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教学,促进整体发展

2020-06-24 03:02唐登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8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分层教学小学体育

唐登峰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体育教学也因此备受关注。小学体育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魄,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里,小学生常常沉迷于各种电子产品的世界里,不愿意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具体表现在小小的年纪就戴上眼镜,一到流感季节,就会频繁请假……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体育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通过因材施教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分层教学;全面发展

分层教学是新课改大力推崇的教学方法,它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进行分层教学,挖掘每个学生的体育潜能,发展学生自身独特的优势,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从而增强体育学习的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作用

分层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方针,它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科学性、合理性。践行了新课改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理念。一方面,分层教学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适合每个学生身体锻炼的方案,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学生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略了教学对象的差异性,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内容,导致两极分化严重,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却跟不上教学节奏,逐渐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分层教学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为每个学生“量体裁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快乐的完成学习任务,锻炼身体,从而学有所成。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实施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将学生合理的分层,才能将教学目标精确的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从而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价值和作用,为分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全班学生做一个全面的身体素质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是身体素质强、对体育学习感兴趣的优秀生,B层是中等生,C层是身体素质偏差、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学生。当然各层次的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扩充尖端层次的人数,缩减基础层次的人数,最终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体育,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体育”这一教学目标。并且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结成“对子”,优秀生带动学困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整体提高。如在学习小学足球《脚内侧传球》一课时,在讲授动作要领时由于其专业性强,不易理解,教师讲解演示完毕后,A层的学生能够完全接受,B、C层肯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为此,教师就可以对A层的学生加以训练,确保他们完全掌握动作要领,之后可以将这些学生任命为小组长,分配到B层和C层学生中指导练习,帮助他们了解脚内侧传球的动作要领和练习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使教学目标通过分层练习得到落实。

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班级群,与家长取得广泛的联系,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喜好;也可以在体育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体育特长,在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有充分的了解后,可以合理分层。如,将一些身体素质相当、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分为一组,像篮球组、足球组,让学生着重练习,这一分层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补足弱势体能。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和指南,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指导的重要作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统一教学目标,不管不顾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适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蹦一蹦就能摘到葡萄”的感觉,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体育《立定跳远》一课时,教师先根据男女生制定不同的目标,男生1.42米—1.58米,女生1.31米—1.46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细化,如,男生组中一些基础良好、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高要求,将目标定为2米,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定为1.4米,女生也是如此。这样每个学生 都能在其“最近发展区”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避免出现“优秀生因为简单而沾沾自喜、学困生因为太难而信心丧失”的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培育学习兴趣,加速课堂教学的进程,落实教学目标。

再如,在学习《篮球》时,有些学生平时就喜欢打篮球,对基本的传接球动作、投篮动作有一定的了解,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完全不了解。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提出初级目标:掌握传接球动作;当有学生完成时,教师就可以继续提出中级目标:完成10次传接球;以此类推,教师还可以提出高级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0次传接球。在这样的分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级学习目标满足了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充足的练习。

类似这样的教学内容还有很多,长跑、抛掷实心球等,教师可以根据性别、教学难度等分层设计教学目标,精确的指导每个学生的体育活动,发挥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

3.教学内容分层

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发展体育特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拓展教学项目,将更多的时间分配到学生的弱势项目中。例如,有一个40人的班集体,教师按照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将他们分层后发现有25人上肢力量较弱,但都喜欢乒乓球,10人下肢力量较弱,但喜欢足球,剩余的5人体质较好。基于这一实际情况,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内容:除了正常的教学内容外,将剩余的时间一半用于乒乓球教学,另一半用于足球教学。通过将教学内容分层,帮助学生提升体育技能,培养兴趣爱好,使体育教学得到长远的发展。

4.教学评价分层

评价是教师调控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态度的有效评价,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导向、鉴定以及激励的功能。由于学生的学习存在差异,传统的评价方式很难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分层评价,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积极的鼓励,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确定努力的方向,能够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从而积极改进,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这样在评价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评价效果。如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多从学习态度上给与鼓励,优秀生则从学习方法上给与肯定,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期望,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体育课堂中,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身体作为学习生活的本钱也备受关注,尤其是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关注的焦点。小学体育教师要意识到责任的重大,加强体育教学,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通过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小学体育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本文系2019年度河源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课题“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hy1907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邢家佳.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文存阅刊,2018(2).

[2]李静亚.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7(21).

[3]张培培.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當代体育科技,2016(3).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分层教学小学体育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