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山羊优质种羊生产技术

2020-06-19 07:22范景胜俄木曲者张林熊朝瑞
四川畜牧兽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种羊羊场公羊

范景胜,俄木曲者,张林,熊朝瑞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动物遗传育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

四川省山羊遗传资源丰富,是我国山羊种羊输出大省,所培育的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产肉性能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为了加快全省肉用山羊的选育提高进程,充分发掘优质种羊的生产潜能,本文就肉用山羊优质种羊的生产技术进行了介绍。

1 种羊场建设

肉用山羊种羊场应选址于地势干燥、平坦,场地较开阔,无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区,不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建设用地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

种羊场内的繁殖母羊舍、种公羊舍、产羔羊舍、后备母羊舍、后备公羊舍应布局合理。各类羊只所需羊舍面积详见表1。种羊场应配套建设饲草料加工贮存、粪污处理等设施设备。

表1 各类羊只所需羊舍面积

2 种羊选育

种公羊按照“五段选择、四段鉴定”,母羊按照“五段选择、三段鉴定”进行选择淘汰,即公羊按初生、2 月龄(断奶)、6 月龄、周岁、成年这五段选择,以2月龄(断奶)、6月龄、周岁、成年这四段进行鉴定。主要依据个体品质、系谱来源、后裔测定三方面的综合评定来选育高质量的种公羊。

2.1 种羊选育原则

2.1.1 个体品质 选择培育的优良种羊,其外貌、各阶段的体重和体尺、繁殖性能必须达到该品种质量标准的要求,如简州大耳羊种羊应符合《简州大耳羊》(NY/T 2827-2015)的要求。具体选择要求必须按照品种“不同年龄段评分标准”“外貌评分等级标准”“综合等级评定标准”进行。

2.1.2 系谱成绩 侯选的系组羊,其双亲成绩(主要是体重、体尺和产羔率)需达到一级以上要求。

2.1.3 后裔测定成绩 侯选的系组羊,其后裔的初生重、2月龄(断奶)和6月龄的体重、体尺至少应达到一级标准。

此外,种羊选择除坚持以上标准外,还应针对不同生产用途和品系特点要求,在选育指标上各有侧重点。如:高繁品系种羊,应注意从繁殖力高的母羊后代中选留优秀个体,以期获得多胎性强的繁殖母羊,同时还应注意母羊的泌乳性能;快长品系种羊,应将肉用体型、早期生长速度等作为选择的重点。

2.2 种羊选育方法

2.2.1 综合指数选择法 根据对侯选系组羊外貌评分等级、生长发育评定、生产性能所评出的个体品质综合等级和后裔测定结果,结合系谱审定等级最终决定是否留种。个体品质在指数中的经济重要性为0.4,系谱成绩在指数中的经济重要性为0.3,后裔测定成绩在指数中的经济重要性为0.3。选择培育的种羊,其综合指数达到平均值以上为合格种羊。

2.2.2 动物模型BLUP法 在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法进行种羊培育时,可能会存在品种形成所含血缘有漏选的现象。为保证该品种有益基因不致遗失,同时充分利用来自祖先、同胞和个体以及不同年度、季节等的育种信息,提高选种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动物模型BLUP 法计算参加后裔测定的各种公羊的估计育种值,根据育种值的高低选择系祖公羊和继代公羊。

2.3 性能测定 肉用山羊种羊的性能测定指标主要包括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生长性状主要是指种羊初生、2月龄(断奶)、6月龄、12月龄、24月龄各年龄段的体重和体尺性状。繁殖性状主要是指窝产羔数、窝产活羔数、产羔窝重、羔羊断奶成活率等。选留的种羊均应有性能测定记录。进入基础群的个体应保持连续、系统的生产记录。种羊场还应做好种羊性能测定和数据记录,建立种羊选育技术档案。

2.4 种羊鉴定 选留的种羊应按照不同品种的品种质量标准,结合系谱资料、测定成绩等进行种羊鉴定。断奶羊和育成羊鉴定分别在2月龄和6~12 月龄时进行。特级、一级种公羊应在24 月龄时进行复查鉴定,以确定其终生等级。对于进入基础群的种羊,应在24 月龄以后进行后裔测定。选留的后备种羊,公羊的鉴定等级应在一级以上,母羊应在二级以上。基础群的种羊应综合后裔测定结果、生产成绩、使用年限等因素选择淘汰,淘汰率不低于15%。

2.5 种羊登记 对于种羊场内符合品种标准,综合鉴定等级公羊在一级以上(包括一级),母羊在二级以上(包括二级),并且健康无病、繁殖力正常的6 月龄以上的母羊和8 月龄以上的公羊,应进行种羊登记。种羊登记启动一年后,再次登记的种羊应是良种登记种羊的后代。良种登记的种羊采用一羊一表,记录内容应有父、母和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系谱记录,并且应有父、母生产性能的完整资料。首次参加登记的种羊在系谱不全的情况下,经鉴定符合登记范围的可以建立系谱档案,逐步完善。

3 种羊培育

按照生产任务和生理阶段,种羊可分为种公羊(配种期和非配种期)、繁殖母羊(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和羔羊。生产中应根据种羊不同阶段的生产任务及营养需求合理搭配日粮。种羊平时日粮由青绿饲料、优质青干草、混合精料等构成。50~60 kg 种公羊每天的采食量建议为鲜草2.5 kg、青干草1.0 kg、精料补充料500 g。饲喂时要注意定时定量,避免人为原因造成过饥或过饱。舍饲种羊场的种羊尤其是种公羊应保持每天1~1.5 h 运动时间,冬季应选在天气比较温暖的中午,夏季应避开炎热高温的时间运动。种公羊运动后要休息1 h方可参与配种。

4 种羊配种生产

种公羊达到12月龄、母羊达到10月龄以上,可参加配种。参加配种的羊只应体况良好、系谱清晰。种公羊配种前应进行精液品质检查,并根据系谱记录,制定全年选配计划。种羊场一般采用同质选配,利用场内特级公羊配特级母羊,尽可能提高遗传进展,缩短世代间隔;特级公羊可配一、二级母羊,以提高群体生产性能。注意不能用特级母羊配一、二级公羊,会造成优质母羊的浪费,生产性能不能更好地遗传后代。配种后严格做好记录,防止系谱混乱。

繁殖母羊配种后应加强饲养管理。母羊产羔前做好产房消毒和人员、器械、药品、记录准备。在寒冷季节增加取暖设备(如红外灯、暖箱等)。分娩期临近,设值班人员昼夜看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遇难产立即助产,产后马上用碘酒消毒脐带。母羊产后确定乳头正常,并在30 min内帮助羔羊吃到初乳。对不能吃到母乳的羔羊,进行人工辅助。对需保姆羊代乳或人工代乳的羔羊,应做好标识记录。

种羊场应注意及时更换种公羊,一只种公羊在场使用年限最好不超过3年。种羊利用的最佳年龄为2~5岁,5岁以上的应逐步淘汰。

猜你喜欢
种羊羊场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种羊引种注意事项
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研究
宁夏首次进口900余只澳大利亚种羊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浅谈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试析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技术
团结的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