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文化保护

2020-06-08 10:24杨雪萍郭语阳张简张竟誉邱岚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保护旅游发展精准扶贫

杨雪萍 郭语阳 张简 张竟誉 邱岚

[提要] 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旅游产业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语言及文化保护的冲突问题却越来越严峻,成为当下社会谈论的热点。少数民族语言及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好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及文化,也是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经久不衰的重中之重。为此,经过对贵州省肇兴侗寨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方面的文献查阅,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语言及文化保护现状提出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文化保护;精准扶贫;旅游发展

基金项目:南京审计大学2019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11287079Y)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3月30日

一、加强政府宣传管理

在实地调研中,项目组通过对政府官方网站上公开的扶贫相关文件的梳理,发现政府对于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形式不断创新。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得到高度重视,但在文化保护方面落实有所欠缺,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管理不当、宣传不到位的情况。故结合优缺点,从政府管理宣传工作角度作出以下建议:

(一)继续脱贫攻坚的劲头,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两头抓。在贯彻落实种植、家禽养殖、技能培训、少数民族学生学费补助等扶贫措施的同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及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制定与实行。以上政策的颁布以及项目的计划说明基层扶贫迎来关键时期。在重视经济脱贫发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及文化保护。

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引导。对文化及相关产业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做好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争取设立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专项基金,专项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只有具体的政策,文化保护工作才能有效的实施起来。

在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协助当地相关方面做好节日活动的前期宣传、活动策划、活动场地选择和设计、活动项目流程安排、活动旅游者接待以及大型活动的应急事件处理等,吸引大批旅游者前来旅游观光;在开发过程中尊重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注重当地居民参与节日活动,这样更增加活动的真实性、原生态性和民众参与性。

基层工作人员应鼓足干劲,保障有关政策的落实,帮助文化项目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促进开发建设。这将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唤醒民族文化的活力。

(二)创新管理和监督模式,加强文化产业项目团队建设。扶贫和语言文化保护工作的落实虽离不开村民的配合,但优良创新的管理模式和灵活的团队成员,是工作开展的前提。

工作开展和政策落实情况不仅需要内部的自我监督,也需要外部监督。从内部来看,可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如成立监督小组,流动式地检查扶贫及文化保护成果。从外部来看,可建立反馈式的问责系统,定期对当地村民和游客进行调查,由结果得出反馈并分析,以能够及时弥补旅游发展中语言文化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改善不足。

政企结合的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下,政府应对相关企业项目的培养与人才引进进行扶持与帮助。相关企业,如当地旅游公司,或少数民族村寨村民成立的合作社要合力一起设计好科学的职工考核及工作方案,要积极培养精英人才,为振兴乡村建设做好人才储备。

(三)做好政策解读。经过选例实地调查,项目组发现该地村民对于语言文化相关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较低,且存在村民对政策误解的现象。少数民族地区稍年长些的村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对他们来说,透彻地解读政策具有难度性。让每一位村民及时了解政策、理解政策、受惠于政策,有利于开展文化保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做好村民政策解读工作需要基层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当地情况来为村民们解读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解读工作的特殊点在于需要考虑到当地民族文化和语言,所以加强与村民的联系和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就必不可少。此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及时有效利用政策,最大限度地让少数民族地区村民们抓住政策机会,实现脱贫。

(四)做好民族语言及文化保护宣传。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的宣传工作不仅能培养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也能让更多的非少数民族民众了解和自觉参与到文化保护行动中来。为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对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留和传承情况有具体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安排和开展宣传工作。

在实际宣传保护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加强形式创新宣传。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小组发现肇兴侗寨对民族文化的详细介绍与宣传主要通过夜晚的歌舞剧、篝火晚会、日常的对唱表演和开设侗族民俗文化博物馆。前三者主要向游客传递了侗族的传奇故事、节日文化,而开设博物馆则向游客介绍了肇兴的起源、发展、人民们的建筑文化、劳动文化和服饰文化等。馆内除了展出物件,还有影像文字资料。当地较为有特色的蜡染工坊和银饰工坊也开设于其中。但馆内参观人数远少于观看歌舞表演和篝火晚会的人數,宣传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在宣传过程中,应当注重实际效果,可利用当下“互联网+”的方式或其他创新形式,让宣传策略的效益最大化。

