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以尽意”
——论陶瓷设计的方法

2020-06-20 10:21邓盈洲阎飞
陶瓷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陶瓷情感设计

邓盈洲 阎飞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 333403)

1 “立象以尽意”概说

古人早在千年之前便已提出“立象以尽意”思想,告诫人们创造物象的时候不应只以外形为主,而应该在创造外形的同时利用外形传递情感,在注重外在的时候也不要忽视了内在的表达。古人都早已洞悉了这设计法则,并根据这法则创造了许许多多精美绝伦的器物。作为千年后的现代人,我们更应承袭古人的优秀思想,并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认识,在继承的基础上做到创新与发展,使我们当代陶瓷设计更加优秀。然而,当今学术界却极少有学者研究“立象以尽意”对陶瓷设计的指导意义,因此,笔者希望可以通过此文稍稍的填补一些学术空白,为后人提供便捷。下面,本文先为读者介绍“立象以尽意”思想的概念及其意思。“立象以尽意”出自于《易经•系辞传》。“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1]①意思是书无法完全表达作者的意思,语言也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意,那么圣人的心意,又该如何去传递。唯有通过创造客观物象,才能竭力表达未能完全表达的心意,使人明白其意。

“立象以尽意”是《易传》的哲学、美学观点,“象”指具体可感的形象,“意”指思想、情意。人生而有情,情感丰富是我们的专属特点。因此,我们时常会想要将自己的情感传递与他人,然而,由于一些事物的特殊性,我们总是“言不尽意”,此时,便需要依靠“象”来进行表达。“立象以尽意”这个命题,就是将“象”与“言”区分开来,又将“象”与“意”结合起来,令单纯概念无法表达的意念,用形象、思想、情感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来进行表达。

如图1-1芬兰的帕克•苏菲设计的北极光灯具,便是运用其朴素安定的造型、细腻的瓷质和木质底座等特点向使用者传达出一种光明温暖的感觉。

2 “立象”——陶瓷设计的形象创造

“立象以尽意”中的“立象”,便是要创造形象。从原始时期起,人们便已通过制作各类陶瓷器物来辅助自己的日常生活,使自己生活的更加便捷舒适。其中,仿生造型及手工圆器的造型设计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陶瓷设计史。下面,本文便以仿生造型与圆器造型为例,向读者介绍陶瓷设计的形象创造法则,使读者更加明白如何运用“立象以尽意”思想来指导自己的陶瓷设计。

2.1 模仿自然形象的陶瓷仿生造型设计

图1-1 北极光(帕克•苏菲(芬兰)

图2-1 葫芦瓜

图2-2 宋代越窑秘色釉瓜棱壶

图2-3 唐三彩双鱼壶

图2-4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元)

模仿自然形象其实就是陶瓷的仿生造型设计。唐朝画家张璪曾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大自然为师,在结合自身的感悟,才能创作出美好的作品。这个思想不仅可以运用在绘画方面,也可运用在设计方面。而运用在设计上时,我们便将此称为“仿生设计”。仿生造型设计,就是对大自然进行抽象概括与提炼,并且将生物的各种形态运用在造型设计之中,使产品具有优越形态所带来的功能优越性和审美及情感优越性。

仿生设计主要分为形态仿生、功能仿生和结构仿生几大块。形态仿生就是仿照大自然中的形态,使物品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并给人以情感慰藉。如宋代定窑的瓷孩儿枕,金代的鹊鸟纹虎枕,皆是如此。功能仿生便是由于动植物具备某种人类所不能依靠自身单独完成的能力,因此人类仿照其功能制作出器物,使自己得到这种能力并成功运用。如存储的功能,如攻击或防护的功能等。结构仿生是仿照动植物的生理结构创造器物,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便捷,如模仿蜘蛛网制作捞水饺面条等的漏勺。

图2-5

但这些仿生设计的类别界限并不是非常明显,有一些器物就可以同时具备这几大块仿生设计的特征。如“壶”的造型,便是由葫芦的形象演变而来,不仅仿照了葫芦的形象,也仿照了葫芦盛水的功能,便连中空的结构特征,也是一一仿照。如图2-2这宋代越窑秘色釉瓜棱壶,此壶采用了瓜的造型,壶身与壶盖处均采用瓜棱进行装饰,使其即便一丝彩绘也没有,依旧精致典雅,并且通过器体形象还传达出希望子孙昌盛的美好祈愿之情。此壶不仅模仿了瓜的形态、盛水的功能,还模仿了中空的结构。

