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高压供电系统过流保护问题的研究

2020-06-10 13:42
机械管理开发 2020年4期
关键词:过流保护装置后备

訾 强

(晋煤集团长平公司, 山西 晋城 048006)

引言

煤矿生产中,一旦发生过流故障,将产生大量的热能使电气设备遭到损害。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过高的温度或电气设备燃烧产生的明火,可能导致瓦斯爆炸,造成严重事故。因此,过流保护对提高煤矿供电稳定性、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过流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1 短路过流

根据欧姆定律I=U/R,当短路发生时,电流没有流经负载,而直接形成回路。此时电阻仅为导线电阻,R无限接近于0,I接近于无穷大。根据P=I2R,功率也趋于无穷大,短时间将产生大量能量。这些能量将会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快速达到导线或电气设备的熔点或燃点,将导线熔断或将电气设备损毁。造成短路故障的原因主要是电路的绝缘层遭到破坏,因此,需要加强电路的检查和维护,如果有必要,需要加装短路保护装置。

1.2 过载过流

过载过流是指通过电气设备和电线的电流超过了设备的额定。如果过载时间过长,电能转化来的热量出现积聚,导致电缆绝缘层或电气设备烧毁,甚至出现漏电和短路事故。过载是导致井下电机烧毁的主要原因。

过载出现的本质原因是电流超过了额定值。如果电气设备或电缆本身选择不当,额电流过小,就极其容易出现过载。还有误操作导致过载。例如,某些输送机启动电流过大,连续点动启动,瞬时电流过大冲击电机,局部过热使电机烧毁。电源电压过低,电机内异物堵转等也都会导致电机过载。

1.3 断相过流

现有的煤矿电气设备所用电流都是三相电流,断相就是指三相中一相短路或电机的一相绕阻断路。当断路发生时,电气设备变为单相运行,转矩减小,通过的电流增大为三相下的1.7~2.0 倍。如果不及时断电,必然会烧毁电气设备。

导致断相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电机绕阻接线不牢脱落,这种情况发生较多;二是电缆和电机接线不牢;三是熔断器选用不当或其他情况导致的熔断;四是电缆选用不当或其他意外情况导致的电缆断路。为防止断相情况导致的严重后果,电机和电缆都应装有过流保护装置。

2 对过流保护装置的要求

为了防止过流故障的发生,需要安装过流保护装置。过流保护装置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高选择性。当某条线路发生过流时,不能影响到正常电路的运行,缩小影响范围;可靠性。随时处于准备状态,当过流发生时,不能拒动。当没有过流现象时,不能误动。通常导致误动的原因有:电压波动,电流非周期分量过大,电机反向启动,电机启动电流过大导致超过保护电流设置范围。而导致拒动的主要原因是:保护回路不通和设置不当。在故障没有发生前,电流已经切断,不使热量积聚,烧毁电气设备[1]。如果要保证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可靠性以及灵敏性,除了保护装置本身的质量外,还需要对其进行设置和整定,避免出现误动以及拒动。

3 过流保护装置的整定

过流保护一般采用三段式保护,即瞬时电流速断保护(过流Ⅰ段)、限时电流速断(过流II 段)和定时限过流保护(过流III 段)。

3.1 瞬时电流速断

瞬时速断是为了保证过流保护的高选择性和灵敏性。当故障发生时,快速切除故障电路,避免越级跳闸,减小事故的影响范围[2-3]。

在煤矿中每段电缆仅有1~2 km,因此,本级瞬时速断整定范围对于下级末端也有一定的灵敏度,导致下级的保护效果为零。所以,常规的瞬时速断整定方法在煤矿中是不适用的。一般采用“逆向整定”的思路,先设置一个大于1.5 的系数Kr,根据下式计算整定值:

3.2 限时电流速断

瞬时速断保护范围较窄,无法对整个电路系统全长进行保护,所以需要增加一个后备保护。该后备保护应与瞬时速断保护相结合。通常使用的是带有延时的限时电流速断,延时时间一般在0.25~0.3 s左右。要求其必须满足选择性、可靠性和灵敏性的要求。

限时速断电流IdzII的整定公式为:

式中:Idz2I为下级线路的瞬时断路整定值;Kr'为可靠性系数,为1.1~1.2。延时时间一般在0.25 s。

整定完成后需要进行灵敏度验证。校验方法为短路时两端的最小两相电流除以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作为后备保护时,灵敏度不应小于1.15。作为主保护时,灵敏度不应小于1.25。

3.3 定时过流保护

定时电流保护是一般作为主保护的后备保护。除了保护线路全长外,还应能保护相邻线路全长以及相邻元件,起到进后备和远后备保护的作用[4]。它的工作原理见图1。

图1 定时过流保护原理示意图

当短路电流大于保护装置1、2、3 的动作电流时,1、2、3 将会启动。为了满足选择性要求,保护时间应满足式(3):

式中:T1、T2、T3分别为到达点1、点2、点3 时的时间;ΔT为两点之间的时间差。

由此可见,接近电源,定时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间也会相应延长。可以看出,定时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间是固定的,和电流大小没有关系[5]。它的整定原则为:

1)最大负荷电流流过被保护线路时,保护装置不动作。

2)切除了相邻线路的短路故障后,保护能可靠的返回。

式中:Ire表示系统的短路保护电流值;Is.max表系统的短路电流值

3.4 自适应过保护系统

目前部分煤矿已经开发并应用了自适应的过电流保护系统,如图2 所示,它的主要特征是整定值能够随电流变化进行调整[6]。

图2 自适应过保护系统结构示意图

它的每段都有瞬时速断和反时限的过流保护,并采用了连锁控制,整个数据采集都在短路的暂态过程中完成。它的暂态时间一般为0.2 s,所以各级保护都延时0.2 s。

4 结论

通过对供电系统在各阶段的整定原理进行分析,表明自适应过流保护能够实现对供电系统的有效保护,显著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好的优点。

猜你喜欢
过流保护装置后备
新一代分布式母线保护装置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主变压器零序过流保护和间隙过流保护配合分析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不同来流条件对溢洪道过流能力的影响
因设计缺陷导致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的分析
关于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检验的讨论
浅谈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增设
核电站厂用电系统的保护定值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