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视觉设计中的“场景放大”

2020-06-13 03:2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戏剧化叙事性受众

本文从视觉设计的角度,探讨叙事性视觉设计中的有效场景,使叙事性视觉设计通过“场景放大”达到最优的叙事效果。以场景理论为基点,对叙事性视觉设计创作中的场景进行研究。提出了叙事性视觉设计中“场景放大” 的三种形式:优化生活场景、塑造戏剧场景、展示互动场景。随着研究的深入,“场景放大”的叙事技巧已逐渐涉及叙事设计的领域,并成了考量叙事性视觉设计成功与否的一种自觉的、必然的因素。

视觉设计;叙事;场景放大

所谓场景,汤姆金斯总结为:“一个场景是已经组织好的一个整体,表现了一个有人物、背景、时间、地点、行为、情感及心理功能的理性化的事件。”[1]一个场景是一个包含着人和事两个基本叙事要素的微型叙事。通过时间维度联系起来的一个个场景,会形成一个大的完整的叙事。

叙事性视觉设计中的“场景放大”,是将特定场景从日常生活的琐碎场景中分离出来,使这个特定的场景包含着丰富的想法、行为、感受和记忆。当受众沉浸在这些场景中时,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这些场景是高于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经历的场景,是叙事设计师通过主观创意所带来的一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场景。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与病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明了“巅峰时刻”。在交流过程中,患者在被要求描述其一生中最完美的时刻时,患者的情绪瞬间被极大地激发。马斯洛将这一时刻命名为“巅峰时刻”。而这个时刻,会被看作一生中最完美的时刻。当受众沉浸在这些场景中时,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这些从日常平庸琐碎的场景中分离出的场景可以看作是“放大的场景”。

这些“放大的场景”或隐或现地存在于受众头脑中。设计师要想成功“借物”营造故事氛围从而成功俘获受众,须做的工作就是将受众心中还尚处在朦胧阶段的场景进行收集、整理和组织,把“放大的场景”展现给受众。本文从生活场景优化、戏剧场景塑造、展示场景互动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将“场景放大”。

1.优化生活场景

首先,叙事设计要通过对生活场景的优化来塑造叙事所需要的客观空间。选取生活中的场景,受众沉浸其中时更容易对作品理解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

叙事性视觉设计的场景大多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场景。如图1所示的生活场景叙事图例,通过对日常中生活场景的合理选择、加工以及艺术化处理,使得其中一部分被放大,进而形成一个似乎是真实生活,但又高于真实日常生活的场景。这就是对现实生活场景的优化。“它像一个按摩师,不会揭穿人性的弱点,而是会顺着你个性的脉络,不经意间让你觉得一切正常,并用他的技巧将人性的弱点转化为优点或特点,同时强化并放大原来的优点,形成一种完美人性的幻象,激发你的希望,建立你的信心。”[2]

叙事设计中的场景,运用空间组合和造型原理语言,构成特定的艺术形象,为作品提供表现的空间。通过对视觉元素的构图、视角、色调的设计,为角色设计出展示、创意所需要的空间。生活场景优化能为叙事设计的表达空间提供良好的基础,是角色“动作的支点”。

以三九胃泰的广告叙事设计为例(如图2),这则广告的叙事场景选择很独到。首先,作者选用“胃”的形态,确定叙事发生的地点。同时,作者将“熬夜加班场景”和“熬夜读书场景”与“胃”的形态结合,将两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进行优化。受众沉浸在这些场景中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再加上色彩冷暖的强烈对比,点明叙事主题——当夜深了,三九胃泰为你暖心。富有创意且易引起共鸣。

为了更加便于受众对叙事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场景的选择一般会从特定时代的受众文化心理和情感感知出发,选择带有受众特殊情感记忆的场景。这样的场景选择有利于观众的情绪迅速被激发。同时,这一策略反过来又加剧了受众对现实场景的优化处理。通过叙事的过程,设计中的场景转化为一个似乎能让受众触手可及的理想场景,从而激发受众的潜在愿望。詹姆逊说:“正是这些设计告诉我们,什么是人们无意识的欲望,使我们知道人们对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有什么样的设想。”[3]

