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平台运营、工业APP、工业大数据等受关注 “工业互联网”成两会热词

2020-06-19 08:04王改静
通信产业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委员建议

王改静

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往年相比篇幅变短了,文字虽少但却掷地有声。尤其是今年备受关注的“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不少代表委员建议提案的重点内容。

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已经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在“新基建”风口之下,工业互联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关于工业互联网的建议提案围绕着政策制定、5G、工业APP、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安全、人才培养、资金扶持等多方面展开。那么究竟哪些内容是代表委员重点关注的方向?

提升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能力

“5G未来80%的应用场景将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已成为业内共识,5G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理想的网络环境,工业互联网是5G最典型、最有价值的应用场景,加速工业互联网与5G的创新融合发展,对“新基建”可以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我国作为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业场景复杂多样,两者在融合创新发展方面遇到不少“绊脚石”。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移动总经理陈力认为,工业复杂的应用场景加深了融合的难度,且5G与工业互联网在助推智能制造转型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如5G跨界融合不充分,5G与工业互联网领域综合型人才缺乏,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信息安全、平台责任、数据保护等内容的法规体系不完善等挑战。

对此,陈力提出五点建议,一是积极推动跨界融合。二是深入推进法律法规配套制度建立。三是健全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强化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五是加强合作交流和经验总结推广。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 浙江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郑杰从企业层面指出中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存在四大难,一是“5G+工业互联网”应用改造起步难。二是传统制造企业的内网改造难。三是5G工业芯片和模组批量商用难。四是产业链面临软硬件“卡脖子”现象。

针对这些难题,郑杰建议,要进一步加快“5G+工业互联网”建设。一是加强龙头示范项目引领。二是加快工业企业5G内网改造。三是加速推进5G终端产业成熟。四是加紧壮大“5G+工业互联网”创新产业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针对5G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发展提出,一是要抓紧制定出台更有针对性、更细化的发展战略和行动方案。二是深入推进跨界合作和产业对接。三是针对重点细分领域开展商用部署标杆示范项目。四是进一步探索互惠共赢的可行商业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也建议,要提升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能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焦虑”亟需解决

当前工业数据呈指数级增长,有人将数据比作是新的“石油”,能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的利润。数据作为“新基建”的基础性要素,在工业互联网、5G等领域都可以起到提升其他要素效率、扩大要素效用的倍增作用。

但当前我国的工业大数据应用水平较弱,工业知识转化不足,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建议,要完善工业大数据服务体系,打造工业知识“淘宝”。她建议,工信部应加大工业大数据、工业知识图谱的支持力度。通过国家工业互联网高质量专项,支持钢铁化工、航空航天、汽车石化等重点领域组建工业算法研究院,建立行业级知识图谱和工业机理库,力争在关键工业软件研发和产业化上取得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认为,应通过发展新型互联网,帮助政府、企业与个人解决“数字焦虑”。孙丕恕建议,鼓励企业共享开放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数据,推动工业数据流动,以培育数据驱动的工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

此外,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也是两会关注要点,徐晓兰表示,当前跨层级、跨地区、跨行业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尚未建立,还无法较好地实现各地区、各行业数据资源的汇聚与应用,导致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最大效能无法发挥。

对此,徐晓兰建议,一是要构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数据合作共享机制。二是强化工业互联网数据合作共享生态。三是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投资力度。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常委马国湘建议,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工业大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支撑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数据互联互通。

平台建设仍是核心

在此次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了其在数据汇聚、资源优化调度、远程操作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全国的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在两会期间,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依旧是代表委员关注的核心所在。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建议,我国应以工信部推荐的十大“双跨”平台为依托,鼓励各行业的领军企业参与平台建设,并成为该行业的操盘手和合伙人,共同探索世界领先并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之路。结合“新基建”建设,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创新技术结合起来,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平台能力和科技能力。

“2018年以来,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市场规模基本以年均33%的速度增长”。全国政协委员、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屹表示,我国也处于快速增长期,“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刘屹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制造龙头企业、ICT企业,互联网企业从不同层面共同发力,共同打造基于海量数据采集等功能的服务体系,及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但目前还缺乏具有产业链集成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在形成资源汇聚效应上,面临的难度较大。

对此,刘屹建议,大力支持长三角工业互聯网平台国家先行区建设。加大对工业互联网人才建设。支持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

构建工业App应用生态圈

工业软件是高端工业装备的“魂魄”和“大脑”,工业App目前仍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和统一的体系。孙丕恕建议,要依托龙头企业培育开源社区,构建工业互联网App应用创新生态圈,加快工业App开发者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得“双创”新生态,推动工业App“上数量”。

周云杰也建议,要集中优势资源,专注工业软件及工业App的研发,并建立开源的生态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认为,工业App在开发通用性方面存在问题的不容忽视。对此,他建议,第一,建议政府培育出有影响力的工业App开发平台,搭建工业App生态环境。第二,建立体系完整、分类明确、指导性强、滚动修订的工业App开发、测试、分发的标准,支持工业App开发者进行自测试、自评估,加速工业App的应用推广。第三,加强培育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可重用的机理模型库。第四,培育面向开发者的生态,加强开源社区建设。第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解决工业App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风险持续加剧。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介绍,一方面未来工业相关设施接入互联网的数量会海量增长,漏洞也会呈指数级增长。另一方面,传统工业领域没有网络安全攻防的经验。

面对严峻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挑战,周鸿祎提出了三方面建议,一是要壮大网络安全产业。二是强化实战攻防能力。三是要保障工业互联网安全,应尽快考虑和落实“顶层设计、全局感知”。周鸿祎建议,要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脑”,全网采集安全大数据,建立全视角的安全感知能力,即时输出威胁情报,实现在全局升级基础上的单体能力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建省委会主委陈小平则建议,第一要出台工业互联网安全政策,提升安全行动力。第二是加大国家资金投入,加快安全技术手段建设。第三是多措并举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完善产业生态。

除此之外,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还提出要出台更加细分的政策文件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等建议。

猜你喜欢
工业互联网委员建议
图片报道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委员风采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