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钙卫蛋白在不同中医证型克罗恩病中的差异研究

2020-06-11 09:51林梦莹徐毅陈茜韩清清范一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肝郁证型脾虚

林梦莹 徐毅 陈茜 韩清清 范一宏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消化道肉芽肿性炎症性肠病,病变可累及消化道各部位,以末端回肠及邻近结肠为主,表现为消化道节段性、不对称的透壁性炎症。目前评估一般需结合临床症状、内镜、影像学及生物学等指标进行联合评估。粪钙卫蛋白检测法由于其无创、稳定,且其与炎症性肠病活动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门。中医辨证治疗在长期治疗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然而CD 的中医证型与粪钙卫蛋白的关系目前缺乏研究。本研究通过粪钙卫蛋白在不同中医证型CD 中的差异进一步评价不同中医证型在疾病活动或缓解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到2019 年1 月本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CD 患者171 例,男121 例,女60 例;平均年龄(37.07±13.63)岁。CD 诊断标准参照《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广州)[1]。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医消化病指南[2],共5 型:湿热蕴结型、寒湿困脾型、气滞血瘀型、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寒型。非炎症性肠道疾病(IBD)包括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便秘(FC)诊断均参照罗马IV 诊断标准[3]。同时选取非IBD 患者108 例为对照组。男47 例,女61 例;平均年龄(48.53±16.30)岁。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诊断符合CD、IBS和FC 诊断标准;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结肠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者;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血管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者;既往结肠手术切除史者;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使用其他可能引起肠道炎症反应患者;近期内有感染性肠炎病史患者。

1.3 方法 (1)中医辨证分型:对纳入的CD 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共5 型:湿热蕴结型、寒湿困脾型、气滞血瘀型、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寒型。见表1。(2)临床活动度评分:CD 患者临床活动度依据克罗恩活动度指数(CDAI)评分。见表2。(3)标本采集与检测:所有CD 患者在行结肠镜检查前1 周内,对照组于入组时留取10~20g 粪便标本,采用ELISA 法进行粪钙卫蛋白浓度检测。

表1 CD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表2 CDAI评分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计算各组粪钙卫蛋白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全距,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D 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 CD 临床活动度分级依据CDAI 评分,CD 活动期96 例,缓解期75 例。见表3。

表3 C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n(%)]

2.2 不同时期CD 患者粪钙卫蛋白浓度 CD 组活动期患者粪钙卫蛋白浓度明显升高,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4。

表4 CD患者缓解期与活动期间粪便钙卫蛋白测定结果(μg/g)

2.3 不同证型CD 患者间钙卫蛋白浓度比较 湿热蕴结型、寒湿困脾型、气滞血瘀型中位粪钙卫蛋白浓度升高,与肝郁脾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型、寒湿困脾型、气滞血瘀型、肝郁脾虚型中位粪钙卫蛋白浓度升高,与脾胃虚寒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证型CD间患者粪钙卫蛋白测定结果(μg/g)

2.4 不同证型CD 患者粪钙卫蛋白与CDAI 分级相关性 湿热蕴结型和脾胃虚寒型患者FC 与CDAI 评分存在相关性(P<0.05),见表6。

表6 不同证型CD患者粪钙卫蛋白与CDAI分级相关性

3 讨论

CD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消化道肉芽肿性炎症性肠病,病变可累及消化道各部位,以末端回肠及邻近结肠为主,表现为消化道节段性、不对称的透壁性炎症。目前评估一般需结合临床症状、内镜、影像学以及生物学等指标进行联合评估。钙卫蛋白是由两个异源钙结合蛋白(S100A8 和S100A9)组成的二聚体,分子量为36kDa,属于S100 蛋白家族成,主要来源于中性粒细胞,小部分来源于单核细胞和活化的巨噬细胞[4]。钙卫蛋白具有抗微生物及抗真菌作用[5],具有良好的耐热性,与钙离子结合后可以抵抗蛋白水解酶水解,在室温下可保存7d 左右[6],且不受饮食的影响[7]。其检测法由于其无创、稳定,且其与炎症性肠病活动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成为当今的热门。

本资料显示,活动期CD 患者以寒湿困脾及湿热蕴结为主;缓解期CD 患者以脾胃虚寒及肝郁脾虚为主。中位粪钙卫蛋白浓度湿热蕴结型、寒湿困脾型、气滞血瘀型明显高于肝郁脾虚型与脾胃虚寒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广州的一项研究[8]相类似,CD 缓解期以脾胃虚寒为主,CD 活动期以气滞血瘀为主。提示湿热蕴结型、寒湿困脾型、气滞血瘀型更倾向于临床活动,肝郁脾虚及脾胃虚寒趋于临床缓解。CD 患者粪钙卫蛋白与CDAI 评分呈正相关,Spearman 相关系数为0.524(P<0.05)。湿热蕴结型和脾胃虚寒型患者粪钙卫蛋白与CDAI 评分存在相关性,Spearman 相关系数分别为0.479、0.505(P<0.05)。提示湿热蕴结型患者大都处于疾病活动期,而脾胃虚寒型趋于疾病缓解,这也说明中医证型可一定程度反映CD 病情变化,预测疾病活动。

猜你喜欢
肝郁证型脾虚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中医观点:脾为什么重要 脾虚症状的自查与调理方法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改变肝郁体质,要想得开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谢旭善教授从肝气肝郁证论治胃脘痛经验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