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岱庙《衡方碑》书法初探

2020-06-21 13:09王艺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1期
关键词:影响

【摘 要】现藏于山东泰安岱庙的《衡方碑》是汉代著名的碑刻,属于质朴高华、雄浑深厚一路书风,其铭文以体丰骨壮的隶书而闻名,因其笔画端正稳重,仪态敦厚,笔意粗壮古拙却又妩媚动人,为历代书家所临摹。《衡方碑》作为汉隶中壮美一路风格的代表,对后世书法家的影响很大,唐人颜真卿、清人伊秉绶等受它的影响都非常明显。本文从多个方面对《衡方碑》的艺术风格进行研究。

【关键词】《衡方碑》;书法风格;影响

一、《衡方碑》详情

《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刻立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即公元168年),是衡方去世后他的门生朱登等为其所立的颂德碑。此碑高2.40米,宽1.1米,厚0.25米。《衡方碑》全篇以隶书为主,碑阳的隶书23行,满行文字36字,总计815字,每个字的字径4厘米;以其文雅的文字和古老的字体而闻名。此碑文的碑阴原本有字,据《翟氏隶篇》记载,可辩认出23行71字。但然而到清嘉庆四年(1799年)十月,钱塘江人黄小松捶拓后发现“故吏故民门生”等字最清晰,但是现在已经全部漫灭。碑首额下有穿,碑额为隶书,阳刻“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有2行共10字,每字字径9厘米,字体古拙浑朴。

《衡方碑》原本存在于汶上县的一个镇里,即次丘镇中店村,但是一场自然灾害的爆发使得其遭遇残损,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汶河的洪水爆发,使得碑陷横卧,村民郭承锡等人重新修建。直到1953年移至山东泰安岱庙的炳灵门内保存,1983年10月移岱庙碑廊,先可见字数341字。[1]此碑铭文的书法以其独特而又有价值的隶书的特点而闻名,笔法规整稳重,仪态敦朴厚重,笔法刚强古拙而又妩媚动人,与《张迁碑》共为历代书法家临摹的典范,现刻为一级文物藏品。

《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碑额凿刻的文字为隶书,属于阳文。东汉建宁元年(168年)刻立于山东汶上县。它的总体风格与《张迁碑》相似,走的是雄强壮美一路书风,其波磔的笔画浑厚而又含蓄。不似挺俊流丽、清劲秀逸一路书风的《礼器碑》,少了锋芒毕露的气息,看起来有些内敛。清代专门研究隶书的书法大家伊秉绶字从《张迁碑》、《衡方碑》两碑出,认为这是隶书体格中较为正宗的一路。用笔多以方起笔,开魏晋楷书笔法的先河。

二、《衡方碑》书风探析

(1)拙中寓巧的笔法

《衡方碑》中的线条,为了要与之所造“厚重、宽博”的体势相协调,同样采用了“积点成划”的形式。[2]但在这种步调一致的同时,也适当地变化了某些结字特点,依靠笔画的交综、依靠大小省易,使某些字看起来平实,来顾全大局。虽然这种巧妙的变化在其他的汉隶碑刻中也同样的存在,但不同的是,它的特殊就在于字的结构变化是在空间内部的线条对比中完成的,所以一些注重外部空间结构变化的左右开张的笔势如“蚕头燕尾”的线条样式,就必然会在其外紧内松的结构中完全丧失效应。正因如此,《衡方碑》中同样存在的“燕尾”就不会象《曹全碑》那样占据主流并在技巧的运用上来得如此强调。它是在线条本身内部的勿忙而短促地顿笔、提笔、出锋,乃至整个运动过程中显得隐约而又含蓄,观赏起来感觉似乎在极力地回避着汉隶中所规定的样式。《衡方碑》中的每笔整体线条基本上都承继了篆书中锋用笔且行笔圆润的样式,但却又与篆书平划匀称的运动轨迹截然不同,它的线条圆浑饱满,丰腴朴厚,讲究运笔的受力点在线条的内部不断转换位置和角度,体现出不同的小趣味。[3]

