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的特殊意义

2020-06-17 03:11
剧影月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丰县木兰进校园

戏曲表演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长期传承和创造的宝贵戏曲艺术文化财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戏曲文化个性中最显著的特征和标志之一。我们既要在这个全球化的戏剧艺术视野下学会和接受新的一些东西,又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戏曲表演文化和传统。所以,培养学生欣赏戏曲艺术的基本文化和修养,让传统戏曲艺术走进我们的校园,已经逐渐成为必然趋势。

为了推动当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丰县中小学校的传播和推广普及,提高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的修养,对于推进全县的戏曲事业振兴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戏曲教育进校园,形成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普及教育与学校专业艺术文化教育有机促进,学校的文化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有机衔接,丰县小凤凰梆子剧团,不止一次接到县委和上级指示,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丰县的中小学生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性和魅力,领略了传统艺术的风姿和风采。

相比起枯燥的书本教学,将生活在书本里的每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孩子们的眼前,更有可能容易他们记忆深刻、感同身受。孩子们对于我们的每一次传统戏曲演出充满了期待,对于戏曲教学老师们的精彩表演,孩子们也是掌声连连。有时他们会被戏曲老师请到台上,近距离接触戏曲的妆容、服饰,在嬉笑玩乐中就懂得了戏曲知识,这就是言传身教的重要意义。在传统戏曲的演出中,有些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并不能被大多数的学生或者观众所接受和理解,因为传统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虚拟性。在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上,几个穿着士兵服的演员在舞台上走几圈便是千军万马行过了万里疆场,这种虚拟性渗透了传统道家"虚无主义"的传神艺术表演,突破了传统戏曲舞台对于时空的限制,这正是中国古典戏曲美学艺术的高明之处。它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美学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有利于通过戏曲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从前只知道蒙头背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当戏曲老师在舞台上穿着一身红色的戎装替父上战场,木兰女将军一亮相,立马让书本里的木兰有了全新模样。她离别父母时的无奈、披甲上阵时的从容、敢于挑战男尊女卑陋习的勇气和衣锦还乡的喜悦等等,这一幕幕精彩的表演都在告诉我们既要学习木兰“尊老爱幼别双亲”的孝顺精神,更要学习她身为女子能够“舍钗弃环着戎装”的勇敢无畏的精神。戏曲让《木兰辞》也不再仅仅是一篇古文,它有了生命。也许看了戏曲表演,孩子们再看《木兰辞》,对于书中的木兰会有一种熟悉感,木兰便是鲜活的,是勇敢的,是值得自己学习的榜样。戏曲教育对孩子们更是一种引导式教育,让学生从戏曲中感悟人生。

如今,教育强调从小学生开始抓起,戏曲文化进校园就更加有了意义。因为戏曲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更是代表着一种文化传承,“生、旦、净、末、丑”都应该是当代艺术戏曲进校园文化的重要代表,通过戏曲文化进校园的传播方式可以向中小学生们详细介绍人物形象。中国现代传统京剧的脸谱,是京剧演员通过面部油彩化妆的一种重要程式,是展现京剧中人物性格和特征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一般被广泛应用于净、丑两个艺术行当。各种行当的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其色彩,借以充分突出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重要艺术表现功能,使得观众在京剧中能够从一个人的外表窥其人的心胸。因而,脸谱也被誉为是角色“心灵的画面”。中国传统京剧一般用油彩进行化妆,比较难完全卸下。然而脸谱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某个戏曲艺人自己凭空臆造的艺术产物,而是中国戏曲演员和艺术家们在长期京剧艺术的实践中,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体验、综合,以及对现代京剧中人物和角色的不断分析、判断、评价,才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京剧艺术表现手法。

送戏曲进校园除了希望能让学生们学习到丰富的戏曲文化知识,还希望他们能通过学习戏曲学习中国古人的优良文化传统。戏曲里面的传奇色彩更能警醒世人、教化世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随着我国青少年娱乐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已经没有耐心静下来欣赏一场古典的或现代戏曲的精彩演出。但只要静下心来,走进戏曲艺术这个幻想世界,就一定会有人惊讶地发现,戏曲竟然拥有优美的古典戏曲音乐、唱词和动听的古典音乐艺术旋律。戏曲作品有优美的诗词对仗句和排比句,有萧瑟凄凉的家庭生活,有对环境的情景性描写,有愁苦烦闷的思亲抒情,这对学生们的文学内涵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丰县小凤凰梆子剧团的初衷就是让孩子们能接受戏曲并且喜欢戏曲。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戏曲呢,就要让他们走进戏曲。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要经过反复练习,春夏秋冬都马虎不得,一日不练,一月白费,一月不练,一年无望。这功夫要经过长年累月的滴水石穿、细细打磨才能够演出人物的喜怒哀乐,才能够体会人生的世事无常。很多艺术家也都是通过戏曲体验了别人的人生,看透了自己的人生,所以戏曲自古以来就有警醒世人的作用。

中国优秀戏曲表演剧目包含了中华不少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作为一名戏曲表演艺术的工作者,我们既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并更好地传承下去,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更具教育意义。因为他们是国家前进的希望,更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以本文与其说是高谈阔论地和大家讨论戏曲对当代的重要意义,不如说是一种呼吁,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戏曲艺术。国与国之间之所以不同,最鲜明的区别在于文化的不同,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代代相传的艺术瑰宝,应当传承下去,而当今的中小学生正是我们的希望。

猜你喜欢
丰县木兰进校园
乡村不应有“官僚”——关于“丰县事件”的三点思考
丰县为何层层“失守”?——“丰县事件”折射基层顽疾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锦上添花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经典彩调进校园
长沙作家进校园鼓励孩子们写出别开生面的好文章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