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七墩至瓜州公路盐渍土地基处理方案研究

2020-06-19 08:42柴亚南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瓜州土工膜盐渍

柴亚南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

拟建项目区地处河西走廊西段,地势由南北两面向中间倾斜,海拔为1176~1400m,沿线戈壁、丘陵、平原错综分布。该地属典型大陆中温带干旱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这种气候特点严重影响土层的水热变化,加剧水分蒸发,可溶性盐向表层积累,盐渍土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山前平原区、花岗岩风化区,以亚氯盐~亚硫酸盐弱盐渍土为主)。盐渍土对公路工程最直接的危害是浸水后的溶陷、含硫酸盐地基的盐胀和对基础和圬工构造物的腐蚀等破坏。

文章以G312线七墩至瓜州公路工程为研究对象,路线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路线起点位于玉门市与瓜州交界处的七墩乡,终点为瓜州县G312线与G30高速公路瓜州出口平交处,顺接G312线瓜州至柳园段。工程为分离式路基,一期工程利用现有旧路改建的半幅可维持原有标准不变,其路基宽度为12m,行车道宽2×3.75m,硬路肩宽2×1.5m,土路肩宽2×0.75m。新建一幅路基宽度为12.75m,行车道宽2×3.75m,硬路肩宽为0.75m和3.0m,土路肩宽2×0.75m。

项目范围内出露地层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控制,第四系地层分布广泛,主要由冲积、洪积等形成的碎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粉土、粉质黏土等组成。局部出露元古界震旦系下统白湖群灰绿、青灰色石英片岩。

1 盐渍土调查分析

为查清全线盐渍土分布范围及等级,减少盐渍土的危害,采用钻探、挖探等综合勘探方式对路线范围内地质状况调查,共布置了2225个探点,并对取样进行离子含量、化学成分、溶陷系数和盐胀性等试验分析。全线调查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盐渍土试验分析结果

通过对沿线调查成果分析可知:

(1)以盐渍土段落为主,其中盐渍土段落长度56.7km,约占85.56%,非盐渍土段落长度9.6km,约占14.44%。

(2)以弱~中盐渍土为主,主要为硫酸盐渍土和亚硫酸盐渍土,存在较少氯盐渍土和碱性盐渍土。其中,中盐渍土长度9.5km,占盐渍土路段16.82%;弱盐渍土长度47.2km,占盐渍土路段83.18%;碱性盐渍土长度4.2km,占盐渍土路段7.45%。

(3)项目沿线盐渍土分布范围广,应做好盐渍土取样分析试验工作,对盐渍土特殊路基应综合经济和技术分析,采取合理处理措施,减少后期破坏。

2 盐渍土破坏机理

为深入了解盐渍土破坏情况,弄清其破坏机理,对该地区已建和在建公路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通过调研结果可知,路基主要存在沉陷、边坡塌方破坏,路面以车辙、裂缝、松散、沉陷、坑槽、泛油等最为典型,混凝土结构以腐蚀破坏为主。根据采样分析及现场调查结果显示,路基土体及混凝土结构都有氯盐或硫酸盐存在,破坏越严重的部位,盐的含量越高,同时盐渍土对路基路面及构造物的破坏程度和含水量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该地区盐渍土对公路工程破坏主要是由溶陷、盐胀和腐蚀等造成,如图2所示。

图2 盐渍土路基路面病害

2.1 溶陷

干燥状态下盐渍土具有强度高、压缩性小等特性,土体经水浸泡后,土体内盐溶解、流失,可造成土体内部产生空洞、沉降和变形,降低地基承载力,称为溶陷破坏。可采用溶陷量指标分析评价,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溶陷量应<70mm,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规范要求执行,同时路基范围内应有完善的排水措施。

2.2 盐胀

盐胀破坏主要表现形式为结晶破坏。河西走廊地区昼夜温差大、季节性温度差异明显,土空隙中的盐分(尤其是硫酸盐)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相互切换为结晶状态和非结晶状态,其体积相差3倍以上,这种盐胀作用可造成路基边坡破坏、路面变形。依据规范要求可采用盐胀率指标分析评价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路基填土高度≤2m时,盐胀率≤1%;当路基填土高度>2m时,盐胀率≤2%。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规范执行。