再如图2-3的唐三彩双鱼壶,也是一把成功的仿生造型壶。此壶造型独特,巧妙的运用了两条对拥的鲤鱼构成了壶体轮廓,结合自然流畅,浑然天成。更特别的是,从侧面看过去,整个器型像是一条肥硕的鲤鱼正在跃出水面似的,恰巧合了“鲤鱼跃龙门”之意,表达了人们对于追求平步青云之意。从正面看,又似两鱼相对嬉戏,争抢鱼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和和美美的生活场景也暗示着人们对充满生命活力事物的喜爱之情。正是立鱼的造型为“象”,传达出美好生活的“意”。

2.2 以圆形为主的造型设计

手工圆器是研究传统制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审美与工艺的统一,也是景德镇最具生命力的一项特色文化,它拥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千百年来不断发展和传承着,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完美的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对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原始时期起,人们便将坑洼的石器打磨光滑,便于使用。如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壁。而在制瓷的过程中,由于圆器方便制作的便捷性、利于使用的功能性以及圆润饱满的审美性,使得手工圆器造型普遍为人所喜爱,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器型之一。如杯、碗、盘等。它的优点有很多,如圆润无棱角,易于清洗,使用安全不咯手。再如,节省泥料,减少资源浪费,符合当代社会提倡绿色环保的口号等。

手工圆器就是通过轱辘车,手工拉坯或盘泥条而成的器皿。通常为小件日用瓷,如杯、盘、碗、盏等。但有时也会有一些大型圆器,如大罐、大瓶等。但由于工艺和科技的限制,大型圆器在古时烧成极其不易,因此古代大型圆器十分罕见。如2-4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就是集造型、釉色、彩绘于一体的珍贵大型圆器文物。它的造型是元代蒙古族豪放民族个性的表现,圆润大气。它的釉色采用了透明釉,并在上面使用进口青花料进行绘制,纹饰极其繁密精美。这件器物体现出了元代的社会面貌,人文风俗,同时也表现出了古代高超的制瓷技艺。

图3-1 (海贝•花器(戈贝尔公司 英国))

另外,圆器作为一种日用品,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要,也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如图2-5中所示杯盘碗罐瓶等,优美的曲线加上各种美丽的釉色和材料,并使用印花、刻花、彩绘等技法在陶瓷上绘出各类符合百姓审美的装饰风格与题材的图案,这都使它们更具审美趣味。

3 “尽意”——陶瓷的情感化设计

“尽意”就是要表达抒发情感。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曾在《什么是艺术》中提出“艺术是情感的表达与感染”[2]②,艺术家创作作品,既表达自身的情感,又激发了使用或观赏者的感情。这种激发感情的创作方法被人们称之为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就是通过造型、色彩或肌理等要素,将想要表达的情感溶于创作的作品中,使人们在观赏或使用中得到情感的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种将情感寓于形象之中的设计理念,正是与我们《易传》中对“象”的两大规定之一的“立象以尽意”思想不谋而合。下文,笔者从陶瓷的造型、装饰及功能三个方面来谈“尽意”的表达。

刘勰曾在《文心雕龙 神思》中说道“神用象通,情变所孕。”[3]③这句话的含义为在艺术构思活动中,诗人的情意与外物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诗人通过外物形象在想象中驰骋,外物形象又在这情意孕育为审美意象,从而带给人美与情的感受。而这种与情意感受结合的形象,不仅仅体现在对大自然的歌颂之情上,也同样在陶瓷设计上。

人们通过将大自然中的造型进行概括提炼再创造,使其具有激发人们联想,产生共鸣的功能。如英国戈贝尔公司生产的花器3-1《海贝》,就是通过模仿贝壳的造型激发人们脑海中对海滩的联想。使人们在看着这个花器时,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想象出沙滩,海浪,海风,海水的场景。这种美妙温馨的审美联想会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一份活力,让人放下压力与疲惫,得到精神的愉悦。

