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中,藏诗何处?

2020-06-09 12:30包临轩
诗林 2020年2期
关键词:经历诗歌

包临轩

一个人在不同人的眼中,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觉和解读。对我而言,苏历铭始终是我的大学同学,青年时代的伙伴,无论经历多少岁月,我们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基点,都定格在风华绝代的20世纪80年代。离开母校吉林大学的辽阔校园已经30年了,我们大概都未感到岁月的太多沧桑,尤其是我们的友情和相知,超越了如尘的时间。毕业后的时光,某种意义上不过是我们大学时代的一个长长的尾声罢了。何况历铭本人的性情和行为模式,总是强化了我对时间的钝感。一看见他,我就知道,我们都是不知老之将至且无可救药的家伙。

但是你得承认,历铭的确不老,实际上,他从不存在什么养生与保养的秘诀,我认为时至今日,他也绝对不屑此道,而完全是其性情与心态的彻底青春化,令他一直拥有遭人嫉妒的不老状态,以至于人们总是错猜他的年龄。我隐约记得有人在个人博客上以优美温婉的笔触对此作了专题描摹,盛赞其偶像少年般的风采,令我等同龄人不胜艳羡。

一路风行。这是我对他走上社会后其行为特征的一种强烈感觉。是的,他看起来温文尔雅,谈吐间尽是善解人意的随和,骨子里却主意坚定,始终是不安分的。情形常常是这样:他很安静地坐在那里,但是几分钟后,他跨出门去,仿佛一骑绝尘。

譬如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了某国家机关,但很快就放弃了令无数人望尘莫及的优越的工作环境,毅然自费出国留学。在东渡扶桑的留学生涯中,他所经历的艰窘是在相对安逸的环境如我者难以想见的。但是随着后来职业生涯的逐步展开,过去经历的那一切所谓的不易,都变成了其事业路上的丰厚积累。但我要说的不是这些,而是他对自己的“不设计”,反而成就了他。对他而言,他不过是遵从本心生活,一切顺其自然,顺理成章而已。我想,这是他真正的自信之处。他的着眼点始终是一个人的内心自由。正如一位我不记得名字的作家说过的,假如你肯于坚持,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会转过身来向你妥协。我觉得,历铭无意中以自己的经历验证了这位作家对世事人生的洞察。

有人说,在历铭的脑袋里,经济和诗歌两个频道更换自如。其实我觉得历铭未必真的自如,他也不是稳操胜券,不过在生活中,他做到了不动声色罢了。只要你留意,就会在他的诗歌写作中发现,那些现实中的种种冲突和矛盾,其实已转化为某些精练的句子,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其“不自如”之状暴露无遗。毋宁说,这正是他创作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源泉所在。

这些年来,表面上由于职业的关系,他在天南地北游走,实际上,历铭也是在为其灵魂和精神暗通款曲。最近他经常出现在故乡的土地上,其更本质性的念头是对心灵源头的某种追寻和抚摩。有时他会突从天降,途经我生活的城市,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里,一番演说后又匆匆走掉。不为别的,只为了一次用时不多的倾心交谈。不久前他来看我,我陪着他在中央大街转了转,一路上我们海阔天空,意犹未尽。本想次日再陪他去哈尔滨近郊几个他未曾涉足的地方,但大清早他一个人搭乘长途客车,直奔故乡佳木斯而去。我可以想象他一个人早早起床,独自走在清晨寂静的街道上,踏着一路尚未被清扫的缤纷落叶,走过一座其下是纵横交错、闪耀着黑色光亮铁轨的历经百年的墨绿色老桥,身边偶有驰过的机动车碾过桥面,而长途客运站就在不远的前方,像个老朋友似的在安静等他。那种独处独行的感觉,或许也是极为难得的美妙享受吧。他历尽繁华却始终简约的内心律动,或许不足与人道。

他不止一次悄然潜回坐落于三江平原之上的故乡佳木斯,一个人遍访城区的每个角落,轻轻走进去,又轻轻地退出。每一个能够唤起生命之初的细节,都像奇异的珍宝,被他小心翼翼地一一捡拾起来,收藏在诗句里,和曾经有过的那些少年时代懵懵懂懂的日子连接起来,往事像昨日一般栩栩如生,这也使未来的日子,变得悠长而富于回味。

对雪的迷恋,也是东北出身和作为诗人的历铭的一个特质。我们共同的朋友林先生在其感染下,几乎快成为一个赶来加盟的诗人了,他在三天前的微信中说,历铭对雪的钟爱是深入骨髓的,他娓娓描绘了同历铭一道赏雪说雪的种种趣事,称他为雪国之子。实际上,雪于他、于我们,是我们的共同基因;我们精神世界里的大雪,从来都是一直下着,注定此生会下个不停。

和我总是一个人狠狠地待在一个地方、几近纹丝不动的沉寂状态形成巨大反差,历铭此生从未被某一个地方所束缚。他以从容的姿态,把他所经历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旅程中的驿站。他经过它们,但是他又超越了它们,仿佛以四两拨千斤的技能,化解了生活中的种种滞涩和沉郁,他的轻松和愉悦状态,对社会生活保持的足够礼貌和距离,都使他的诗歌获得了某种超然和灵动。对生活的静观,使他的诗歌从无戾气和逼仄,而是获得了一种难得的洒脱、开阔的气质。这一点,我以为是值得批评家格外注意的。但是同时,我以为这些不过是他的一个人生策略,他始终有意无意地保持了他的精神基因,就像某种无可更改的宿命。他会由于对世界不满足感的挤压和推动,而去开拓新的疆域,打开新的视界,获得精神上新的自由和体验,以不断提升與这个世界的对话能力、对峙能力,从而消化它们,跨过它们。

“在路上,梦想是前行的路标/没有终点,直至生命化为飘舞的尘埃”(苏历铭《行走》)。身的行走不过是为心的诗性生活寻找一个更好的居所,而那居所,一定位于新的未知的高地。

猜你喜欢
经历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画与理
七月诗歌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小小诗歌汇
一个诗人
悲伤的中奖经历等
经历与感悟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