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020-06-25 03:20刘华源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方块胶凝温度控制

刘华源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1.工程概况

卡塔尔多哈新港码头建设于MASAEED工业城,混凝土施工在工程中的占比较大,包含预制方块、基底垫层、底层方块、防波堤等多个部分。其中预制方块总数为34844块,混凝土总施工量约142×104m3。各细分施工项目中,以方块C8的尺寸最大,达到1.75m×1.975m×11.6m;此外,码头底层方块厚度明显较大,达到1.7m,具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量大、难度高的特点。

2.码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概述

2.1 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是相对而言的概念,从水运工程的角度来看,指的是在胶凝材料发生水化作用下将产生裂缝,或是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达到1m及其以上的各类型混凝土。有所不同的是,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如下特点:(1)波浪、潮汐的影响较大,不利于水上施工作业;(2)单个结构体积偏大,需分层完成浇筑作业,散热难度高,易形成明显的内外部温差;(3)配筋差异化,结构外面配筋密度大,相比之下内部配筋数量较少,不利于养护作业。

2.2 裂缝成因

大体积出现裂缝的成因错综复杂,主要有:

(1)内外温差偏大。基于水泥的物理特性,在水化热作用下伴随大规模的放热现象,但混凝土体积较大,聚集在内部的温度难以在短时间内散发,表面温度由于自然因素的作用在短时间内散温,从而形成内外温度梯度,伴有较明显的温度应力,若该值明显偏大,例如超出混凝土可承受的拉力时,将形成不同程度的裂缝。

(2)内部收缩。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将伴有较明显的水化作用以及水分蒸发现象,使混凝土含水量明显降低,内部收缩时存在多种形式的约束,且作用部位各不相同,从而形成混凝土裂缝。

(3)均匀性差。混凝土是由多种物料按照特定的配比而形成的混合物,如原材料的质量、工艺方法等均会对整体性能造成不良影响,若某个环节控制不到位,将导致物料的分布缺乏均匀性,大体积混凝土各处的拉应力存在差异,在均匀性欠佳的区域易产生裂缝。

(4)养护不善。大体积混凝土的规格较大,通常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但预埋钢筋数量较多,且大量分布在构件表面,难以保证整个构件都维持潮湿养护的状态,在干湿交替的区域易产生裂缝。

3.码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多哈新港码头所在地为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具有高温干燥的特点,夏季温度可达50℃以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易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产生大量塑性裂纹等。对此,要从项目的实际特点出发,加强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以合理的方式维持混凝土内外部温度的均衡性,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3.1 原材料温度监测

在缺乏降温措施时,各类拌和所用的原材料易受到现场高温环境的影响,且生产所得的混凝土出机温度控制难度较大。对此,要准确掌握原材料的温度特性,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检测,主要考虑的是骨料、胶凝材料以及拌合水,相比之下又以前两者尤为关键。

骨料温度监测:(1)挑选合适型号的温度传感器,重点在于安装好探头,此部分必须在骨料表层下1m处,此外还要布设数据采集仪,基本原则在于仪器可维持稳定状态,不会受到风、雨以及施工作业产生的干扰。(2)根据现场情况设定合适的测量频率,正常情况下每间隔1~2h便要执行一次,及时收集当天的数据并完整记录,以所得数据为依据,确定合适的施工时间。

胶凝材料温度监测:(1)以各环节施工作业正常推进为基本前提,选择合适型号的温度传感器并将其置于胶凝材料灌体内,调整好该传感器的位置,必须在罐体中轴线上且要与罐底保持1m的间距。(2)安装采集仪,依然不可受到风、雨以及施工作业的干扰,每间隔1~2h便要监测一次,及时收集当天的数据并完整记录。

3.2 混凝土温度监测

胶凝材料伴有较明显的水化反应,期间温度上升明显,考虑到混凝土几何中心处温度最高的特点,将该处作为温度控制对象较为合适。当然,混凝土表面以及环境的温度都要得到有效的监测,以便明确混凝土内外部温差以及表层与环境的温差情况,再针对两项指标采取控制措施,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

多哈新港工程使用到大量预制方块,其混凝土体积相对较大,因此必须将温度监测工作落实到位。首先,做好方块中心及现场环境的温度监测工作,保证混凝土早期性能,以免出现早期塑性裂缝现象;其次,做好对方块中心及表层两部分的温度监测工作,根据所得结果确定混凝土内部温差情况,作为温度控制的辅助参数。

3.3 混凝土温度控制

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混凝土施工中的入模温度应≤30℃,并且要控制好任意两点的温差,要求该值≤20℃,结束浇筑后混凝土将进入到硬化阶段,期间中心温度应≤65℃,若上述某个环节的温度控制不到位,均会发生裂缝。因此,要采取预冷和养护措施,以免混凝土温度过高的现象。

(1)冷却水池的设置。混凝土生产作业使用的是冷却水,要求其温度以5℃为宜。为给施工作业提供充足的用水支持,应在地下建设冷却水池,在其顶面设置聚苯泡沫板(15cm厚),保证水温可维持在相对较低的区间内。

(2)冷却水的温度控制。考虑到计算便捷性的要求,应参照设备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尽可能使冷却水温度与之保持一致,通常为5℃。

(3)多哈新港码头建设使用的是425号水泥,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内部温度,该处的最大温度值可按照如下式(1)求得:

式(1)中,mc—水泥用量,170kg/m3;k—矿渣粉水化热影响折减系数,取0.8;F—矿渣粉用量,170kg/m3;Q—水泥28d水化热,377kJ/kg;C—混凝土比热,取0.96;ρ—混凝土质量密度,取2400kg/m3。

以上述所提出的公式为准,经计算分析后得知,以预冷水泥、砂石等为原材料,掺入适量冷却水的方式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内部温度可稳定在相对较低的状态,具有可行性。

(4)其它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量较大,为在短时间内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一方面要做好水泥、砂石等材料的温度控制工作,另一方面则要调整好浇筑时间,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安排在夜间浇筑,此时温度相对较低,可避免阳光直射、温度过大的现象,相比于日间浇筑而言混凝土入模温度相对较低。并且,加强对运输搅拌车罐体的防护,于该处紧密裹上聚乙烯隔热板,形成隔绝作用,减小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使混凝土温度维持在合理区间内。

3.4 温度监测设备

创建完善的监测系统有助于及时掌握混凝土的温度情况,获得可靠的数据,该系统应包含温度传感器、采集仪、传感器等相关装置。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是系统的首要追求目标,要求其具有运行稳定性、环境适应性的工作特性,可在高温的环境中维持正常工作状态。

本项目中,传感器选择的是较为主流的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有2种不同的型号和规格。型号JRT-1的传感器尺寸为φ10×55mm,其测温范围在-50℃~+110℃之间,测温精度为±0.1℃、±0.3℃、±0.5℃;型号JRT-2的传感器尺寸为φ10×40mm,其接线方式分二线制和四线制,绝缘电阻>50MΩ。

4.结束语

码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在温度不合理的情况下易导致混凝土形成裂缝。对此,可创建温度监测系统,以便及时掌握温度情况,采取多重降温措施,确保各环节的温度都可稳定在合理范围内。总体来看,本文所提的裂缝控制技术具有可行性,传统方式下裂缝大范围产生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混凝土的综合性能较好,有助于维持建筑物的耐久性。

猜你喜欢
方块胶凝温度控制
船舶主机温度控制方法优化
有多少个方块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不一样的方块桥
谜题方块
油气井用合成树脂胶凝材料研究综述
锻造温度控制
基于模糊控制的PLC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三菱PLC在电加热与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胶凝砂砾石坝基础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