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在江阴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0-06-17 03:11
剧影月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丝竹江阴乐团

江南丝竹是盛行在江浙沪地区的代表性艺术表演乐种,是江阴申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阴顾山的江南丝竹圣手周少梅引领着当时的艺术风标,这项艺术也成为了江阴的特色文化符号。

传承和发展江南丝竹,特别是做好有江阴文化特色的江南丝竹显得尤为重要,围绕这个目标江阴市文化部门做了几项扎实的工作。每两年举办全市范围的江南丝竹会演,鼓励新作品参赛。定期举办长三角江南丝竹展演,促进区域的交流与提高。打造重点江南丝竹表演团队,鼓励他们走出去交流、比赛。深入挖掘周少梅传谱,用好传谱素材创作新江南丝竹作品。

江阴市锡剧团暨阳国乐社是重点打造的优秀团队,我作为这个乐团的骨干见证了从初创到发展的过程,这个团队在艺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展示了江阴在江南丝竹上的深厚底蕴。2010 年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暨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对世界各地江南丝竹团队发出邀请,这项比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最权威和参赛队伍最广的一届江南丝竹比赛,有来自国内音乐院校,专业民族乐团组成的参赛队,也有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海外参赛乐队,更有远涉重洋而来的毛里求斯团队参加比赛,这是暨阳国乐社第一次参加这样重要的比赛,为了提高演奏水平,乐团聘请了顾冠仁老师作为艺术指导,不仅辅导了传统江南丝竹风格韵味的表现,也训练了新江南丝竹的相互配合,通过一阶段的认真训练乐队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非职业组铜奖。正是我们的坚持换来了艺术上的不断进步,乐队又参加了第三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获得非职业组银奖。

用不断创新的精神引领我们在江南丝竹的传承和发展中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传统音乐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作和演奏具有江阴元素的江南丝竹作品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新举,这时国内以顾冠仁老师为代表的作曲家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江南丝竹作品,新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江南音乐的特点,还创新地运用了现代作曲手法,赋予了这门艺术新的活力,改变始于不断地尝试,初始的动力终将化作已知的期盼,面对如此机遇我们牢牢把握,把重心转移到演奏新江南丝竹作品上来,同时我在顾冠仁老师的指导下,挖掘周少梅传谱中的音乐素材和锡剧的曲调创作了新江南丝竹作品《顾山春》,带着这首新作品我们参加了2017 年第四届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一举夺得金奖,打响了江阴江南丝竹的品牌,在本次比赛中评委一致认为暨阳国乐社在演奏规定的传统曲目不失神韵,在演奏新江南丝竹作品又开创一条特色新路。当年乐队参加了江苏省首届非职业优秀民乐团队邀请赛,又是获得第一名的佳绩,在2018 年6 月传来更激动人心的消息,由长三角江南丝竹联谊会向全国著名作曲家委约创作了10 首新江南丝竹作品,邀请我们江阴暨阳国乐社首演这10首新作并录制音像全国发行,10 月暨阳国乐社和周少梅国乐社,应中央民族乐团之邀在北京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合作举办“中华雅韵”音乐会,这一系列活动在弘扬传播江南丝竹的艺术道路上影响深远,正是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指引了我们在江南丝竹领域独领风采。

择时而动,乘势而成,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大放异彩。近两年来《顾山春》收入为顾冠仁新江南丝竹作品集中,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举办了此作品集的专场音乐,特别是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新加坡鼎艺华乐团举办的音乐会中,每次演奏此曲时,都会介绍江阴和顾山的人文音乐传承。宣传大美江阴是可感知的坚持,初始的动力将化作成功的等待,等待每一次创新的喜悦。

变化的是年轮,而激动的心情从未改变,乐队在江南丝竹传承上起得的成绩给我们文化工作者无穷的力源,不同的认知,相同的时代传承,我们会在江南丝竹艺术传承道路上走的更远、更远。

猜你喜欢
丝竹江阴乐团
江阴: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滚烫的交响灵魂
丝竹
江南丝竹
小议江南丝竹的风格和特色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江阴旅港同乡会成立26周年晚会在港举行
江阴旅港同乡会成立26周年晚会在港举行
让丝竹文化绽放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