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漪”动天下 澜起我心

2020-06-09 12:32刘晓光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于漪思政育人

刘晓光

2019年9月2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亲手将“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奖章授予来自基础教育的杰出代表于漪老师。

从教68年来,于漪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信念如山、甘于奉献,肩担使命、奋斗终身”平凡又伟大精神的深刻内涵。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意思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新时代新课题新要求,作为立德树人主要承担者的思政课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向于漪老师学习,成为像她那样既平凡又伟大的“圣人”呢?

一、“诚心”一片磁针石——坚定政治信念

于漪老师终身不忘初心,她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是共产党员‘这是组织交给的任务这两句话,给了我无穷的动力。”忠于党、忠于人民是于漪老师的终身立身之道和为师执教之基。

政治信念是思政课教师的精神之钙和灵魂之钙,它决定着执教态度、执教方向和执教行为。“心中有光,才能看到希望之光”(尼采语)。我们只有自己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才能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任务。

坚定政治信念,首先必须做到学习自觉。要静心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要真学真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必须达成思想自觉。只有在思想认识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自觉地在政治态度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才能自觉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再次必须形成政治认同。思政课教师要通过政治认同来坚定政治信念,如坚持推进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的认同,来坚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赖。最后必须增强信念定力。思政课教师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而不做“绅士先生”,在歪风邪气面前勇于斗争而不当“好好先生”,在各种诱惑面前善于抵制而不找“影子替身”。

二、繁霜尽是心头血——坚守师德修养

师德即师魂。师德的最高境界是敬业爱生。为了学生,于漪老师可以将一个屡次逃学、偷窃、打群架、人人嫌弃的学生带回家同吃同住,经济困难时期宁可自己饿一顿也要省下粮票帮助学生实现想吃面包的愿望,正如她所说,“选择了当教师,就选择了高尚”。

习总书记指出:“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育人先育己,育人要育心。”只有教师德才兼备,人格高尚,对学生才会有感染力、辐射力,教育效果才会好。

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像于漪老师那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奉献是教师的天职,要始终保持一份朴实纯粹感,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苦干实干、创造实绩;要像于漪老师那样一辈子清廉自守、克己奉公,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新时代教师的浩然正气;要像于漪老师那样相信生命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宝贝、国家的宝贝,从思想上、情感上、行动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不求他们个个都能显赫,但一定要成为社会的好公民;要像于漪老师那样时常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加以反省,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反省自己是否以真言善行,走进学生心灵,反省自己是否能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长处和潜力,长善救失,将其种种隐藏的潜力变为发展的现实。

三、不信东风唤不回——坚毅育人使命

“树中华教育魂,立民族教育根”是于漪老师终身奋斗的目标,始终不变的精神追求。她常常说:“我是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我们基础教育做的是地底下的工作,打做人的基础,没有什么惊人之笔,但是它关系到祖国的千秋万代,关系到学生的青春!”

习总书记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新时代,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当然是广大思政课教师的使命和追求。

我们要学习于漪老师,遵循学科课程标准,坚守教材核心价值,勇挑教育教学最重的担子,敢啃课程改革最硬的骨头,把教育理想信念化为行动的力量;要自觉确立“为中华民族而教”的教育信仰,用民族精神炼就学生脊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要推进评价改革,树立立德树人的德育质量观、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发展观、价值引领的教育教学观,进一步锁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取向;要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正确处理好“育分”与“育人”的关系,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努力追创“分数之上”的思政课教学。

四、蜡炬成灰泪始干——坚持奋斗态度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于漪老师的座右铭。即便时至今日,誉满全国的她仍在反思:“我对自己,无论是学术水平、情操品位、业务底蕴、教学能力,都不满意,说实话,一辈子没有上过一节十全十美的课。”我们要像于漪老师那样坚持终身学习,终身奋斗的态度。

坚持学习,提增底气。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思政课教师要精心研读中外教育名著、人文经典书籍以及专业核心期刊,提增教育教学底气,夯实涵养正确教育理念的基石。

实践创新,智慧育人。“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不同学生的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上;其次表现在教育观念以及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的不断创新上;再次表现在教师善于运用自己的创造、想象和激情,去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促进其发展上。我们要基于校情、学情进行“田野研究”,与时俱进,创造性进行“基于信息化的教与学变革”的探索,倾情提高思政课堂实效。

学会思考,专业成长。鉴于学科特性,思政课教师更要信守教育理想,坚持专业精神,通过持续读书、实践、反思、写作,追求形成自己的思想、风格和体系,书写精彩的教育人生,力争做新时代最好的思政课教师。

猜你喜欢
于漪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