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2020-06-19 08:05满国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4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高中物理创新能力

满国红

【内容摘要】随着当今教育方式的不断演变,对如何提升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成了人们对教育方式不断探索的课题。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树立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求知概念,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探索的積极性与主动性。物理,是一门实践性与创新性要高于理论性的科目,如何从真正意义上调动起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教师在日常工作当中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创新能力 培养路径

当今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较为紧缺的现状,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正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所谓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其实就是对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可以大胆去想,放手去做的一个鼓励,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物理的特殊教育方式,可以大幅度的调动起学生对于知识探索精神。

一、物理教育理念要有突破精神

物理科目对于其他课程来讲,更多的是通过对物体的理论研究,从而引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索。学生在进行创新道路之前,需要率先掌握很强的理论知识,作为探索之路的基石。单纯的通过课本上枯燥的知识直接讲解,是不足以真正被学生理解与掌握的。所以在学生没有对知识很好地理解、吸收、掌握的前提之下,很难再去探索对于物理的创新道路。相较于其他科目的不同之处,物理知识的探索之路,需要的更是学生的突破与创新精神,只有突破了课本上本该有的知识之后,才能发现新的领域,对物理这一科目进行更好的探索。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当中,老师似乎就扮演着一个主持人的角色,课堂就是他们的主场舞台,也正是这样的灌输教育,会让学生产生依赖的情绪,过量的依赖课本上的知识,从而忽略了学生本该培养的创新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产生自我创新的意识,他们可以通过课堂上的传授,自我的理解,产生自己无限的想法,需要去通过某种方式进行验证,这个时候便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的最好的时机。所以教师不妨在课堂之上让学生变成主导者,教师站成旁观者的角度,可以提前让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自我的理解,阐述与其他学生,教师可从侧面观察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1]。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新型的课堂讲解方式,可以很快的将自已融入课本当中,调动起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的提升,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自我认知能力较强,对于课本上所传授的知识理解,会有独特的、自我的认知。所以这种互换式的授课模式,可以打破课本之内的束缚,真正达到大胆想、放手做的本质。正如,人教版中对于高一年级的《万有引力》一课中,对于万有引力的理解,不少学生之前就有所耳闻,如果还是只用传统的教育手段,并不能让学生对知识得到更好的理解,无法刺激他们的创新欲望,所以不妨将课堂还给学生,创建一个现场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现场模拟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不同方法的展示,挖掘出不同的闪光点,这样的课堂展现形式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鼓励大于教导,实践大于理论

物理方面的知识,普遍来说理论性的方面较多,对物理知识的传授方式,教师不单单只停留在课本上的抽象画面。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可以很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2]。当然,传统的实验方式往往是由教师进行试验,学生只进行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能得到很好地锻炼,以致于大部分学生的想法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验证。所以针对实验的结果来说,也还是保持着传统的模式,无法达到突破与创新。而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师不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之下,将实验的主动权交还与学生,让学生亲手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会发现学生们对于课题的不同的思路与想法,从而达到对学生创新型教育的培养,对于实验效果也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与创新。

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性,学生们对于课本上的知识理解程度,相对来说并没有教师那么专业,难免会有理解的偏差,所以当发生知识倾斜时,教师需要聆听学生的看法,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指导,而不是一味的指出学生偏差的观点。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对课本中的不解之处提出疑问,诱导学生对问题的创新探索。所有问题的存在都是学习的源头,同样也是探索的导师。学生对于知识有问题的现象,说明他们在思考,相反,如果学生对于知识没有问题的话,只能证明课本中的知识并没有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没有兴趣自然不会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正如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曾说过的那样“提出正确的问题,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大半”。因此,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对知识提出的问题,并通过自身或者教师的帮助之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被称之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物理知识的这条探索之路,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鼓励,鼓励学生大胆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对实验的敢于动手,哪怕过程中有失误、有偏差,这一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3]。例如人教版高三物理当中的《光的折射》这一课当中,教师即可将课堂归还于学生,利用相关的教学用具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发现光学的原理,在课堂当中发现知识的奥妙,挖掘学生的探索精神。

结束语

总之,对于物理探索之路,除了更好的吸收课本上的知识以外,更应该加强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让学生在吸收课本原有知识的同时,可以创造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张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分析[J].科技风,2017(23):48.

[2] 王健.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2):74.

[3]邹勤.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祖国,2016(17): 262.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高中物理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物理实验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