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为官从政的智慧

2020-06-10 10:08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中央大力倡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背景下,广大领导干部应积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修身做人和为官为政提供思想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大的文化软实力,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如修身做人、立身处世、为官为政、治国安邦的思想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价值观,经过现代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同时,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有益处。

领导干部的能力与素质如何,关乎社会治理的好坏、法律的公平正义、党的生死存亡、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人民的福祉。因此,领导干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从政的智慧,一是有助于领导干部可以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文化营养,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能力;二是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传统文化,可以起到很好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上行下效的榜样作用,必将对普通群众产生积极的示范带动效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道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办、国办2017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各级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什么、怎么学,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建议广大领导干部好好学习一下这个《意见》。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明得失、鉴是非、知兴替、辨善恶,提高人文修养和德性素养。对于广大领导干部来说,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打牢修身养性的基础,夯实为官做人的根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来说:

有助于领导干部树立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理想信念方面的思想精华,如《大学》中强调的“止于至善”,告诫为政者要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所以,领导干部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牢固树立信仰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

有助于领导干部树立以民为本的公仆意识。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利益是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者,国之基也”、民贵君轻、民水君舟、民本君末等思想。领导干部学习传统民本思想,有助于树立公仆意识、人民至上的信念;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做到心中有民、一切为民。

有助于领导干部树立廉洁自律的自省意识。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的都是要做到经常自我约束、自我反省。领导干部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经常想一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有助于领导干部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负其责”。领导干部学习传统文化,要树立责任意识,勇于干事,敢于担责;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也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为官有为”,真正能够得到群众的信任和认可。

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行政能力。比如,勤勉奉公的思想,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等。这些政治思想可以为今天的政治能力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有助于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比如“孝”,这是诸德之本,是一切道德心、感恩心、善心、爱心的源头,是一个人塑造其道德人格的起点。孝敬父母,敬养双亲,自古以来就是天经地义的法则。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敬父母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重要的是精神心理情感的层面。再如“慎”,也就是慎独,它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为官者应该做到:“慎欲”,不能有过度的欲望,否则即为贪婪;“慎微”,应注重细节小事,在细微处自律,不能因为事小而放纵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慎权”,牢记权力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人民赋予的,不能滥用权力,为所欲为;“慎嗜好”,慎重地对待自己的嗜好;“慎言行”,需谨言慎行;“慎始终”,处理好为官之始和为官之终。这些重品行德行、重君子人格的塑造、重家风家教、重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重清廉、重节俭、重慎独慎微慎用权,等等,无论对领导干部个人、家庭,还是对国家民族,都大有益处。

总之,领导干部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既可以提高为官从政的能力,又可以提高修身做人的素养,促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为政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传统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