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绢釉”的研制及其在宋风瓷画创作中的应用

2020-06-20 10:21汪玮
陶瓷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釉料陶瓷绘画

汪玮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景德镇,333000)

0 引言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作为千年瓷都的一名普通陶瓷艺术工作者,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笔者所申报的创新项目的研究计划荣幸的被列入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由此研发出了“纸绢釉”这一新釉料配方并应用于各类陶瓷产品。研发这一釉色的初衷和目的是对当今宋画的艺术审美体系已经深刻影响到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这一大环境的考量,历经反复试验过程后研发这一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釉色,意在利用此釉色的沉稳、具有斑驳质感的特点,研发各类宋画风格的陶瓷制品,形成一种独特的宋风美学样式。

1 什么是“纸绢釉”

“纸绢釉”不同于一般亚光釉与乳浊釉。普通亚光釉色泽一般仅为单色调,表面光泽度差,无机理纹样变化。乳浊釉则无透明性,不能进行釉下彩绘。“纸绢釉”不仅是一种带有古朴雅致色调的釉料,重要的是它的色彩和星点似的质感可呈现纸绢状的外观,作为一种特殊颜色釉可以在其烧成后做釉上绘画装饰,且此釉料具有一定的透明性,作为面釉还可进行釉下装饰,能表现出细腻的如同宋画风格的笔触及水墨晕染效果。

1.1 “纸绢釉”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纸绢釉”采用的是半亚光釉及半乳浊釉的技术路线,釉料熔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晶相,此晶相结构形成熔体表面的亚光状态及熔体的半透明性,使之可作为釉上表现外观状态的载体材料,还可作为釉下的一种釉用材料。釉料中还分别加入了不同分量(即不同饱和度)棕色调的高温色剂即能烧成色系浓淡深浅变化的釉色效果,以及经合成的微细颗粒,达到目前市场独一无二具有陈年宣纸般自然泛黄的古朴沉稳的质感效果。

乳浊剂配方、制备工艺、合成颗粒的数量以及颗粒度配比直接影响烧成后釉料的内部结构和外观效果,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了在1280-1300度的烧成温度下的配方及制配工艺,使其产品釉面呈玉石般的哑光状,且细腻润滑,同时又可作为釉下产品的釉用原料的配方和工艺。

“纸绢釉”化学成分百分含量见表1:

表1“纸绢釉”化学成分(wt%)

棕色色剂的数量根据色泽要求外加数量约为0.005-0.002之间,细微合成颗粒的数量为0.001左右,粒径小于50μm。

1.2 开发“纸绢釉”的价值与意义

“纸绢釉”是一种施于陶瓷坯体上的新材料,此釉料不仅可以用于创作艺术陶瓷作品也可用于日用陶瓷茶具、文具等系列产品的创作研发,其中釉下彩系列日用陶瓷由于其各项安全技术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范围,做到既有艺术欣赏性又具安全实用价值。“纸绢釉”的独特艺术效果同样适用于开发釉上陶瓷系列,其亚光、沉稳的色泽优势在釉上的创作中可以更细腻的呈现出宋画的笔触感,单纯素朴却不失精湛的极简之美。“纸绢釉”的多样性在于可调配成饱和度不同的效果以适应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画面,达到更合理的装饰效果,同时也提升了这类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纸绢釉”在工艺上的研究探索尤为必要。

2 研究“纸绢釉”与传承宋画美学的关系

从历史的长河中不难看出宋朝是我国史上最注重文化与艺术发展的朝代,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地位被推崇到极高,绘画水平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也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宋朝的绘画作品是极具时代特征的,以简单、雅致、含蓄、谦卑等特点著称。著名画家黄宾虹说:“唐画如面,宋画如酒,元画以下,渐如酒之加水,时代愈后,加水愈多,近日之昼,已经有水无酒,不能醉人,薄而无味。” 足以见得宋画从视觉感受到题材、内容及形式都代表了中国绘画的最高水准。宋画作为一种美学基因,已植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无论是山川草木还是花鸟虫鱼,处处都留有对自然天地及生命的顿悟,画面虚实相生,耐人寻味。宋画之美在于其虚实相生的构图形式,理性克制的留白,含蓄谦卑的整体气质,典雅的设色,讲求骨法用笔,追求气韵生动等艺术特点,正是这些独树一帜的特色让宋画一直稳稳立于中国绘画水平的最高峰。

“纸绢釉”的开发恰好提供了一种表达宋画审美意趣的可能性,其沉稳的色系就能适宜的烘托出一种宋风的氛围感,其颜色的多样性变化可以实现不同饱和度下的色系变化效果如图1所示,并且在釉上釉下都可以实现绘画创作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纸绢釉”以其独特的工艺性可以表达如同宣纸画作的笔触感和水墨晕染效果,烧成后可以表现出宋人绘画的朴实诗意性,画面简洁疏朗,淡泊、空灵、虚实相生的寂静之美,甚至还可以实现与其他釉色相结合来辅助创作新的构图形式。

