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 同作一节课

2020-06-21 12:29刘海仙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1期

刘海仙

【摘 要】“少年若天成,习惯为之常。”我们要为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那课堂就是我们的主阵地,新时代的教育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就是那一粒粒鲜活的扣子,一堂课的魅力是什么?我觉得一堂课的魅力在于赋予思想以生命力。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和各位同仁交流我的一点学习心得。

【关键词】学习魅力;课堂魅力;教育魅力

一、学习的魅力

二十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就高举新课程改革的旗帜,可是,又有多少学校能够真正在实践中落实?书中写道:“教师素质是决定教学改革的最终力量和最终依靠,教师素质跟不上,一切教学改革都将流于形式。”确实如此,想要课改,必须改变的是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而教师则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课程改革的速度和质量,甚至是成败。2019年我们一起阅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第三章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核心素养、学科素养的落地,提供了更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那我将结合语文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策略中情景化策略、深度化策略和活动化策略来设计一节课。

二、课堂的魅力

《送元二使安西》 《渡荆门送别》设计理念:

(1)编教材更注重的教学体系结构,采用“人文主题” 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保证语文素养与综合素养的基本训练,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诗文单元则按照同体分类,如:歌咏山水、情怀抱负等,对于诗歌的学习也较为集中,比如说唐诗五首,词四首、诗词无首,这样的课题出现,所以,我们将初中阶段所接触到的唐诗进行了整理,做了一个主题性的学习。

设计环节:

(1)知人论世,触摸情感;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研读诗歌,描摹画面;一语立骨,体悟情感;读写结合,小试身手。

(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这个环节,着重训练学生提炼,概括的能力,这也是语文学习必备的能力,那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与文字的疏通,能够把这两首诗所写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如:送元二使安西,学生只要能概括出,这是作者送别友人时所写,表达了他们的依依不舍之情。

(3)研读诗歌,描摹画面。文心雕龙中有言:诗乃情根。所有诗歌的创作,要抒发的情感一定借助于一种意象,那么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两首作品找到诗词所借助的意象,进行朗读,勾勒出描摹的画面,初步感体悟出作者的情感。渭城朝雨邑倾城,客舍青青柳色新,这里的雨,这里的柳,都是作者所寄托的意象,而在每个意象之前的修饰语,起到关键的作用。面对安史之乱即将爆发前的长安城,平日尘土飞扬的长安当道,在作者的筆下显得看似轻柔,洁净,美丽,却暗含了送别暗示着送别之远,送别之苦,送别之不舍,因为这是他们永远的诀别。朝雨和新柳的背后读出的是不舍与凄凉。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里的山、这里的江、这里的月、这里的云,都是诗中的意象,年轻的李白第一次出了难于上青天的蜀国,来到广阔的湖北,一出荆门,那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阔的荒原,俯视天空如海市蜃楼般美丽,眼前的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浩大神奇,穷尽目光,思绪千里,李白的送别,是他走向人生仕途的启程。这是两种分别,两种情怀,这样的描写为下文抒发情感奠定了基础。

(4)一语立骨,体悟情感。在一语立骨体悟情感这个环节当中,我是这样设计的,环节设计为从文字的运用,探究诗歌蕴含的情感。方式是通过小组合作再进行展示交流,那么对于情感落脚在了诗歌的最后两句话,学生从中找出能够表达情感的字,进行字体的解释以及分析。

(5)读写结合,小试身手。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落地训练,那么结合今年的中考,我设计这样一个习题让学生来完成。题目设计:同样的送别,不同的作者,同样的别离,不同的心境,根据你的理解补写完成这副对联:

雨季渭城摩诘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告别故乡启程仕途

三、教育的魅力

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获得求知识的方法。教育的意义在于创设互相信赖,互为激励的和谐的课堂,只有课堂充盈着自由、民主、开放的气息,学生那些多姿多彩的思想才能如野花般的自由生长,自由舒展,个性的成长。关注生活的习惯,关心他人的品质,积极探究创新方法,适度批判质疑的能力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我们和学生都应拥有“思维”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J].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07).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第九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