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理论宣传工作的思考

2020-06-08 01:27王塬钧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0年4期
关键词:守正创新

王塬钧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互联网时代,做好理论宣传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加强互联网思维,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坚持用户思维、融合思维,捕捉热点、改进文风、贴近群众才能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从而进一步提高理论宣传影响力。

关键词:理论宣传 守正创新 “大家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前,移动互联网已深植于舆论宣传的方方面面,成为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凝聚社会共识的新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面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新态势和传播格局深刻变革的新趋势,我们更需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众声喧哗中凝聚前行力量,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使互联网从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

《贵州日报》理论周刊是重要的理论宣传阵地,在跟进重大主题宣传、理论选题策划、沟通专家学者等方面,有着长期的实践和经验。2019年1月24日,受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管理,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理论部负责建设、维护的“大家理论”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上线,成为理论宣传的又一支生力军,积极投身于媒体融合大潮中,挺进舆论主战场。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公众号收获了一批忠实的关注者,其中近80%受众群体为中青年人群,初步完成了公众号开通之初提出的“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新媒体时代,如何突破传统思维,扭转小众阅读困境,提升理论宣传的传播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值得我们思考。

一、大道前行,守正创新

讲政治,是党媒不可动摇的根本,是理论宣传工作的“主心骨”,无论如何追求出新出彩,这一原则都是不可撼动的。新时代,党报理论宣传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首先自觉在思想认识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如此才能学深悟透中央精神,精准把握核心要义,确保理论宣传不跑偏。

守正是做好理论宣传工作的前提。强大的正能量,丰沛的感情,耀眼的思想,是文章得以广泛传播的核心价值。对于理论周刊来说,思想性、学术性决定了周刊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严格把控文章质量,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把主流价值观嵌入到文章中,做到理中有情,以理服人,使作品有思想、有灵魂。贵州日报理论周刊始终把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宣传的“主心骨”开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等重点栏目,持续保持发稿。“大家理论”微信公众号则以理论周刊刊发的优秀理论文章为蓝本,根据新媒体话语体系和呈现方式,进行再次编辑、排版,推送的《领导者要有坚强的执行力》、《新时代,贵州教育当有新作为》、《贵茶十讲,详解“没有污染的茶”是怎样炼成的!》等文章,不仅阅读量远高于一般理论文章,《领导者要有坚强执行力》一文,还被国外媒体转载。

创新的要害在于落实,根本在于有效,既包括宣传内容的与时俱进,也包括形式上的开拓创新。首先要内容求新,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关注社会焦点问题,使文章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强化党的理论宣传政治功效,帮助人们明辨是非、澄清谬误,从而让理论展现其应有的魅力和力量。其次要形式求新,要立足用户思维,强化受众意识,适应新媒体平台社交、互动、平等交流传播的特点,注重用户体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理论需求。如2019年8月开始,“大家理论”微信公众号先后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与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合作策划了“党校学员讲心得”宣传活动,在“大家理论”上共推送6期57位学员的学习心得;以“新中国70年·贵州印象”为主线,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策划了“这个夏天,高校思政课老师在贵州的学与思”宣传活动,共推送4期,配图发表了全国高校思政课老师39人撰写的感言。两个活动推送后,赢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二、融合共享,一鱼多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媒体融合已经是一场媒体领域不可回避的自我革命,需要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前行,要把互联网思维贯穿到策划创作,采编发布的全过程。做好理论宣传必须主动适应信息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定制化的趋势,及时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在网上加以呈现,转化为群众看得懂,愿意看的内容,不断提升阅读量、转发量。

互联网时代,网络转载已经成为检验理论宣传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2019年10月,《贵州日报》理论周刊文章被人民网转载71次,被光明网转载60次,被求是网转载28次,共有432篇文章分别被新华网、学习强国、中国社会科学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理论网等全国性网、端一级栏目转载。以上数据说明,在媒体融合的3.0时代,内容为王依旧是理论宣传的根本,《贵州日报》理论周刊刊发的稿件质量一定程度上是得到业内人士认可的。

坐拥《贵州日报》理论周刊这个优质内容平台,如何实现融合共享、一鱼多吃、多次传播,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大家理论”微信公众号成立当天,特别聘请贵州省委政研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省委讲师团)、省社科院、省社科联、省农科院、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理工学院、贵州师范学院、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5家单位为贵州日报理论宣传首批特聘顾问单位。依托周刊丰富的内容和各家顾问单位的长期支持,公众号在采用周刊权威、原创内容的同时,抓住当前受众碎片化阅读的特点,结合短视频、H5、长图、图片等媒介载体,整合各类资源,将理论文章化整为零,逐步形成融媒体复合传播形态,力求把公众号打造成全省理论宣传的统一工作平台,重大主题解读的权威平台,全省理论创新的展示平台,重要实践思考总结、关注社会民生热点的探讨平台,同时也是贵州日报理论周刊对外宣传交流的新媒体平台。

三、精心策划,捕捉热点

策划是理论宣传的灵魂,是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不同于常规新闻报道,理论宣传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也必须紧跟当前形势,密切联系中央、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及时捕捉理论热点话题。这就要求理论宣传工作者不仅要有一定的政治家意识、新闻家敏感、学问家根底、思想家眼光,还要具备全媒体视野,敏锐捕捉社会热点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入手,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研究,了解其中蕴含的理论精神、核心要义、精神实质、理论来源和实践要求,从而打好提前量,推动宣传效果最大化。