2.塑造戏剧场景

叙事性视觉设计需要创造戏剧性场景,利用戏剧场景的特定冲突效果,引发受众的情绪体验。叙事性视觉设计经常选用戏剧场景进行叙事。在戏剧化叙事设计中(如图3),利用戏剧化效果的巧合和夸张的特征进行叙事。在审美效应上,戏剧场景能给受众产生“陌生化”的叙事效果;在认知上,因为戏剧化场景带来的认知的不协调,从而有效获得观众的吸引力。当然,与此同时,戏剧化场景也给受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反应。

在戏剧场景中,特定意义上的图像带有大量的信息,受众可以利用自己的感官进行体验。这种体验包括正面和负面的情感体验。

Mylanta胃药的广告叙事设计(如图4)。这则广告以“意外熄灭的蜡烛”“莫名吹出的泡泡”“小狗无辜的眼神”三个有点无厘头的戏剧化场景,突出消化不良、肠胃不好等消极的情绪体验给自己带来的尴尬。此广告塑造出的戏剧场景,因为认知的不协调而成功吸引受众的注意,同时也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反应。

为了使受众与设计的场景产生情绪体验,往往选择与受众心理产生冲突的戏剧化场景。这些设计的重点是让受众体验场景中的情感,然后将情感转移到设计作品上。叙事性视觉设计并不是让受众来学习、理解的,而是让人们“感同身受”。

3.展示互动场景

叙事性视觉设计通过互动场景的展示,渲染主题气氛。场景的互动不仅能加深受众对视觉设计的认知,也能提高受众和设计之间的互动,并创造二次传播的机会和内容,从而实现视觉设计的进一步推广。

所谓的互动性场景(如图5),其重点就是将叙事的环境塑造成能与受众产生互动的场景。这就意味着,这种场景的展示对叙事环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要有一定的现实感,让观众能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互动中。吸引力是互动场景叙事设计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美国著名的设计大师威廉·伯恩巴克也曾说过:“你没有吸引力使人来看你的设计,那么不管你在设计中说了些什么,你都是在浪费金钱。”

互动场景更加注重创作氛围、心理共鸣和受众参与,尽量利用多种手段实现信息与受众的情感互动。

如图6所示的lust交互叙事作品Camera Postura。它通过交互作用为受众营造了一种互动的场景:装置可以将受众的动作以电影海报的形式转换到屏幕上,从而实现场景的互动。受众所摆出的每一种姿势都会通过屏幕,对应生成不同的电影海报。Camera Postura的目的是试图通过对屏幕前受众身体语言的捕捉,从而使受众在互动式的场景中去体验电影。该装置塑造的互动性场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能让受众自觉参与到叙事设计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互动场景意在营造一个场景,让受众接受这个场景传达的信息。它具有创造性和视觉冲击力,使叙事设计不局限于二维空间,使叙事设计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它增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并加入了观众的参与,激发了观众的积极性。

4.结语

时代在变化,受众感知设计的方式也在变化,用叙事的方式来带动受众的情感,创造场景来提高叙事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无疑是当下较受欢迎的视觉设计方法之一。叙事性视觉设计中存在多种引发故事发展的场景,每一种场景都有可能给受众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设计者可以采用“场景放大”的叙事技巧,从而决定让受众看什么不看什么。对于受众而言,是一种无选择的选择。设计师通过调查受众的心理,借助恰当的场景,来塑造不同的叙事氛围,让受众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感知设计。

注释:

[1]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2]陈小云:《泛广告时代的幻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6页。

[3]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3页。

猜你喜欢
戏剧化叙事性受众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LOGO GIRL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十七年诗歌”的叙事性分析及其诗学价值
一场人性和利益的博弈
“戏剧电影”概念的使用探析
坚守四大立场,突破叙事类文本的解读瓶颈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