则的事情,带着四个小伙子,继续下一个14天!帮助康复科医生,继续发热二病区下一班岗!

好多老师关心我,问我,何时轮换,我都说,我不想换,我怕无聊,在家会闷出问题!

但真实的答案是,我就想站在这里,站在第一线,没有为什么。即使康复科人够,我也不想下来。

我觉得,我还可以,我能扛住压力,尽快尽多的救治更多的人、更多的小人物、更多的武汉市民!

李文亮走了,林军走了,也许还有我的同事,在被抢救,也许哪天,我也会顶不住压力,也许哪一天,我也会被感染。

但是,那又如何呢?

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生,承担着目前仅次于金银潭医院全省第二的救治任务,大疫当前,有何惧哉!

林军老板,我就这么送你了,感谢你,这么多年对我们中心医院兄弟们的帮助和陪伴。不要怪我,最后时刻,没有送你一程!

通往天堂的路上,兄弟,一路走好!

三、在病毒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分享诗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欧洲就会失去一角,/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一座庄园,/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写作题目:假如你现在已经是一名成年人,疫情当前,你会怎样做呢?请以《我愿意成为他(她)》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三课时:思辨疫情,独立思考

一、社会现实是纷繁复杂的,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复杂矛盾的处境。

1.讨论交流:韩国电影《流感》观后感。

2.思考交流:如果你正在以每小时60英里驾驶一辆火车,行驶时突然发现前面有五个工人在前方,但是这时候你的刹车失灵了,你惊慌地行驶,突然发现在另一条轨道上有一个工人。这时候,你会选择撞死那五个人还是撞死那一个人?

追问:大多数的同学可能会选择牺牲1个人去救5个人,可是当这1个人是你的亲人,你又会做怎样的选择?

二、面对复杂矛盾的社会现象,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

材料一:當武汉人远在千里,就叫武汉加油;当武汉人近在身边,就叫武汉人滚蛋!

材料二:许多驻武汉高校寒假返乡,及归家路途经过武汉的同学的个人信息被恶意泄露,包括他们的姓名、详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手机号、回家车次时间,甚至还包括学校名称,以及他们父母的身份信息在各种微信群里被大肆散播,还有一些同学和家人遭到了电话、短信的轮番骚扰,甚至上门谩骂。而另一些地方也出现了“酒店拒绝湖北人入住”“围堵鄂A牌照私家车”等过激行为,各种讽刺、挖苦湖北人的图文也在朋友圈流传。

讨论交流材料中的社会现象,可以从原因、结果、本质、对策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思考。

写作题目:请阐述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表明你的态度。题目自拟。

三、真实情境写作教学反思。

写作教学需要在情境中进行深度学习,真实情境教学才是作文教学的本真之道。回顾教学内容的设计,反思课堂实施的过程,在笔者看来,写作教学关键之处在于聚焦表达情境,激活写作者的表达欲望,促使表达的真实发生。

首先,教学设计时,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现状的真实情境。

本次写作教学创设的情境是全民抗疫,这个情境就是学生们当下面对的生活现状,这个情境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整个写作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读写引导学生对抗疫的现状进行体悟和反思。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表达的欲望。

1.围绕真实的情境,选择讨论话题。对真实的情境,学生有直接的感受和体验,教师首先要搭建平台,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体验相互分享交流。

在整堂课中,笔者围绕疫情,精心选了几个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比如“疫情为什么会在武汉发生?”“在疫情期间,你记住了哪些人,哪些事?”通过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疫情的回忆,也能让学生在相互分享和交流中提炼自己的体验。

2.提供相关的材料,深化学生对情境的认识。对于情境,有了直接的感受和体验,还需要有更加全面的视野和更加深入的思考,而这需要教师提供经过精心设计的、指向教学意图的结构化材料。

为了推动学生突破感性的体验进入理性的思考,笔者精心组织了一些阅读材料。推荐阅读《财新》的文章《武汉如何一步步走到围城?》,推动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疫情;分享诗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促动学生结合诗歌的意境对当下现实有更多的思考;朗读《送别林军》促发学生关注数字背后普通人的命运;讨论韩国电影《流感》,引导学生对比反思我们当下的生活现状。

3.在情境中设置多元材料,唤醒学生表达的动机。情境材料应该包含多元因素,甚至是对立因素,两难情境的设置可以使学生情感在胸怀堆积、酝酿,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也会冲击学生心理认知,促动学生对复杂情境的思考分析。

韩国电影《流感》让学生看到了灾难之中,面对不同身份、不同立场的两难选择,也激发了课堂讨论动力。接着,再给出一个和话题相关的经典的道德两难选择题,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的复杂性。然后给出真实情境中的一个矛盾现象,引导学生学会对情境中的复杂现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最后,在进行写作实践时,明确写作任务,提供必要写作技巧指导,支持情境表达的实现。在真实情境下,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有了对复杂情境的深入认识和思考,教师要给出明确的写作任务,同时适当从文章形式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清晰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个环节也可以放置在学生作文修改时进行。

猜你喜欢
情境文章疫情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