除了重视对其民族劳动文明、服饰以及手工艺文化的保护传承外,应该对民族语言加以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为了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融入城市生活,有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的语言不实用,没有保留的价值,便逐渐抛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对此,当地政府可以定时对干部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学习课程,以加强干部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通过公告栏、博物馆、民俗节日活动参与等展示当地民族文化。不仅可以让游客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还可以让少数民族地区对本土文化较淡忘的年轻一辈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代代传承,增强民族自信心。宣传效果好,带来了经济效益增长,村民们也会更加相信并且积极地响应政府号召,自觉拥护本土的语言文化,使民族文化不被淡化遗忘。

二、重视村民教育和培训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交通通达度一高,原本封闭的少数民族村落不再闭塞,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为了便于生活和工作,部分地区少数民族人民不再穿着民族服饰,在语言使用方面也倾向于普通话。因此,村民教育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关键点。政府部门应倡导少数民族民众学习和使用本地语言及文化,建立一个以政府为引导、村民为主体的民族文化自我保护体系。

少数民族文化中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口头和家族传承的。对于这方面的文化传承,政府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不仅可传承文化,还能吸引游客。肇兴侗寨民俗文化博物馆内的蜡染工坊和侗族刺绣工坊都设有能让游客参与的体验项目。刺绣培训中心由当地的绣娘组成,刺绣产品采用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的方式,这不仅增加了当地收益,还使侗族刺绣的民族技艺不被淡化。工艺技能培训,除了原生态的技能训练,还需要后续跟进和成果展示,而不再停留于一堂或多堂无意义的培训课。培训课和后续跟进是为了让工艺得到真正的传承,培训成果展示则让文化工艺变现,从而扩大影响力,建立村民们的信心,从而更加积极配合地参与培训,网状式的发展,让更多的村民自愿接受本民族非物质文化技艺培训,达到传承保护目的。

同时,政府还可根据旅游市场喜好增加更多的民族文化技艺培训项目,特别是围绕少数民族自身语言、文化来开展。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增加和创新,也对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有所助益,还能在文化的变现中促进地区脱贫。

三、根据市场需求做好产业调整

根据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调查了解到的实际情况,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失衡,没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从政府公开文件中可以看到,扶贫工作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扶贫项目往往是种植农产品、蔬菜水果、养殖家禽等为主,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的项目少之又少。农业发展固然重要,但这样的产业结构并不合理,所以需要适当的产业结构调整。

传统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大,且大多数村民的家庭仍依靠农耕自给自足,需要保留。但要长期地增收创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除了发展农、林、养殖等产业,还应适当增加与自身文化特色相适应的旅游业。调研了解到在肇兴开始发展旅游业后,侗寨中进驻了许多外来商户,而村民们除了出租门面和依靠合作社分红外,不懂得依靠旅游业实现家庭增收,仍依靠外出务工或耕作维持生活。外来商户的进驻也让当地侗族语言和文化受到冲击。

旅游目的地为侗寨的游客除了对自然环境风光向往之外,大多数还对当地人文特色景观感兴趣。若侗族民族文化体验不良好,对游客造成的落差不但不利于侗寨旅游发展,更不利于侗族文化保护和发扬。针对消费者们对文化感兴趣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快速旅游这一发展趋势,利用各地不同的旅游资源,打造不同的文化特色体验项目,让游客拥有沉浸式体验,在此过程中实现消费增加,这也相应地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实现旅游带动扶贫,同时让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据此,建议建立以肇兴侗寨为圆心即旅游落脚点构建邻近几个侗寨的侗族文化特色旅游产业。对于黄侗侗寨,可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体验项目,学习蜡染、土特产制作、侗族大歌等;堂安梯田,大力发展观景、拍照、打卡等风景旅游项目。

四、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文化传播

整合并更新新媒体, 如微信、微博、官方网站、手机APP、淘宝等, 实现多角度、立体化、超互联发展, 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新开发、传承、发展的新方向。网络传播具有迅速、集群等特点,将少数民族文化搬运到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3D影像等,利用网络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语言及文化。如,利用微博广泛的影响力和较强的互动性来吸引大众关注;运营微信公众号,用相应文字介绍或者视频来推送相关内容,努力创新体验方式和项目来吸引平台用户的眼球。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热点,与新媒体运营相结合,增加少数民族文化进入公众视野的频率。

