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教育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2020-06-12 11:32李福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行为血糖控制老年糖尿病

李福英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赋能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后对其自我管理行为以及血糖控制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科2017年9月—2019年5月收治的11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应用的教育模式;比照组(57例):应用基础健康教育模式展开;实验组(57例):应用基础健康教育模式+赋能教育模式展开;最终就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以及血糖水平展开对比。结果 护理前,实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同比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监测血糖评分、健康饮食评分、检查足部评分、体育锻炼评分、按时用药评分以及听取建议评分均高于比照组明显(P<0.05);护理前,实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同比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比照组明显(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于临床接受赋能教育模式干预后,利于自我管理行为的提升以及血糖水平的降低,最终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转归。

[关键词] 赋能教育模式;老年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血糖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2(b)-0083-02

糖尿病作为慢性终身性疾病之一,其随着人们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发生改变,使得疾病出现概率呈现出进一步增加。因为在药物治疗方面缺乏特效疗法,从而需要通过开展护理工作以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1]。期间健康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对于患者糖尿病认知度的提升表现出显著价值,对于医护依从性的增加以及主观积极性的提升可以获得显著效果[2]。赋能教育模式作为新型教育模式之一,其可以将传统指导者作为主要的教育模式进行改变,确保患者具有决策权展开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对于患者心理赋能以及责任感的提升可以获得显著效果。该次研究将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探究赋能教育模式应用可行性,以利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以及血糖控制水平的改善,现分析2017年9月—2019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11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科收治的11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应用的教育模式;比照组(57例):男40例,女17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1~79岁,平均年龄为(66.19±3.13)岁;实验组(57例):男41例,女1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2~81岁,平均年龄为(66.27±3.15)岁;纳入标准:①患者生活均能够自理;②语言交流均正常;③表现出清晰意识;④知情同意书签署;⑤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呈现出精神异常现象;②表现出模糊意识;③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出现;观察对比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经过分组并接受健康教育期间,比照组:应用基础健康教育模式展开,主要以集中理论授课的形式展开,主要就糖尿病誘因、低血糖预防措施、疾病危害性、运动饮食指导重要性以及降糖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几方面展开。此外,准备健康知识相关手册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发放,对血糖仪自行检测方法对患者进行告知,控制健康教育时间为30 min/次,频率为1次/月,共进行5次健康教育[3]。实验组:应用基础健康教育模式+赋能教育模式展开;基础健康教育模式同比照组老年糖尿病患者保持一致;此外,配合给予赋能健康教育干预,具体阐述如讨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以及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

1.4  判断标准

对于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利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展开,主要于监测血糖评分、健康饮食评分、检查足部评分、体育锻炼评分、按时用药评分以及听取建议评分几方面展开,自我管理能力随着分值的增加而提升。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展开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结果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以及血糖水平)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

护理前,实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同比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监测血糖评分、健康饮食评分、检查足部评分、体育锻炼评分、按时用药评分以及听取建议评分均高于比照组明显(P<0.05),见表1。

2.2  血糖水平对比

护理前,实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同比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比照组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实验组在应用赋能教育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期间,具体为:(1)合理完成家庭访视团队的建立,要求小组成员需要满足经验丰富、高年资以及较强沟通能力的特点,对于心理学、护理学以及营养学等均需要有所涉及。合理选择小组式跟踪管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对于电话随访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每周认真展开,对于家庭访问,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每月认真展开,控制30 min/次的访问时间,共进行5次访问[4];(2)明确具体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①对问题进行确定。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生理状况与日常生活行为,小组成员积极展开对应评估工作,对于系列开放性问题对患者进行询问,对于当前血糖控制管理缺点对患者充分指出,对于疾病有关知识健康教育需要积极开展。②合理进行情绪抒发。针对患者表现出的系列问题进行评估以及明确后,就问题出现本质进行明确,对于患者针对疾病医护表现出的态度鼓励其自主表达,对于患者自身内心感受的主动表达加以嘱咐,利用激励式心理干预方式,将不良心理情绪充分消除,将疾病治疗信心充分提升[5]。③合理完成目标设立。对于引导性言语,医护人员需要积极使用,进而确保患者可以将自身不良行为目标以及计划进行充分改变。④合理完成计划的制定。对于自身血糖控制计划,小组成员协助患者认真完成,期间患者为方案制定主导,小组成员则从旁辅助,利用专业态度,对系列疑问进行解决,对于制定目标进行科学调整以及规范,对于患者切合自身状况目标的制定做出保证。⑤合理展开效果评估工作。小组成员通过就系列问题对患者进行询问,对于患者自我管理期间表现出的系列问题解决措施予以引导,对于血糖成功控制经验确保患者可以充分掌握。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于临床接受赋能教育模式干预后,利于自我管理行为的提升以及血糖水平的降低,最终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转归。

[参考文献]

[1]  温寅林,臧小英.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9,27(3):289-292.

[2]  韩玉如,骆捷辉,谢文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1):156-157.

[3]  徐洪艳.健康教育在提高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中的作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1):71-72.

[4]  王亚男.知识动机行为技能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5):182-183.

[5]  龚丽芸.规范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生命质量和血糖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5):747-749.

(收稿日期:2019-11-27)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行为血糖控制老年糖尿病
认知行为干预对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评价大型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