《贵州日报》理论周刊创刊以来,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同时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顶层设计,推出策划栏目。如2019年,我们就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推出策划栏目“奋力夺取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谱写多彩贵州砥砺奋进的新篇章”、“坚决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等,刊发系列文章,反映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行动。同时,立足地域发展实践,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先进的理念,邀请各行各业的实践者,通过不同的选题,撰写各自实践领域的理论文章,以我们“贵茶十讲”大型宣传为开头,着重介绍了我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四、践行“四力”,改进文风

所谓理论,指的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而理论宣传,就是要让看似“曲高和寡”的理论成果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让老百姓愿意听、听得懂,使理论宣传既能阳春白雪,又能下里巴人。

目前,讲好贵州脱贫攻坚好故事是我们的重要任务。要生动讲述贵州这片热土上创造出的脱贫攻坚经验,深度挖掘总结提炼贵州脱贫攻坚理论成果,多角度地把理论讲清楚,方法讲透彻,故事讲生动;要深入挖掘提炼每一个人背后的情和理,以理服人,情理交融,把官方语言转化为大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老百姓及时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要俯下身、沉下心,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把理论文章写在大地上,凝聚强大网上正能量;要以“大理论”形式做好理论宣传工作,创新话语表达体系,让理论文章沾上人间烟火气,穿上更“潮”外衣,使理论内容带着露珠热气,沾上泥土芬芳。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在现代传播的语境中,自说自话等于白说,不适应语境的传播等于无效传播。理论文章的一个通病就是长而空,说教性强、可读性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与专家学者沟通,以“大专家写小文章”的方式,去掉水分,留下干货,请专家学者以“演讲体”形式进行创作。在写法上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使文章既有理论又有故事,既有材料又见事理,用精炼的内容、朴实的文风吸引读者读下去。同时,在周刊版面上开辟“大家理论”专栏,既有重点解读文章,又有访谈、对话、随笔等文体,长短搭配,使得版面严肃与活泼、厚重与轻松并存。

2020年9月,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处,周刊开辟“千年之变·新时代贵州人”栏目,邀请社科专家和普通群众,评述新时代贵州人民展现出的优良精神风貌。从《山乡巨变鼓动人心  家国情深铸伟业》到《千年之变——从“贵人贵事”看贵州》,从《党建引领谋发展  因地制宜奔小康》到《新时代贵州人的工匠精神》,一篇篇短小精悍、言之有物的文章道尽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实现“千年之变”的理论内核。

五、贴近群众,拓展周刊服务能力

伟大战役硕果累累,伟大时代英雄辈出。当贵州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撕掉千百年来贫困标签之际,在苦干实干铸就的脱贫攻坚伟大史诗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从山旮旯里帶领海雀父老乡亲吃饱吃好的文正友,到以发展经济、富裕百姓为己任的“人民小酒”余留芬;从在悬崖峭壁上凿出生命渠,耄耋之年依旧响应脱贫攻坚号召的黄大发,到“凿壁偷道”的“当代女愚公”邓迎香……他们如一片繁星,点缀着贵州发展进程的画卷,是贵州广大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的真实写照,更是新时代贵州精神在这片多彩土地上的最好诠释。

理论宣传必须强化现实针对性,必须走进现实,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从理论上分享原因、内涵、前景、趋势,进而对现实生活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如此才能把道理讲透,让人信服,使总结提炼出的理论经久不衰。改革开放40年来,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征程中涌现出的鲜活事例、人物,正是理论宣传的富矿。

2018年11月24日,《贵州日报》理论周刊承办“挺起大山脊梁  决战脱贫攻坚——新时代贵州精神黔南实践”研讨会,邀请省内外专家挖掘、提炼以“大关精神”、“背篼干部”、“麻怀干劲”为主线的新时代贵州精神黔南实践,赢得了主办单位和专家学者的好评。事实上,承办召开理论研讨会,不仅是许多地方政府的需要,也是周刊满足读者对新闻事件深入思考的需求,不仅增强了版面的可读性,同时也提高了读者对周刊的关注。

新媒体时代,党的思想理论宣传迎来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能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秉承媒体融合的思想,精心策划、改进文风、贴近群众,必然能够变“危”为“机”,增强理论宣传的传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凝聚共识,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参考文献:

[1]汪莉.新时代视野下提升党报理论宣传效果的路径[J]. 新闻传播, 2019(17).

[2]邓瑜.新媒体时代办好党报理论版的理性思考[J].新闻战线, 2019.

[3]济南市委宣讲中心课题组.积极探索理论宣讲对象化改革——以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为例[J].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2019, 000(007):40-43.

[4]王燕文.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J].求是, 2018, 000(018):50-51.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猜你喜欢
守正创新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创新
浅谈江苏航院“一体两翼”思政教育模式
守正创新,新时代广播经营之道
党报新闻人执业的“变”与“不变”
基层党建工作的守正与创新
提升“四力” 守正创新做好典型宣传
找准增强新闻“四力”的着力点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守正创新
新时代国内广播剧发展路径
改革压茬推进广播事业守正创新、全面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