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外用和口服糖皮质激素继发皮肤脂肪疝一例

2020-06-18 08:01李群燕孔祥君聂振华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脂肪组织真皮本例

李群燕 孔祥君 聂振华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300120

患者男,72 岁,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5 年、加重1 个月,颈部及左上肢屈侧淡黄色结节半年入院。患者入院前5 年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散在红斑、丘疹,伴瘙痒,于本院门诊诊断为慢性湿疹,予抗组胺药等对症治疗,病情间断缓解,反复发作。曾长时间外用糖皮质激素及间断不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每日外用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10 ~20 g,口服剂量不规则,最高约甲泼尼龙24 mg/d。入院前半年,患者颈部、左上肢肘窝部出现数个淡黄色结节;入院前1 个月,全身泛发丘疹红斑,瘙痒剧烈,于我院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有热水烫洗及搓澡习惯。

图1 患者左肘窝处数个黄豆大小半球形淡黄色结节 图2 皮肤镜检查 皮损呈黄白色均质样结构,其上可见线状延长血管结构,扩张不明显 图3 50 MHz高频皮肤超声检查 皮损呈半球状隆起,可见清晰双线状表皮回声,与下方组织界限清晰,真皮区回声菲薄,其下可见团片状中度回声影,分布欠均匀,无明显囊壁回声,皮损周围皮肤区域真皮回声正常 图4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 4A:表皮萎缩,真皮浅层可见大量成熟脂肪组织,无包膜(HE×100);4B:脂肪组织周边及下方组织弹性纤维分布正常(Weigert染色×20)

体检:躯干、四肢红斑、丘疹,部分皮疹融合成片,可见抓痕、破溃,局部少量渗出,皮肤干燥,伴脱屑,可见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双下肢轻度肿胀。颈部、左上肢肘窝散在数个淡黄色半球状结节,直径0.5 ~1 cm,触之质软,加压后可消失,无疼痛等不适(图1)。对淡黄色结节行皮肤镜检查(Dino-lite 4113ZT):皮损呈黄白色均质样结构,其上可见线状延长的血管结构,扩张不明显(图2)。50 MHz 高频皮肤超声检查(MD-300S):皮损呈半球状隆起,可见清晰双线状表皮回声,与下方组织界限清晰,真皮区回声菲薄,其下可见团片状中度回声影,分布欠均匀,无明显囊壁回声,皮损周围区域真皮回声正常(图3)。左上肢肘窝处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图4A):表皮萎缩,皮突消失,真皮浅层可见大量成熟脂肪组织,未见包膜;弹性纤维染色:脂肪组织周边真皮弹性纤维分布正常(图4B);阿新蓝染色阴性。诊断:脂肪疝。

讨论 发生于皮肤的脂肪疝临床相对少见。既往病例报道多见于局灶性真皮发育不良(Goltz 综合征)患者,其皮肤表现为沿Blaschko线分布的网状萎缩斑块及黄色柔软凸起。Jain等[1]报道1例2岁女性Goltz综合征患者,于肢体屈侧多发脂肪疝,色浅黄,质柔软,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皮损处真皮萎缩,皮下脂肪组织上凸至约真皮乳头层处,周边真皮厚度基本正常。本例与Goltz综合征不同,表现为继发性改变,而Goltz 综合征为先天多胚层发育缺陷,导致局部脂肪疝出[2]。本例考虑为长期糖皮质激素的局部及系统使用导致患处皮肤菲薄,并可能存在真皮弹性纤维破坏,从而导致脂肪机械性疝出。宋艳丽等[3]报道1例足跟部痛性脂肪疝,为局部脂肪在外来压力下突出进入真皮,而血管、神经等组织缺血缺氧产生疼痛感。本例皮损均发生于组织疏松处,有别于足跟部皮肤厚实紧张,未有明显疼痛感。

临床上脂肪疝需与部分疾病鉴别:①脂肪瘤:可多发,位于皮下,柔软可以推动,病理可见成熟脂肪组织周边完整包膜;②浅表脂肪瘤样痣:多于出生时或儿童期发病,病理可见胶原束间成熟的束状脂肪细胞;③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皮肤镜下亦可表现为黄红色肿物上分布延长的树枝状血管结构,病理活检可见特征性梭形肿瘤细胞。

本病例提示在长期外用及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过程中,需警惕患者局部皮肤结构的改变。本例为老年患者,受年龄影响皮肤变薄松弛,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数量下降,加上多次系统及外用糖皮质激素,均为脂肪疝发生的可能原因。本例皮疹发生于颈部与肘窝处,此两处皮肤较薄,考虑与脂肪疝的首发有关,且该处组织疏松,在无压力下膨出的脂肪不易回复。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脂肪组织真皮本例
中国皮革协会重磅推出真皮标志宣传片
“真皮星尚我做主”微视频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窗外
别给真皮汽车座椅穿“马甲”
汽车内饰用浅色耐污真皮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