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评价

2020-06-12 11:45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书皮原文母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探究评价能力,是高于文本的阅读能力。考题往往要求考生在阅读记叙文时,能通过对文本和链接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对相关问题进行恰当的评论,写出阅读后的感悟和启示,是阅读能力较高层次的体现。

一、阐述阅读感悟。

对文章主旨畅谈的启示或感受,一定要在对文本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抓住作品的内涵,写出符合要求的内容。其设题方式一般是:阅读文章内容,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选文中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

二、探究链接材料。

材料链接是近年来中考记叙文阅读中一种新的题型,这类试题以其开放性、自由度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设题方式一般是:结合文章以及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时光书衣

①春节期间,陪母亲回老家,无意间从柜里翻出许多书籍,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仿佛经由岁月披上了一层时光之衣。轻轻一吹,尘埃飘散,陈旧的封面掀开褐色面纱,令我想起从前……

②小时,每逢开学发了新书,母亲总要亲手包上书衣。每年的寒暑假过后,她都会抽出一晚上的时间,放下手边正剥籽的玉米和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准备好一把剪刀,几张报纸或牛皮纸,坐在烛光里,为一本本书披上一袭妥帖的新衣。母亲说话极形象,“包饺子要擀面皮来裹馅儿,书里面都是知识,当然需要包上纸质外皮裹紧”。母亲虽是个从未进过学堂的农妇,却也懂得物质与精神缺一不可、漏掉哪样生活都会黯然失色的道理。

③包书衣是项技术活儿,类同于裁剪,看上去轻巧简单,要求却复杂严格。成品要经得起检验,包好的书皮如果像剥开的橘子皮似的绽开,就丝毫起不到保护书本的作用,这样的书皮用不了几天就会散架,悄然脱落。如若眼力界儿达不到,尺寸大了或小了,也会给书本穿上一件尴尬蹩脚的外衣。这样的书皮孩子带着去上学,是会羞愧到哭的。包书衣的纸张要厚薄适度,先包住书量出适当的长和宽,用铅笔在四周做上标记,再完全紧紧地将书裹紧,让两边均等,接着裁去书脊两端多出的纸张部分。母亲粗糙的手和灵巧的心配合得非常完美,裁好的纸刚好完全包住书脊,再稍加处理,一个严丝合缝的完美书皮就诞生了。那时候我还小,心里并不乐意用一张纸把绘制了各种鲜艳生动图案的封面包上,但现在经常怀念起那时的书衣来。

④包好书衣的书籍,母亲都会放在我的褥子下面,晚上睡觉压上一夜,书衣就更加平整漂亮了,我的心就小鹿似的神气起来。现在想来,那种骄傲的心情,就像中了榜首状元,到学校自然收获了满满一班级人的羡慕。后来,母亲用挂历和明星海报为我包书衣,引领过我们那代学生的风潮,同学们比的不再是单一的书衣手工品质,最重要的是书衣画面的内容和唯美程度。

⑤有一年,表姐从大理旅行回来,带了几米印染的蓝底白花粗布,母亲就不声不响地裁剪好,用针密密地缝了个别致的书衣送给我。当时我早已到了审美挑剔的年龄,竟是格外惊喜,那样绵软有型的书衣,简直是为我的日记本量身定做的,如黛玉葬花的锦囊,收藏着青春明媚而忧伤的心事。后来偶然知晓,日本人历来有包书衣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人们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书衣特色,分辨那些书出自哪家书店。而母亲为我做的书衣,无论历经怎样的岁月淘洗,隔着久远的时光,仍一眼就能看到爱的印记。

⑥文学大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晚年癖好包书衣,贫困时甚至找包水果的纸来用,所有藏书包好后,都一一用毛笔写上书名,或将当时的感怀写成简短书评,并著下《书衣文录》,形成了独特的“书衣文体”。到如今,各种各样图案的书衣应有尽有,人们自然体会不到孙老对书衣的爱惜之情。

⑦也许包书衣的初衷无非就是为了避免书籍污损,但就书衣本身而言,它是在无言地向人们诉说。据说,现在设计出来的书衣甚至增添有侧袋,方便放笔等,但我最怀念的还是母亲当年为我包过的精致的书衣。

(作者侯利明,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第7期,有删改)

认真思考第⑦段加点句“它是在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结合文意,想一想,如果书衣能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并联系生活,写一写你的类似体验。

【解析】

本题考查开放性阅读。解答时,首先要找到第⑦段中加点的句子“它是在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然后联系上下文,设想如果书衣能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同时联系生活,写一写自己的类似体验,要求做到语句通顺,符合逻辑、文意。

参考答案

示例一:任由时光流逝,我始终伴随着主人的成长,我愿意成为知识的守护者,成为母子情深的见证者。

示例二:每天上学前,妈妈都会为我准备一壶温开水,几十年如一日。这水壶里装满了我的喜怒哀乐,溢满了浓浓的母爱,令我心生感激。

对文章进行探究评价,阐述阅读感悟,要注意命题者所设定的具体要求,结合阅读材料的内容谈体会,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作答时,所闡述的感想必须来自于文章本身,答案既不能离开文章的内容,也不能是文章的重复。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作答:

1.引:引出阅读中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部分,如主题、人物、情节、背景。

2.感:写出自己由此而引发的认识、变化或心理感受。

3.联:联系社会现象和个人的实际进行阐述。

要做到“引”“感”“联”,就必须依据原文设定的语境,紧扣主旨,展开来阐述,或是一句话,或是一段话,对文章留白进行合理的想象,或与人物对话,或置身于原文环境中邀游,总之,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只要合情合理,都是可以的。原文中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部分,对于主题的引出、人物的出现、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我们也需要仔细把握。在发出感慨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这感慨最好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感慨,还要讲求实际,紧跟时事,只有遵循这样的答题步骤,我们才能从深层角度对文章进行探究评价。

一般而言,若题目中有链接材料,命题者选取的链接材料与选文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做好材料链接类试题,切忌天马行空、一味地追求新奇而失去可信度。做好此类试题,离不开对原文文本的整体感知和对链接材料的准确把握。作答时,我们应先把握原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中的人物形象。其次,我们要看链接材料与原文的关系是哪一种,是相关背景资料的补充,还是对于原文主题的进一步深化。最后,要找准表述的角度,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猜你喜欢
书皮原文母亲
森系布艺书皮
四月新鲜事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