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及效果评价

2020-06-12 11:32路威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围手术期肺癌

[摘要] 目的 分析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相关围手术期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及围手术期胰岛素泵综合治疗实验组,对比组间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BG,2 hPBG,血糖达标的时间、术前等待的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肺癌的患者运用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有较好的效果,血糖控制较好,并发症发生较少。

[关键词] 肺癌;糖尿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2-4062(2020)03(a)-0003-03

Perioperativ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with Diabetes and Its Effect Evaluation

LU Wei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Jin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erioperative treatment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lung cancer were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and the perioperative insulin pump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FBG, 2 hPBG, blood glucose reaching standards, and waiting time before surger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lung cancer has better results, better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Lung cancer; Diabetes; Perioperative period; Insulin pump

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二者通常合并出现,且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1]。肺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同时由于糖尿病的存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增加,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通常需要更加系统、有条理,治疗的目标通常是控制血糖达标,以适应手术。通常肺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间的治疗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为主,但通常胰岛素的用量不易控制,目前有研究者[2]提出,在该类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胰岛素泵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血糖控制较好,提高治疗的效率。因此,为了研究在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路径具体价值,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该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过患者同意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在该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合并肺癌的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把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60~75岁之间,平均(67.6±3.57)岁;病程约在0.5~8年之间,平均(2.32±0.26)年。实验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61~75岁之间,平均(67.9±4.11)岁,平均(50.7±3.32)岁;病程在0.7~8年之间,平均(2.25±0.89)年。所有患者中,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合并慢性肺病患者22例,合并冠心病患者21例,未合并其他疾病的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7例。各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构成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施行目前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案,入院完善患者相关信息,按时做好查房记录,主管护师围手术期在病房宣教关于手术注意事项和糖尿病相关知识。所有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完善交叉配血实验为术中输血做准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术前焦虑的患者加以心理疏导,禁饮禁食,备皮充分。此外,所有的患者均行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术前、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糖的控制水平。对照组的患者给予MSII,在围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治疗,检测血糖水平,若患者的空腹血糖下降至7.8 mmol/L,2 hPBG下降至11.1 mmol/L,即可达到术前血糖控制标准。实验组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应用胰岛素泵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3],具体操作如下。

1.2.1 术前处理  医护人员对患者告知关于治疗的过程。入院后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也可加用口服降糖药物,如双胍类药物。完善对患者病情的监测,血压、心率、体温检测1d/次,在护理上要尤其注意其心理方面的开导,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以乐观的心态去治疗,可以尽可能的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特点,加强患者对于手术的认识,增加治疗的信心等,进而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后,术前停用相关的药物,将胰岛素的用量降至原本的1/2,术前补充维生素及蛋白。指导训练患者正确的咳嗽方式[4],完善肺功能的训练。

1.2.2 术中处理  术中由于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防止血糖出现波动,动态监测并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通过胰岛素泵持续微量注入胰岛素,将血糖的水平控制在8.0~11.1 mmol/L,尿糖阴性或弱阳性。此外对于麻醉剂的选择,可以选择环丙烷,硫喷妥钠,仔细止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1.2.3 术后处理  继续动态监测血糖,胰岛素泵24 h泵入,给予患者及家属相应的康复指导,讲解并发症的防护要点。密切关注体温、肺部啰音情况,勤更换体位,适当抬高下肢,注意吸痰,防止肺部感染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应用较广谱的抗生素,注意指导患者咳嗽,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在患者恢复进食后,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入。对吸烟患者加以指导,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食谱,鼓励患者低脂,高优质蛋白饮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及2 hPBG的差异,术前等待时间,血糖达标时间等指标,此外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做出相应的统计,如肺部感染,低血糖,消化不良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FBG、2 hPBG值比较

经差异化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FBG、2 hPBG值优于另一组患者(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相关指标的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术前等待时间等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40.00%)明显低于对照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危害在于并发症,如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其主要的治疗目标就是监测和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在麻醉、创伤及手术的过程中,这些外界因素通常作为糖尿病急性发作的诱因,所以糖尿病患者手术的风险较大,治疗后易存在切口感染、低血糖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5]。肺癌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手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手术时间较长,在围手术期做的准备较多,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患者治疗的心理压力较大。很多患者过分焦虑及抑郁,产生应激反应,产生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导致血糖升高,导致患者手术的效果较差,切口愈合不良。因此,在围手术期间,需要对患者的血糖充分检测和控制,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对于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进行相应治疗措施非常必要,围手术期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的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前等待时间,控制血糖稳定。传统的围手术期治疗主要是采用经皮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治疗的安全性不高,血糖控制的效果不好,易发生血糖的波动及低血糖,进一步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增多[6],术后患者的体验较差。目前,研究较为火热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将围手术期综合治疗路径应用到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用胰岛素泵,可以提前设定患者所需的胰岛素量及追加剂量,持续微量注入胰岛素,并可根据血糖的水平及时做出调整,不受患者进食、应激方面的影响,其具有高效、完善、执行性强等优势。通过制定治疗计划,比较系统全面地执行护理措施,围手术期全程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心理状况及血糖水平。此外,提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前训练可以让患者提早适应术后的日常生活,针对相应的并发症做出预防措施,如提早训练患者呼吸及咳嗽运动,在该治疗方式下,保证了术后的康复效果,提高了治疗效率[7-8]。

该次研究之中,经过完善的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FBG、2 hPBG、血糖达标的时间、术前等待的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在并发症的发生上,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40.00%)明显低于对照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肺癌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可以较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术前等待及血糖达标的时间较短,减少了术后切口感染、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与传统治疗方式比较,更加安全高效,值得在临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王慧萍.綜合护理干预对降低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效果研究[J].心理医生,2018,24(13):277-278.

[2]  林海香.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5):103-104.

[3]  李伟,张丞.舒适护理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28):311-312.

[4]  陈媛霞.个性化护理对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6):898-901.

[5]  张丽.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213-214.

[6]  葛慧卿,张晓丹,等.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J].临床护理,2019,6(14):117-121.

[7]  褚江辉,钱文燕,王琦,等.全面护理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分析[J].贵州医药,2018,42(1):114-115.

[8]  汪馨,彭海燕.肺癌合并糖尿病的瘀热病机探讨及治疗对策[J].江苏中医药,2017,49(3):5-8.

(收稿日期:2019-12-02)

[作者简介] 路威(1989-),男,山东济宁人,硕士,医师,主要从事胸外科疾病诊疗工作。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围手术期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