2.3 腐蚀

盐渍土中含有较多的易溶盐,可与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氯离子侵蚀等腐蚀破坏,降低混凝土强度,导致混凝土开裂和结构破坏。同时,氯离子可渗入混凝土钢筋表面,破坏钢筋钝化膜,加速电化学腐蚀过程。

3 盐渍土地基处置方案

结合路线范围内地质勘查资料,该项目以弱~中盐渍土为主,同时结合溶陷量与盐胀率试验资料,针对该地区盐渍土地区提出了以下处置方案。

(1)针对该项目地区盐渍土分布范围广、等级较大的特点,加强盐渍土清表厚度:非盐渍土段落清除表土30cm,弱盐渍土段落清除表土50cm,中盐渍土段落清除表土60cm,强盐渍土段落清除表土70cm,填筑非-弱盐渍土至路床底部设计标高。

(2)根据盐渍土程度及填挖高度制定如下方案:①挖方或填土高度H≤路面结构厚度+80cm路床厚度,基底为弱、中、强盐渍土路段,上路床30cm的填料采用未筛分碎石,下路床50cm的填料采用非盐渍砂砾土,路床底部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隔断层。②填土高度H>路面结构厚度+80cm路床厚度,基底为弱盐渍土或非盐渍土,路基填料为弱盐渍土的路段,上路床30cm的填料采用未筛分碎石,下路床50cm的填料采用非盐渍砂砾土,路床底部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隔断层。③填土高度H>路面结构厚度+80cm路床厚度,基底为中盐渍土的路段,上路床30cm的填料采用未筛分碎石,下路床50cm的填料采用非盐渍砂砾土,路床底部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隔断层。此外,在清表回填后在地面线以上30cm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隔断层,两层复合土工膜之间距离d≥0.5m。④填土高度H>路面结构厚度+80cm路床厚度,基底为强盐渍土的路段,上路床30cm的填料采用未筛分碎石,下路床50cm的填料采用非盐渍砂砾土,路床底部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隔断层。此外,在清表回填后铺设80cm片石缓冲层以抵消盐渍土的盐胀力,并在缓冲层之上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隔断层,两层复合土工膜之间距离d≥0.5m。

(3)鉴于该项目盐渍土腐蚀性试验结果,水泥统一采用中~强抗硫酸盐水泥,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达到规范指标要求。

(4)鉴于该项目盐渍土分布范围广、温差大、路基填高低及风沙大实际情况,为预防盐胀及半刚性基层温缩引起路面拱起、开裂,对于中~强盐渍土路段,设置了路面消胀槽,释放应力,以预防路面拱胀。

4 结语

通过对项目沿线盐渍土取样结果可知,该地区盐渍土分布以弱~中盐渍土为主,在调查分析了盐渍土破坏机理原则下,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1)盐渍土地区公路在建设过程应考虑完善的排水及防腐措施,尽量减少盐渍土溶陷、盐胀及腐蚀破坏产生的外部条件。

(2)依据不同路基填土高度和盐渍土等级,提出了4条可行的处置方案,可消除盐渍土对路基的危害。

(3)同时针对该地区气候特征,对于中~强盐渍土路段,设置路面消胀槽,预防盐胀及半刚性基层温缩引起路面拱起、开裂。

猜你喜欢
瓜州土工膜盐渍
盐渍土二次相变温度变化规律
盐渍池深度对渍菜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土工膜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瓜州的“大地之子”
脱硫石膏对滨海盐渍土理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更 正
土工膜在防渗工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西夏佛教艺术中的“家窟”与“公共窟”——瓜州榆林窟第29窟供养人的构成再探
瓜州养路忙——甘肃省酒泉公路管局瓜州公路段集中整治路域环境
复合土工膜在潍坊滨海第二平原水库防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