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策略

2020-06-27 14:06封丹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组内成员信息技术

封丹丹

在小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所占用的时间比较少,并且一部分学生在课后很少接触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以及资源去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小学生在课上或者课余时间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从而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此外,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一、合理建立学习小组,平衡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

现代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在智力的发育水平和发育方向上存在自己独有的特点。因此,学生对基础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情况也不同。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合理分配,从而让学生在差异化的组员水平之间,更好地互帮互助,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提升合作学习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效果。例如,在进行《网页内容的获得和使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信息素养,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具体而言,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在平时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基础信息技术素养进行分析;其次,教师根据分析的结果,将学生划分为网页内容的获得和使用知识掌握程度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学生;最后,教师根据划分好的层级,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分配,使每个小组中既有网页内容的获得与使用知识掌握得较好的学生,也有知识掌握得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让小组中让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指导和辅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对网页信息检索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并自主进行网页信息的搜索,从而使整体小组在合作和讨论中,实现对《网页内容的获得和使用》这节课知识的有效学习,提高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策略的效果。

二、确定目标,开展讨论交流

小组成立的根本目的是开展学习。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目标至少具有两个属性,第一是共同性,即这一学习目标应当为全体小组成员的共同目标,小组成员正是在基于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开展合作交流的;第二是层次性,上文已经提到,小组是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组建的,即便是同一个小组,组内成员学习水平依然存在差异性,设置具有较强层次性的学习目标,旨在确保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可以参与探究,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以用画图软件绘制“我的家”这一任务为例。这一内容任务量大,一位同学很难完成。因此,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学习目标:(1)观察多媒体课件上的范图,找出“我的家”需要绘制哪些图形;(2)思考需要什么工具来画图;(3)图形绘制完成之后,用工具填充颜色;(4)添加文字,用简短的话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这四个学习目标紧紧围绕共同性和层次性这两个基本属性,核心任务是用画图软件创作作品,(1)(2)(3)(4)分别为层次性目标。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完成目标(1),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完成目标(2),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完成目标(3)(4)。在学生分工开展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时时在教室里巡回走动,了解学生的合作学习进度、探究时遇到的问题,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朝着高效率方向发展。

三、合理分工,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内成员如果没有明确地进行分工,就常常会出现个别学生坐在一旁观看,完全成了一个旁观者,结果这几个人根本得不到训练,长此以往,就会慢慢落后。有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表现得较有信心,有安全感,不大担忧失败,其内部动机得到较好的激發,但合作学习也容易因责任分散而让其他学生产生依赖他人、坐享其成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应合理分工,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每一个小组应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组内分工、督促、协调等工作。同时,教师还要时时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明确自己在小组任务、实现目标中的角色定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承担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做好自己在组内分工的任务;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人,这种“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人”不同于其他学习情境中的“帮助”“援助”,而是组内成员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辞的责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个人的成功,只有小组共同目标的实现。

四、有效评价,保持合作热情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教学评价,不能采用那种以考试成绩定输赢“一刀切”式的评价方式,这会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合作学习热情的保持。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既然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教师就要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评价方式。建议采取打包式评价,以小组成绩作为总成绩,并纳入信息技术最终课程成绩中。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依赖感和责任意识,提高教学评价质量。有效的教学评价应当具备鼓励性、针对性、全面性和指导性,切忌就学生某一方面课堂表现泛泛而谈,那样会给学生一种敷衍感,无益于学习问题的诊断。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和互评相互结合的方式,鼓励小组学生互评、自评,进一步提高评价质量。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调整,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探讨,在相互的帮助下完成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共同的进步。

猜你喜欢
组内成员信息技术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