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穴居风景

2020-06-27 14:09王晓亚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门峡黄土高原窑洞

王晓亚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的庙上村,因当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地坑院分布广泛,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地坑院是窑洞的一种,也叫天井院或地阴坑,也被称为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地坑院在全国是独有的建筑,是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专家学者用“世界土建筑的绝妙之笔”“刻在大地上的符号”等称赞它。

地坑院结构设计别具匠心。与陕北窑洞的开挖方式不同,地坑院一般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向下深挖约6到7米,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然后在开挖的深坑四壁凿挖若干窑洞,其规模通常与主人的经济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坑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民居,在河南三门峡、山西、甘肃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在河南省三门峡陕州区张村镇保存较好。该地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地坑院,保持着“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住了六代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区域发展。人文景观通常受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三门峡地坑院也不例外,是当地人们对地理环境适应改造的表现。

从地质地貌上来说,作为黄土高原典型地貌类型之一的塬,呈台状,四周陡峭,中间平坦,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垂直节理明显,直立性强,具有抗压、抗震等作用,为挖掘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陕州区,这种地貌十分常见。

从气候条件上说,三门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酷热,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该地植被稀疏,缺乏建筑材料和取暖材料,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地坑院具有省工省料、冬暖夏凉、挡风隔音的优点。当地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人们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建造地坑院,节省了建筑材料,凸显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秋季,冬春季节干旱。夏秋多雨给这个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人畜饮水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此,人们在地坑院中间往下挖了深4至5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收集渗进院内的雨水。同时地坑院里往往会有一口深水井,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这样便巧妙地解決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的问题。此外,在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还要砌一圈屋檐,用于排泄雨水。屋檐上往往会加高一道半米高的围栏,它可以用来拦截雨水、提醒行人注意安全,也可作为一种装饰。

地坑院——这一古老而奇特的地下民居千百年来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体现了黄土高原上人们与黄土深深的依恋之情。地坑院是当地人们长期在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中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奇迹,也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精彩篇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它正在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地坑院这一豫西大地民居史上的奇葩,将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思考。

注: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核心素养引领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教学中的开发应用研究》(课题编号:JCJYC1912123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三门峡黄土高原窑洞
三门峡地区下沉式窑洞防洪防涝设计研究
张超丽作品
我国黄土高原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及风土人情
走在路上的三门峡
An Analysis of the Common Errors in Oral-English Learning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陕北窑洞民居
黄河哺育了黄土高原
大西北的窑洞
在延安,窑洞依然受青睐
在延安,窑洞依然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