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020-06-12 11:32王锦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穴位贴敷中医护理糖尿病

王锦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择取糖尿病患者80例(收治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治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0,接受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且观察组效果更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 采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提升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用价值高。

[关键词] 糖尿病;穴位贴敷;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2(b)-0097-02

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一种[1]。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而老年群体作为各类疾病的易感群体,使得近年来诸如糖尿病等的相关疾病迎来了较高的发病趋势,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不过好在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在治疗糖尿病上有了较高的治疗有效率,但是由于发病群体受年龄等的因素影响,在治疗中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概率往往较高。因此,在对糖尿病的治疗中,临床上所提出并应用的更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式得到了众多关注。该研究则是对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以探究其的应用价值,现分析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糖尿病患者80例,均属于该院收治,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7.33±4.92)岁。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65±4.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该次研究信息完整;②确诊糖尿病;③精神正常、意识清醒;④知情且持有该次研究意愿书。排除标准:①患者该次研究信息不完整;②精神异常、意识不清;③不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④未签署同意书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有效治疗前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地观察,并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充分保证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对患者负责。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0.5 g,0.25 g/次,2次/d)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有效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穴位贴敷,具体药方为白芍5 g、白术4 g、当归6 g、丹参5 g、葛根5 g、黄芪5 g。共研磨,磨粉用姜汁调匀备用。取穴:肾俞、气海、意舍作为主穴。上巨虚、环跳、足三里、太溪、太冲作为配穴。将调好的中药贴敷于以上穴位,利用医用胶布进行有效的固定,每贴敷3 h,一周敷2次。疗程为7 d,总共3个疗程。治疗中实时监测两组患者的各项情况,以做好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防控工作,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有效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日常用药、心理、健康宣教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护理,包括:①穴位按摩。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实以相应的穴位按摩。有效掌握按摩穴位以及按摩的手法,帮助患者的,帮助患者调理脾胃、滋阴通便,提高临床治疗效果。②心理护理。在有效治疗的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保持与患者较高的沟通频率,实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面对情绪不高的患者时,护理则需要加强对其的心理疏导,尽可能排除其的不安,不断提升其的治疗信息心。③病情监测。护理人员在有效护理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的监测,询问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感受,关注疗效的进程。④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充分把握并监督患者的饮食情况,保证患者饮食摄入的量和度符合标准,并针对患者病情程度和个人偏好制定健康的饮食推荐方案,确保饮食的合理性和治疗的安全性。⑤健康宣教。有效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就此疾病的发病因素以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清晰讲述,不断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度和对其治疗上的重视度。⑥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对患者用药的叮嘱和用药情况的监督,将用药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详细的向患者讲解,提高患者的用药意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以及护理干预效果。①检查并记录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留底分析。②在疗效上,显效:症状明显改善,血糖正常;有效:症状改善,血糖指标趋于好转;无效:症状、血糖情况无变化,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③治疗后FBG和2 hPC血糖指标的比较。④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对比。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在疗效比较上,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FBG、2 hPC血糖指标比较

比较两组治疗后FBC、2hPC血糖指标,发现两组血糖指标分别为[(6.23±1.69)mmol/L、(9.08±2.36)mmol/L]、[(7.83±2.14)mmol/L、(10.65±3.7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9、4.122,P<0.05)。

2.3  两组患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对比

通过两组患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5%(9/4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39/4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85,21.343,P<0.05)。

猜你喜欢
穴位贴敷中医护理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