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技术的开化寺壁画图像分析

2020-06-09 12:32兰丽茹桑莉君
艺海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字技术

兰丽茹 桑莉君

〔摘 要〕作为北宋时期寺院殿堂壁画,高平开化寺壁画布局大气、构思精巧,表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成就,是迄今为止所留存的宋代文明的瑰宝和珍品。在题材内容上、画面布局构思、人物造型、色彩运用上具有十分明显的艺术特征与研究价值。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壁画艺术信息的永久性无损保存提供着新的思路。本文从壁画数字化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跨学科研究法,对开化寺壁畫的图像在数字技术下表现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并努力构建壁画的数字化的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践基础,为壁画的数字化展示传播及再应用提供交叉学科的研究路径与探索经验。

〔关键词〕数字技术;壁画图像;开化寺

一、开化寺壁画保护现状

开化寺壁画现存于大雄宝殿内东西两壁和北壁的东西两个次间及拱眼壁,壁画绘制技法高超、构图严谨、设色典雅,为研究宋代壁画绘画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大雄宝殿的宋代壁画保存至今,已经历了百年岁月,自然灾害的破坏和人为损伤在所难免。期间由于保存壁画的大雄宝殿门窗损坏,空气中的潮气随风侵入殿内,再加上屋顶漏雨,使得画面色泽有所侵蚀,壁画直接受到损伤。在抗日战争时期,大雄宝殿一度被改为粮仓,因大量堆积粮食,虫鼠骚扰势所必然。后又储存柴草,画面受到一定的磨损,壁画中凡有沥粉贴金的部位,也被刮去。这些自然与人为因素,不仅破坏了壁画的内容,还影响其艺术表达的完整性。其中东壁和北壁壁画损坏较为严重,西壁保存最为完整精美,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传统的保护方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数字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在文化遗产信息存档、研究与传承中的诸多问题,且可进行规模复制,展示或者传递原有的文化信息,不破坏文化遗产原有样式,是实现文化遗产永生与价值弘扬的重要手段。利用数字技术对开化寺壁画进行的保护、展示和传播,实现其数字化保护,是当代的重要任务。

二、数字技术介入壁画的艺术表现手段

(1)虚拟的实现

虚拟,是数字艺术媒介和技术的基本特性,在文化遗产的虚拟中,文化信息作为对象,在计算机中用数字形式进行制作、编码、存储,并在计算机网络中相互传递,并通过解码重新还原成人们可主观感受的表象形式。通过虚拟的展示可获得文化的各种体验。法国虚拟哲学学者莱维(Pierre Levy)认为:虚拟不是同真实的存在比较而是与实际的存在相比较的。他认为虚拟具有创造性。在虚拟空间,语言不再作为文化的唯一载体,包括符号、图像、视频触觉等多种形式支持人类的信息交流。壁画的虚拟空间构建,主要通过高精度摄影、数字扫描和三维模型重建,为壁画提供完整的图像信息。同时结合感官互动、虚拟漫游、图像动画等技术,提升虚拟空间的表现力,使用户充分沉浸体验。

(2)由“静”到“动”的交互性

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壁画的展示形态从“静”到“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传统壁画作为平面静态绘画,其展现形式朴素单一。在人们对新媒体依赖的现在,无法呈现线性或非线性的连贯图像及声音信息,其表现形式显然已经不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数字技术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其数字化属性和优势,认识到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造新内容、新体验。数字壁画通过壁画艺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采用光、声、电等感应装置为作品服务,将参与者与艺术作品产生一种有机关系,通过触发参与者多感官的优势,在观赏者与作品进行双向互动沟通时,产生亲历感、沉浸感与参与感,使得壁画艺术美感表现得更加形象。在数字壁画中,大量的新元素加入壁画作品,更是提高了作品的交互性,因其易用性、有效性、趣味性的特性,观赏者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就可以与作品产生互动,同时也可以通过操作选择观赏路径与方向。在考虑观众认知能力差异与个性化体验行为需求下,数字壁画可向观赏者提供不同的交互选择,这在传统壁画中是无法实现的。

