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山水的思想内涵

2020-06-21 12:29邓雅琳苏安欣李梓袆刘星男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1期
关键词:美学

邓雅琳 苏安欣 李梓袆 刘星男

【摘 要】中国山水画的思想内涵在魏晋时期对审美的意识、趣味、风尚的变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以宗炳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物品藻;魏晋时期;美学

宗炳的思想深受佛学影响,宗炳提出了非常有影响的美学命题,“澄怀味象”,原文为“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这个“含”就是包含的意思,圣人包含“道”,这个“道”不是道家所论的“道”,也不是儒家所论的“道”,而是“佛道”。圣人含有佛道才能应接万物,这就是“圣人含道应物”,这个圣人指的就是佛,佛能够直接的观照万物。这个贤者就是信佛的人或者把他理解成是普通人,贤者不能直接观照万物,他只能通过一种澄怀的方式,什么是澄怀的方式?就是一种超功利的,保持一种虚静心态,不以世俗物欲容心的状态,才能玩味世间万象,实现精神的解脱。“澄怀味象”其实就是老子所说的“涤除玄鉴”,就是庄子的“坐忘”和“心斋”。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无以观复”,观复就是观照万物的本原的意思,“虚”和“静”是我们进入更高精神状态的前提。

那么在万象之中,山水就是万象之一,他是佛的神明的体现,具体的山水形状承载着灵妙和意趣,因为具体的山和水的形状是实的,背后的意境是虚的,所以中国画讲究虚实对比和动静结合,因为背后的灵境是更高境界,所以我们讲无画处,也就是虚的部分自由妙境。当然了,宗炳是从佛学的眼光去看山水的,黑白、动静、虚实是具体的技法。

谢赫的《画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最系统的绘画理论批评著作,对于我们国家的绘画艺术影响巨大。六法被后人称赞为“千载不易、万古不易”,可见它的影响力。首先六法第一,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理论就是“气韵生动”。首先“气”本身是一个哲学概念,汉代的元气自然论,简单来说就是“气”是万物的本体,这个跟老子的“道”,西方的泰勒斯没有什么区别。后来,由哲学命题转化为美学命题,形成“气韵生动”。“气”指的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画面的生命,艺术的生命,要活。韵,本来指人的神韵、风韵,指人的形象,转化在绘画中,指人物画的风姿,神貌,生动是对气韵的形容,艺术要有生命力,要表现人物的神貌才能更加的生动。但是这种境界不是通过再现来表现的,不是写实,而是写意,这就涉及到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命题--意象。

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进行对比,很容易看出二者的区别,西方绘画重写实和再现,中国画中意境和表现。中国绘画不在意是否逼真,在意的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这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意象。什么是意象,一句话概括就是情景交融。情是主观的,景是客观的,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即不是主观的精神活动,也不是客观的物质活动,而是主客观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的,主体与对象处于复杂的互动联系之中。所以什么是意象,就是主体的情和对象的景的交融之物。是一种精神活动,所以我们中国美学的核心不是美,而是妙。

我们今天的审美文化不再是意象文化,而是仿象文化,就是影像文化。影像文化是消费社会的产物,通过大众媒介,广泛的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产生影响。摄影还有电影就是始作俑者。鲍德里亚诊断了当代社会中影像文化,他发现,从符号是现实的反映,到符号与现实毫无关系,当代文化的影像领域演变为与现实无关的影像的不停顿的生产,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消解和呈现为一丝不苟的模拟。模拟并不是采取了不真实的形式,而是采取了力图比现实更加真实的形式,即“超现实”。因此,当代影像产业实际上是以这样的方式生产着“现实”和人们对现实的“经验”,但重要的问题在于,这样的影像不是现实的模仿,而是对现实的一种遮蔽和蒙蔽,它最终取消了现实并取代了现实,这就是仿象的内在逻辑。

那么仿象文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传统的意象被瓦解,需要虚静品味的意象被仿象所取代,意味着意义被瓦解,意味着精神的陨落。因为意象和物像之间的距离,为意义的凝聚创造了可能,给没观看的人欣赏留有品味的余地,仿象完全相反,所以我们今天的文化,走向颓废,走向艳俗,不断的走向视觉刺激,感官刺激。怎么办?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越需要明确我们文化中的智慧。

姚璐的作品,是運用中国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当代中国的面貌,现代化建设,是他的思考的问题。防尘布、土堆、垃圾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在他的创作中,他运用的想象、联想,土堆的外形很像山峰,绿色的防尘布,让人联想到青山,然后把他们从新排列组合,做效果,我们看到的就是即真实又不真实的影像。但背后呈现的是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城市变迁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M]. 河北美术出版社,沈语冰,2018

[2]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沈语冰,2010

[3]1985年以来国际当代艺术理论[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英)科库尔,2009

作者简介:

邓雅琳(2001.7),女,山东省泰安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

苏安欣(2001.4~),女,黑龙江省讷河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

李梓袆(2001.9~),女,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

刘星男(2001.1~),女,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美学
浅谈柴科夫斯基《四季》之《一月》之美学体现
印花派对
相悖美学
美学以生命为视界
黑之新篇
纯白美学
《医学美学美容》合作机构推荐
麦西西摩登童装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