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施工技术

2020-06-20 09:19胡超超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公路桥转体跨度

胡超超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1)

1 工程实例

常青路(三环线~青年路)改造工程跨铁路工程(95m+105m转体钢箱梁)起迄里程为K1+515~K1+715(CQ27#~CQ29#墩),全长200m。桥梁上部结构为分幅变高度直腹板钢箱梁,桥面总宽51m,其中CQ28#~CQ29#墩跨越汉口火车站西咽喉岔区,共跨越9条线路,由北往南分别是汉口汉西联络上行线、武孝京广外绕线、沪蓉上行线、汉丹上行线、客联1线、客联2线、沪蓉下行线、汉口汉西联络下行线、西联5线。桥面中心对应沪蓉线上行里程为K820+001.2,对应汉口汉西联络上行线里程为K11+447。

2 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系统

该工程转体系统主要采取新型转体方案,转体系统由墩顶中心球铰、辅助支撑轨道梁和前支撑组成,应加强对这几个部分的分析力度,借助各项分析了解转体系统各部位形态和作用效果,以此合理规划施工方案,严防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系统综合施工出现问题[1]。其中,辅助支撑轨道梁结构较为复杂,涉及的基础结构包括下部结构、轨道系统、滚轮小车、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这就应保证各项系统之间配合力度,强化转体系统在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建设施工中作用效果,从而避免该项系统在后期建设施工时出现质量问题。为提高转体系统在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中的应用价值,应保证转体结构各部位参数信息准确性,促使有关部门遵循各项标准化信息开展转体系统规划设计和综合施工,强化转体系统与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之间契合度,突出转体系统在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中的作用。在转体系统安装时,也应考虑各项基础要求,提高转体系统安装质量和综合施工效率,调整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系统固有施工缺陷,在保障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质量安全条件下,推进该项工程项目中转体施工顺利开展。

3 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施工技术

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工程转体施工技术比较多,受篇幅限制,笔者重点概述以下几项转体施工技术,以突出转体结构在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工程中的价值。

3.1 辅助支撑支承系统施工技术

转体系统中辅助支撑支承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承受前支撑对相关系统带来的竖向荷载,并为滚轮小车提供标准化滚动平台,避免滚轮小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掉落和行驶轨迹混乱等问题,继而提高支撑支承系统在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施工中的应用力度。在进行辅助支撑支承系统施工时,必须保证各项基础平台布置效果和钢箱梁钢管立柱之间距离的合理性。平面布置与转体中心位置的距离为27.128m,弧形平台全长81.5m,同时还应控制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施工现场辅助装置对该转体系统综合布置效果产生影响,有效提升辅助支撑支承系统综合施工效果,使该项系统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局部变形问题的概率降到最低[2]。为控制外力作用对转体系统施工效果产生影响,在对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进行正式转体之前,还应对其支撑系统按照1.2倍荷载进行预压处理,以此消除系统非弹性变形问题。在滑动平台箱梁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可以借助汽车吊装以及相关设备将箱梁焊接成一个整体,之后遵循各项数据参数将箱梁安装在适当位置,保障箱梁与辅助支撑支承系统之间衔接性,以此提高转体系统中辅助支撑支承系统施工效果和质量安全。

3.2 转体球铰安装施工技术

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系统中转体球铰结构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支座板、转轴、耐磨板、下支座板、螺栓和锚碇钢棒这几个部分(见图1)。具体进行安装施工时,应保证转体球铰系统中各项结构之间配合力度,以避免转体球铰结构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而且在对该项系统进行安装工作之前,必须要求相关人员按照标准化程序针对转体球铰结构展开有效检查,及时解决转体球铰结构潜藏问题,避免施工时因转体球铰系统不合理而出现问题,保障转体球铰安装效果和相应工程项目综合建设质量,使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施工效果有所提升[3]。同时,应对转体球铰结构进行垫石处理,保证该项结构高度与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施工平台相一致。对于转体球铰预留孔,应保证该项结构上预留孔直径大于锚棒直径60~800mm,预留孔深度也应大于锚棒长度60~80mm,以此强化锚棒结构在转体球铰结构中安装力度,提高转体球铰结构施工效果和质量安全。在完成相关结构安装之后,应利用混凝土材料对其进行全面浇筑,保证转体球铰结构安装效果和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综合施工水平。

