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生涯规划与高中语文教学融合浅说

2020-06-19 08:05龙春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中学生高中语文

龙春

【内容摘要】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重在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认识,并树立起明确的目标,进而不断努力提升自我。将其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到一起,可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升华学生的情感,形成正确的生涯规划意识,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本文以生涯规划和高中语文教学为切入点,拟对二者之间的融合进行粗浅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生涯规划 高中语文 中学生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指导高中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规划,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就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语文这一学科的优势,在进行知识教育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认真地进行人生规划,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不仅承担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同时,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内容都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每一个作者都具有高大、光辉的形象。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的最佳素材。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将学生的生涯教育融入其中,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价值[1]。

一、感悟教材内容,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凝聚着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和对未来的感悟与思考,是引领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认识自我的最佳素材。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并在具体的语文内容教学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

例如:《我与地坛》,该文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抒情散文,作者以自己所遭受的厄运作为出发点,并由此对苦难、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这篇文章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死观、坚韧不拔的意志、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阅读,并逐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作者顽强的生命力,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情感升华,帮助学生学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并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使其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逆境。同樣还有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主题明确,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将作者强调的唯才是举的举措,实现统一霸业的报负融合到诗中。该诗运用比兴的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人才”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不虚度光阴,努力提升自己。

二、剖析作者,进而不断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是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基础。一位职业规划教育学者曾说“如果孩子在中小学期间就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和能力等有所了解,知道自己以后希望从事什么职业,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职业进行探索和研究,那么日后的选择必然不会盲目”。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涯教育的过程,必须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清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涯规划。

例如,在进行《归去来兮辞》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陶渊明性格特点进行详细的了解,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涯规划。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作品中人物性格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完成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引导学生对人物性格进行全面的解析,分析出哪些性格是可以帮助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哪些性格特点是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进而指导学生扬长避短,选择最为合适的发展途径[2]。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苏轼因“乌台诗案”讽刺新法被贬,心中苦闷,寄情山水来消遣时光,感慨赤壁景色的秀丽,追忆周瑜当年风光无限,有感而作。此词怀古抒情,咏赤壁、怀周瑜,曲折地抒发自己功业未建、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心情,进而又转为以自己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体现出苏轼的豁达乐观——虽然仕途坎坷,但作者却未对生活失去信心。学生如果能明白苏轼这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对其以后的人生定是大有裨益。

三、实践体验,准确定位生涯目标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多数人面临的压力都比较大,甚至有部分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同时,多数高中生整天被困在校园中,被困在书本学习中,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去接触和了解社会,以至于对自己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明确生涯规划目标。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充分结合文章中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交流活动、体验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经历,使其对自己拥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学会人生的取舍。

例如,在学习完《纪念刘和珍君》这一篇文章之后,可以结合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到英雄纪念馆进行参观,待到学生对相关的问题了解之后,可让学生思考“将来如何报效社会、报效家乡”等,从而促使学生情感升华。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对自己进行更加清楚的认识,进而逐步明确自己的生涯规划。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寒暑假到商场、工厂等地方打假期工,提倡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体验各种职业,丰富学生的经历,帮助学生准确定位生涯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高中学生的生涯教育,对于学生认识自我、找准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具体进行生涯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语文的学科优势,将二者有机融合到一起,在语文教学中也同步实现生涯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兰英.论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32+34.

[2]杨爱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初探[J].汉字文化,2018(21):72-73.

(作者单位:四川省平昌中学)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中学生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关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