(2)方拙朴实的结体

此碑整体上来看古拙质朴,以其“拙”字取胜,每个字所组成的间架结构稳实厚重,就像老虎卧坐,每一笔划都规则厚实;又如同岩石定位,边缘转弯清晰,具有严峻的姿态。整篇看来每行每列都很满,但又不是显得拥挤,在平正之中可见欹侧险绝的变化。书法整体来说宽绰丰腴、气势磅礴,不仅于汉碑中无与伦比,在书法史上也更是少见。门生故吏朱登等人在石碑上颂扬他的功德,碑文的末尾有两行小字“门生平原乐陵朱登字仲希书”。[4]被人错误的认为这座碑是为朱登所雕刻的。自宋代欧阳修以来,此碑碑记载多次,是汉代著名的古迹之一。碑文结构宽阔稳定,笔画圆润古拙,用笔既有圆起笔又有方起笔,整体格调高雅。在章法布白上行密字满,尽管留白很少,与《史晨碑》、《曹全碑》的特点相异趣。碑上的阳文隶书更大胆、严谨、圆润、雅致,看似朴素,却充满了活力,并不是印象里碑给人沉闷呆板的形象。

(3)似欹反正的章法

《衡方碑》中的字基本都为长方形,周边丰富,笔画布局均匀对称,周边带有留白,虽然布局看起来有些呆板,但一切看起来都恰到好处,仔细斟酌品味便看出结体、气势整齐而不呆板、各字齐而不闷、朴厚却又不满整,每一笔处都是苦心经营,在其中都能看出变化,并且在整体方正中求其变化灵动,在字字茂密处求其中空灵、似欹反正、茂而不密,浑然天成。[5]

三、对临习《衡方碑》的几点建议

我们在临习《衡方碑》时,要在其静止的平面中扑捉字与字之间的节奏感,要善于读碑和临碑,精于读碑有时胜于反复临习,能更好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实地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衡方碑》的运笔比较迟涩,大部分都以中锋用笔为主,它的提按并不是很明显,因此我们在读帖的时候要更加仔细地注意这些细节,在临习时注意把握提按力度缓慢行笔。在逐字分析中,可发现每个字的受力点和线条的运笔速度是变化多端的,字的粗细、方圆、曲直、轻重等都能体现出趣味。我们在注意与帖相近的基础上,也要把握其中趣味,把静止的字表现出灵动感。要根据上文介绍的“碑”与“帖”的不同来思考应通过哪些方面来分析碑刻的临习特点,由于碑刻需要用朱笔在石头上写完再去用刀凿刻,所以,制作完成之后总会和原迹产生不同的特点,于是我们应该透过它本身的刀法来探其根本。

由于毛笔笔锋的灵活自由,所以我们应仔细观察《衡方碑》的各种起笔,虽然《衡方碑》多方起笔,但是通篇看来如果全部都用方起笔,就会失去其“拙中寓巧”的特点,将“笨拙“表现的太过极端,所以我们应注意它的方圆并用。不能太过“笨拙”而是“拙”与“巧”之间巧妙结合。逐字分析《衡方碑》,它的字形多为长方形,每个笔画和每个字的布局排列很匀称,但是这种“匀称”并没有显得刻意呆板,而且恰到好处。

通过对《衡方碑》的形质、拙中寓巧的笔法、方拙朴实的结字、似欹反正的章法等各方面的分析,能够更好的把握其结字,通过结字到章法,更清晰地明白如何学习《衡方碑》。

结语:

由于碑和帖是两种不同的书法藝术,不仅如此,它们之间的制作目的、书体、形制、都各不相同,其中最根本的区别是载体不同,因此我们在临习时应注意它与帖的区别。因为碑刻是静止平面上的艺术,但并不能因为它的“静止”而忽略了其中的“灵动感”。在学习中我们应该以更加开阔的眼光来博览书法的方方面面,从碑到帖都应广泛了解。

参考文献:

[1]张莉.《衡方碑》异体字分析.齐鲁师范学院报,2017:11-13

[2]刘水. 泰山一部石刻的大书[D]. 今日中国(中文版),2003:7-8

[3]何惠. 古朴雄强、打巧若拙——《张迁碑》汉碑中不可忽视的珍品[D]. 北方文学,2012:2-5

[4]万萍. 泰山石刻综论[D]. 曲阜师范大学,2010:23-24

[5]沈维进. 中国石刻简介六[D].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4:5-6

作者简介:

王艺宇,1997年7月26日出生,女,汉族,山东,在读硕士,美术学(书法)。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猜你喜欢
影响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一张图告诉你:2014年,中央如何影响你生活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你喜欢什么样的床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