少数民族语言及文化的保護不仅要靠大众的了解,也要靠年轻人的传承。当代社会,人们与网络紧密相连,尤其是年轻一代,将少数民族文化整合到小视频、电影、动漫、电子商务产品的包装等,更能增加少数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知名度,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进而喜爱少数民族文化,自觉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一个与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专业网站,可以为少数民族地区吸引游客,还能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的点击率,以新技术、新思维整合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完善相关体系建设,在宣传展示上更多体现图文并茂、互动交流特点,使网站除了宣传功能外,还是民俗技艺学习交流平台。通过网站建设,整合网络上民俗资源,对其进行优化,以多元化形式在网络上进行宣传推广,创新其表现方式,全力打造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平台。

五、建设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是保持和研究人类文明的机构,尤其是民族文化博物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是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基于经费不足、人力不足、少数民族群众观念落后等原因,我国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专业的博物馆非常少,仅有极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有简陋的博物馆,并且这些文化博物馆没有专业的网站,外来游客甚至不知道有这样的博物馆,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为了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及文化:(1)政府应加大财力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博物馆,将少数民族多种多样文化搬进博物馆,并配上专业的解说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群体制定相应的讲解和普及策略,以便游客了解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2)将互联网技术与文化博物馆融合,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博物馆,现有的民族文化博览馆可以进一步建设数字化博览馆、网上博览馆,现有的民族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村落等可建设网上虚拟体验中心、线上虚拟旅游系统,形成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实物载体的虚拟化延伸。建立活态的少数民族群体,尤其是民族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传承人。民族祭祀活动、占卜活动、民族礼仪活动、民族宗教活动等,都可通过相关信息技术加以形象化、符号化和数字化保存,形成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活态群体的多维拓展。

六、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活力

(一)收集语言及文化的数字化数据库。少数民族文化中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借助数据化数据库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非物质部分,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珍贵的舞蹈、语言、歌曲。

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主要是要用好互联网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进行搜集和进一步整合,做好大数据记录,建设非遗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从而突破传统的展示形式,以更具特色地实现保真效果。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灵魂,由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现在少数民族语言使用频率低,少数民族汉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建立原生态的濒危少数民族语言数字化数据库,是保存少数民族语言有效、科学的方法。

(二)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与教育相结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传承是文化的传承,语言的传承离不开少数民族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保护民族语言可从少数民族当地学校入手,建立雙语教学机制,编订特定的教材,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向少数民族学生科普重要的少数民族语言词汇,解释其来由,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传承,由学生为单位网状性的对外科普。建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特色课,向少数民族学生传达本民族的历史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自觉去传承和深入挖掘本民族语言文化。

(三)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氛围。大力培养精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专业性少数民族语言人才。建立少数民族研究基地,鼓励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鼓励双语新闻报道,建立奖励制度,激发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人员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动力,让大众主动去了解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从内部和外部鼓励少数民族进行语言传承,从渠道增加了少数民族的接触面,在这个过程中将民族语言传承。

(四)制定一套完整的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体系。从政府出台的政策上看,虽然政府有出台鼓励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的政策,但是大多是笼统的,没有具体的保护方法,保护效果不明显。政府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少数民族语言建立一套完整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体系,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定期查看保护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梁世甲,刘瑜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河池市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发展为例[J].人文天下,2019.

[2]李茜.产业化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发展研究——以苗族姊妹节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

[3]高必美.乡村振兴背景下彝区旅游发展问题思考——以威宁县板底乡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例[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10).

[4]施华,赵玉志,徐薇娜.“一带一路”倡议与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语言发展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5]李昀芸.“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智慧开发、传承与发展——以依托包公故事的合肥包公园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报,2019.35(6).

[6]段从宇.“互联网+”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思考——基于云南民族文化博览馆建设的考察[J].新媒体研究,2019.5(12).

[7]陶稷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8.2(14).

猜你喜欢
文化保护旅游发展精准扶贫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