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

2020-06-19 08:49黄坚
食品与健康 2020年6期
关键词:天竺葵习惯

黄坚

立夏那天,小区里飞来了一只夜鸣鸟。它从天黑开始鸣叫,一直持续到天亮。黑暗中,夜鸣鸟像扔石头一样,把它的叫声从高处“砸”下来。声波范围内的人被鸟鸣不间断地“砸”中,睁眼与夜相持,备受煎熬。

有人忍不住,大声吆喝去驱赶它。先是某户人家独自喊,再是两家合着喊,最后是集体喊。但效果却并不大好。它似乎采取了你进我退、你疲我鸣的策略——人们喊,它会停一会儿,等喊声没了它又开始鸣叫。结果,本来只有一种难听的鸟鸣,现在加上人的吆喝声,二者夹杂,就制造出第三种噪音,使得夜晚更成一团乱麻。凌晨,困乏的人们不得不停止吆喝。但鸣没有累,它依然在鸣叫,仿佛取得了一场斗争的胜利。

据说21天就能养成一种习惯。对夜鸣鸟,或许只要稍加时日,我们便能适应——一种无奈与习惯下的和解。一个星期后,多数人不再声讨夜鸣鸟了。但还有两类人无法容忍:一是习惯早睡早起的人,二是睡眠极浅的人。他们想方设法驱赶它。喊叫恐吓不奏效,有人吹起了“小喇叭”——有小孩的玩具喇叭,也有正儿八经的小号、单簧管。有人单吹,有人乱吹,有人互相配合群吹。一度,它真的飞走了。但没过多久,它就又回来了。它是一个无所畏惧的闯入者,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发声。

我拿起手机去搜索,输入“夜间鸣叫的鸟”“夜间哆哆哆哆鸣叫的鸟”“夜间活动的鸟”,以及“让人烦死的鸟鸣声”,网页里出现了许多相同的经历和烦恼。有参考价值的答案条目不多,但指向比较集中:有猫头鹰、布谷鸟、杜鹃等。不过,和我一样,大多数人对这几种鸟的叫声比较熟悉,或者说都已习惯、接纳,就像鸡鸣犬吠一样,听之不会难受,不会起烦恼心,不会为之辗转难眠。然后,我再输入“夜间郭郭郭郭鸣叫的鸟”,出来了两个词条:一是五色鸟,鸣叫声音单调,像敲木鱼;另一种叫普通夜鹰,会发出机关枪扫射般的声音——“哒哒哒哒”。接下来,我又搜到网友上传的“普通夜鹰”的鸣叫录音。一听便确认了,小区里的深夜歌唱家就是普通夜鹰。

从网络介绍和图片上看,夜鹰体型小,灰黑色,看起来与麻雀相似,繁殖期间常在黄昏和晚上鸣叫不止,它主要以天牛、岔龟子、甲虫、夜蛾、蚊等昆虫为食,是种益鸟。原来,它穿行在空气清新的小区里,一边吃害虫,一边谈恋爱。这是多么自然,符合节令规律的事情。也许,是我们的无知影响了它的爱情生活。

认到了发声体,就像找到了问题的源头,我的心情舒畅了许多,并将搜索结果发到了邻居群里。不少人因为认识了它的习性,继而接纳了它的鸣叫。追求爱情的声音,毫无疑问是美的。只是人与鸟之间因为审美的差异,产生了误解。如果说“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文学作品中的美,那么,这只普通夜鹰执著呼唤爱情的鸣叫,就是真正的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给夜鹰的求偶时间很短,它必须紧紧抓住机会。若是能以利他心来看待,我们便会对整夜的鸟鸣感到释然,甚至对这为爱歌唱的小鸟感到歉疚。

后来的夜晚,我竟然闻鸟鸣也能安然入睡。大多数住户也渐渐适应了。其实,被小区居民用不同方式警告、驱赶之后,夜鹰也做出了改变——它时而在楼顶,时而飞到无人的小花园林间,时而到别的小区,它忽远忽近、忽东忽西,不在同一个地点鸣叫到天明,给人们留出了空白和安静,让人感觉它正在纠正和妥协。这倒让人体谅起它的不容易和善解人意。

最近,物业组织工人对小区的绿化树进行修剪。工人们说小区南道上的天竺葵树身上粘了“桑寄生”,好几棵已经枯死,存在安全问题。“桑寄生”不发声,也不开花,不给人增添什么烦恼,它只是按照自己的生长规律在生存。但总有一天,它会把寓居的树干占为己有,然后同归于尽。在植物界,这种好吃懒做、鸠占鹊巢、不勞而获、损人不利己的寄生现象很多。有些植物借鸟粪或者风,传送一粒种子,就能在别的树上发芽、长大。寄生植物以花、果居多,大多数叶子退化,不具有叶绿素,所以无法自己制造养分。据说,寄生植物喜欢环境质量优良的地方。它闯入我们这个小区,必定也是经过选择的。

“桑寄生”作为小区的闯入者,它成功寓居,却不能与树和睦相处,在改变了原树木的材质后,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旅程。它不善于和解,最终因为“杀死”天竺葵树,被园林工人连根砍掉。虽然它们闯进来,但还是被请出去了。看到几大卡车的木头枝条被运走了,我的心觉得有些乱。

过了繁殖期,夜鹰就飞走了,它把夏夜还给了小区的居民。我想,那只夜鹰明年还会来,再过些时日,一定也还会有一粒鸟粪落在某棵树的枝桠间,萌蘖出一簇“闯入者”桑寄生。我们常会遇到不顺意的物和事,是否可以按捺一下自己的脾气,为鸟的天空退让一步,为新来的客人留下相互认识的时间,做一次善意的和解?

猜你喜欢
天竺葵习惯
天竺葵
习惯
天竺葵复兴
雪地上的天竺葵
上课好习惯
Deep Love Between Mom and Children
养成书写好习惯
一诺千金
好习惯
茉莉和天竺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