图1 不同饱和度下“纸绢釉”烧成效果

图2 釉下创作过程局部

图3 釉下创作烧成效果局部

3 纸绢釉用于陶瓷艺术的装饰表现

纸绢釉用于陶瓷的装饰手法可以根据技法分为釉下及釉上两种,当纸绢釉用于釉下表现时可搭配青花料进行手绘装饰,后经高温一次性烧成,青花不再是烧成蓝色系而是形成了一种纯粹的墨彩效果,其安全性与实用性俱佳。而当纸绢釉用于釉上创作作为底色,则可以用现代各种釉上工艺来表现,如墨彩、新彩、粉彩等技法做各种不限颜色的装饰效果,用于表达更加丰富的画面层次感。

3.1 青花与纸绢釉的碰撞

青花是一种釉下陶瓷绘画工艺,首先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画面,类似国画水墨形式,更有“分水”的独特工艺手法,再施以透明釉,最后经高温一次烧成,形成白地蓝花的独特效果。然而当“纸绢釉”与青花搭配进行手绘创作时,先施以部分“纸绢釉”于坯上,待干后用青花料进行手绘如图2所示,再经高温一次烧成,烧成效果不同于白底蓝花的传统青花瓷色系,而是形成了一种泛黄底色的墨彩画面效果如图3。其水墨效果搭配底色表现出了一种宁静、缥缈、空灵的宋风审美意蕴。在表现写意风格或工兼写风格的绘画作品时,尤其能体现出这一优势性,细节上流露出我国传统哲学和艺术审美中的平淡境界。

“纸绢釉”用于釉下时,不仅可以用于创作艺术陶瓷,在日用陶瓷如茶具、餐具等日用陶瓷的开发上也极具优势,烧成后釉面各项技术指标安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做到既有艺术欣赏性又具安全实用价值。

3.2 纸绢釉上瓷画的宋画韵味

图4 釉上创作烧成效果局部

“纸绢釉”应用于釉上绘画的工艺形式则是先将其施于坯体,经高温一次烧成后,进行釉上手绘,再经780度低温烤花,烧成效果与釉下绘制的烧成效果是略有不同的。当纸绢釉烧制成瓷再进行釉上绘画时,更适合表现工笔风格的画面,笔墨线条更细腻有层次,可以将画面细节处理的更具表现力,烧成效果如图4。在进行釉上创作时可以不拘泥于单一的整体上釉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渐变的丰富颜色变化作为底色进行再创作,又可以与多种釉色结合来达到创作者需求的构图形式,进行后期全方位的创新表达。

在当下这样一个文化思想开发的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各类陶绘画表现方式也层出不穷,如“点、喷、抹、擦、泼”等各种方式,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绘画表现方式,新材料的运用也给陶瓷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纸绢釉”创作的宋风瓷画还可以与多种新材料相结合,如木头、玻璃、树脂等,创作出更多符合现代人家具软装的新中式摆件。欣赏者的社会层次也更宽泛,审美观念也随之互相碰撞交融,为当代陶瓷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融入当今时尚化的艺术思潮,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提高整体创作的审美品位。

4 结语

“纸绢釉”的研究与开发不仅丰富了市场上陶瓷产品的多样性,又给能展现出人文精神的宋风陶瓷艺术产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由“纸绢釉”延伸开发产出的艺术作品可用于陈列观赏极具收藏价值,而日用陶瓷本身的高性价比让文人画更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满足了普通消费者对中国人文艺术的需求。在当今崇尚弘扬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这样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探索研究,充分发挥其科学与文化价值,为陶瓷艺术上的文艺复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丰富了陶瓷艺术的精神内涵。

创作宋风瓷画的立足点在于对传统宋画中对线条质感的传承、学习宋画的构图形式、配色以及对神韵的把握,掌握宋画的思想精髓的同时,又要避免生硬的临摹或照搬宋画的形式感形成一种程式化的模仿,也不能一味追求创新而去过度彰显技法的花哨和形式的巧妙。将宋画的人文精神带入到陶瓷绘画创作中,不仅要求创作者对宋画的深刻研究,也要融入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否则无法体现陶瓷作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品位。当代各种技法和绘画表现方式层出不穷,都为现代陶瓷创作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因此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又不乏气韵精神的艺术作品才是当下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猜你喜欢
釉料陶瓷绘画
烧成工艺对Fe2O3-Al2O3-SiO2系多彩釉料呈色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一种抗菌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透强化白陶瓷釉料及制备、使用方法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一种不透水的熔块型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