3.3 临时索塔安装施工技术

图1 转体球铰发运示意图

为避免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施工时出现箱梁左右幅的横向变形过大问题,应在箱梁SF节段上搭设临时主塔,该主塔中心横桥向宽5.3m,顺桥向长3m,高27m,并利用钢丝拉索对临时主塔实施有效固定,避免主塔结构在相应施工时出现倒塌问题,提高主塔结构在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施工中的作用。在进行相应索塔结构安装时,应分成4个节段开展相应安装工作。遵循从上向下顺序进行索塔安装,保证索塔在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施工中支撑效果。为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应利用吊车装置开展相应安装工作,严防索塔安装时出现安全问题,提升质量效果,为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施工顺利开展提供安全支持。

3.4 辅助支撑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在进行转体系统中辅助支撑系统安装时,必须保证相应安装工作符合安装精度要求,轨道系统中心与球铰中心偏差≤2mm。同时,应用合理设备开展相应系统安装施工,严防安装施工出现质量问题,以此提高转体系统中辅助支撑系统安装效果和质量安全。在开展相应安装工作之前应找出轨道系统安装中心点,促使有关部门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各项基础结构安装工作,分步开展辅助支撑系统安装工作,落实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系统中辅助支撑系统安装顺利开展目标。在完成基础零件安装之后,应利用C50细石混凝土进行轨道浇筑,以此提高轨道系统密实程度。在安装滚轮小车时,应保证滚轮小车与轨道系统底板痕迹相吻合,保障滚轮小车运行稳定和质量效果。在安装驱动系统时(见图2),应保证驱动系统与轨道系统之间关联性,强化驱动系统现实运行效果,严防转体施工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出现转体系统中驱动系统倾覆问题。之后结合工程项目测量结果对滚轮小车中心开展定位处理,促使每组小车可以按照既定路线运行至定位点,强化滚轮小车在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施工以及转体运行时辅助效果。

3.5 盖梁临时预应力张拉技术

图2 驱动系统安装示意图

为控制外力作用对转体主墩盖梁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应按照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施工要求对主墩盖梁结构实施临时预应力张拉,并保证预应力束钢绞线型号的合理性。预应力束均采用19-φs/15.2钢绞线,fpk=1860MPa,E=1.95×105MPa,锚下张拉控制应力σcon=1302MPa,以此提高钢绞线在主墩盖梁临时预应力张拉中作用效果。在对盖梁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还应要求相关人员对该项结构实施张拉封锚,保证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结构整体质量效果和稳定性,以为后期转体支撑系统拆除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在对转体系统主墩盖梁结构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时,应采取两端对称张拉模式,由两边向中间张拉,提高盖梁临时预应力张拉效果,满足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系统综合施工要求。

4 结语

转体在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综合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对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系统的具体作用和施工要点有所了解,不断调整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施工缺陷,确保相应结构施工效果和应用水平有所提升。此外,文章还通过多个方面介绍了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转体施工技术,在保证各个施工环节连贯性和转体系统质量安全条件下,提高大跨度公路桥跨铁路稳定性,使得大跨度公路桥和跨铁路均能满足当地交通现实要求。

猜你喜欢
公路桥转体跨度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梁中的应用
大跨度连续钢箱梁桥设计研究分析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转体桥大直径球面平铰底部混凝土密实度控制
县乡公路桥涵流沙地基施工技术研究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T型刚构桥梁转体系统设计
风景是最好的吸引力
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发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