(3)呈现形式多元化与多维化

现今当代艺术的发展,已步入更为多元的境地,即各专业在更细致的划分同时,又走向高度的融合。在传统壁画艺术的数字化与传播中,更强调互动多元的表现方式,壁画艺术表现方式与艺术语言的多样化,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传统壁画数字化表现手法、形式、与手段将会越来越丰富,其发展将呈现出多元化、多维化的趋势。艺术家的注意力将发生转移,目光不仅仅局限在壁“画”本身,而是将传统壁画纳入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的设计之中,从而发掘出传统壁画表现形式在新媒体技术中的功能和视觉审美内容。

(4)载体与载体形式多样化

寺观壁画作为传统的绘画语言,以地仗为之载体,墙在画在,墙毁画亡。现阶段,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壁画的视觉呈现载体多样化,包含实体载体与虚拟载体。壁画的实体载体包括包装、海报、插画、书籍、展品等,虚拟载体包括资源数据库、网页、数字文创产品、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App(手机软件)、影视衍生品、游戏等。虚拟载体通过网络或虚拟方式对实体载体进行补充、扩展和延伸。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载体的选择逐渐趋于交叉融合,即同一个作品可以依托不同形式的载体来表现艺术。数字技术环境下,新的载体整合图片查阅、音频播放、视频观看等多媒体功能,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终端,可将各种媒介形态纳入其中并呈现出来。

三、关于开化寺壁画在数字技术参与下的实践分析研究

数字技术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新手段,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壁画图像进行保护与研究的新手段与新方法,更是为壁画提供了更丰富的表达方式和形式载体。开化寺壁画数字化实践,要遵循历史与技术并重原则,合理利用数字技术原则与审美性原则:首先在壁画的文化创意产品创作上,对壁画进的解构与重构是基础,可通过对数字化超清图像的分析,人为地或利用计算机程序挑选出画面中的元素,经过重构形成全新的艺术作品。对于开化寺壁画图像,人物众多、面貌各异、表情不一、形神兼备。航船、织布机、水担、双面斧的造型与人物造型共同组成开化寺壁画的造型体系,这种艺术性、风格性的造型观可对壁画数字图像再现提供前提。其次,在二、三维动画领域,它产生于电影工业时代,特点就是运用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象来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开化寺壁画中经变故事题材独特鲜明的装饰风格是赋予壁画数字化创作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当深入挖掘。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背景,都可将开化寺壁画图像美术风格和造型语言融入画面设计中。其次在虚拟交互设计领域,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可以使用 VRML、JAVAScript 等建模语言建立交互式开化寺壁画虚拟展厅,还可通过 Unity3D、Virtools 等进行虚拟展示系统的开发建设。虚拟现实只是真实世界的一个反射映像,若想变得更加富有艺术性、欣赏性和情感,还需要有真正现实存在的艺术文化对其进行指导和充实,因而,需要在充分理解开化寺壁画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之后,再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设计。利用虚拟技术搭建壁画博物馆与壁画展厅,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更好地传递与传播壁画的艺术与文化内涵。

结 语

传统壁画作为大众艺术,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等社会功能。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壁画艺术信息的永久性无损保存提供了新的思路。壁画作为文化遗产,有静态、不可复制性,数字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文化遗产信息存档、研究与传承中的诸多问题,是实现文化遗产“永生”的重要手段。如何为文化遗产形成新的数字资产,基于数字化技术形成新的体验,让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文化在当下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问题是设计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责任编辑:翁婷皓)

参考文献:

[1]柴泽俊编著. 山西寺观壁画[M].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7.12.

[3]王耀希主编. 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05.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
数字时代的工艺美术摄影
浅析数字技术在电力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论数字技术对影视技术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在高校博物馆中的应用
舞蹈创作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语境下的动画“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