图3-2 马家窑彩陶蛙纹壶

图3-3 故事鸟

3.2 陶瓷装饰的情感表达

装饰的本质是“有意味的形式”,是带有一定功利性的有内涵和象征意义的具有审美功能的形象。它可以是一种纹样,也可以是一个标志符号,传达和表征着一定的文化信息与社会属性,适应并积淀着人们视觉上对形式的感受经验,对人的感觉进行刺激和给予满足,宣扬并尊重着人的自身意识与情感。

早在原始时期时,人们就懂得运用装饰,将一些生物的形象进行抽象化,使其成为自己部落的图腾,祈祷自己得到强横的力量、生殖的能力等。如3-2马家窑彩陶蛙纹壶,就是由于原始时期的生殖崇拜而成为人们喜爱的纹样。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即可在陆地上行走,也可在水中游动,并且还拥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又因“蛙”与“娃”同音,这些因素使得人们在那个人口繁衍艰难的时期对蛙产生了一种极度的羡慕与向往,希望依靠这种器物使自己也具有蛙的能力,表达出人们希望多子健康的情感。

3.3 陶瓷功能的情感表达

李砚祖先生曾对陶瓷的生活与艺术间的关系做过这样的评论“陶瓷做为生活之物,又是艺术之物。它既是实用的,又是艺术的,具有实用于生活又美化于生活的双重属性。”现代陶瓷的设计,不仅仅是需要具备审美功能的精神需求,同时也需要具备使用功能的物质需求。一个好的日用陶瓷造型,可以通过对线条的揣摩,对或柔美或刚硬,或饱满或纤细的形态塑造,对材料的把握以及根据市场需求调查而设计出各种种类、风格的陶瓷制品,从而在满足不同群体和场所的情感需要时,也满足他们的实用需求。而情感需要的满足,则是要增添日用陶瓷的思想文化内涵,从而达到通过自身外在的“象”传达出或愉悦或温馨或激动等的“意”。

如3-3芬兰的凯蒂•托米勒•尼蒂娜设计的饮料具《故事鸟》,通过模仿鸟儿们的日常家庭生活,制作出高低错落的器皿。尺度加上变化不一的体量大小,或长或短,或昂首或平伸的流,都像是一群叽叽喳喳的鸟儿回到巢穴中,与家人交谈嬉戏,给人一种既温馨亲切又幽默可爱的感觉。既可以给人以情感上的宽慰,令人感觉精神愉悦,成为饭局上引出话题的好帮手,也满足了三两好友一同用这套饮料具喝些茶水的实用功能,出水顺畅,方便提拿与清洗,同时具备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属性。

4 结语

自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化的大规模批量产品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时代不断变迁,不难看出,由于物质的不断富足,冷漠、单调、廉价的批量化产品逐渐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情感需要。这种人们认为,这种冰冷的,毫无人情味的东西,会降低自身的生活品质。人们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是向着满足情感需求而变化。

因此,人们开始渴求可以与自己产生情感共鸣的产品,以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及追求多元化的渴望。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将“立象以尽意”思想运用到设计之中后,它表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并使其成为了满足人们情感需求并且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体验的一种设计形式。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陶瓷设计师,则应该重视人们的内心情感需求,并通过对造型、材质、釉色及装饰等方面进行把握,来设计贴近人们生活,体现出时代的精神,并且迎合人们内心诉求的具有实用功能并与人们审美相契合的陶瓷。经过大量市场调研,我发现,人们往往容易被色彩绚丽、造型新颖奇特的产品吸引。所以,我认为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实用功能,还因注重外在的形式美。通过对造型及装饰的情感化设计,去满足着不同背景与习性下各式人群的精神需求并取得情感共鸣,以求达到“尽意”的效果。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此篇文章启发到一些当代的陶瓷设计师,提醒他们在设计陶瓷的同时不忘照顾使用者的情感,使自己设计的作品符合“立象以尽意”思想要求,为人民创造出更多优质的陶瓷产品。

注释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P70

②徐恒醇•设计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P19

③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P72

猜你喜欢
陶瓷情感设计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台上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