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助力科学课教学

2020-06-27 14:06庄志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分层微课

庄志杰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科学教师也开始积极探索和创新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尝试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知识的讲解形式,以變革以往课堂教学的方式,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而微课具有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等特点,能为教师进行科学知识的讲解增添活力;能有效地开展预习、导入,以及分层教学,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知识认知的兴趣,从而逐步实现高效科学课程的建构。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微课,助力高效小学科学课堂的生成。

一、运用微课,进行有效预习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让学生进行知识自主建构的过程。良好的预习,能促进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完成知识的内化。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多科学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时,提供的资源比较少,只有课本等文本类的材料,这对于科学素养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难度。随着微课资源的出现,教师可以应用微课的形式,丰富预习的资源,提升预习的效果。

例如,在小学科学《蚂蚁》这一课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微课的形式,完成自主预习。在课下,教师先结合课本,分析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如蚂蚁的身体特点以及活动时的规律等,并区分出重难点。之后,教师围绕上述内容安排微课视频的制作;同时,结合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间等因素,将本次微课的时长控制在6分钟左右。在微课中,教师对本节课当中涉及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按照课堂教学的顺序安排讲解的顺序,使学生在课下的自主预习中,就能初步明确蚂蚁的身体特点以及活动时的规律等知识。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就显得轻松、顺畅多了,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显而易见,在科学课程的预习指导环节,教师应用微课的形式,能够丰富学生预习的资源,使学生在观看微课中,自主掌握基本的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为高效科学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微课,实现趣味导入

课堂导入是科学教学的初始环节,通过趣味性的导入设计,可以让学生从松散的状态快速地转移到学习的状态,并且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的伊始就产生极高的兴致。而微课具有形式多样、功能丰富的特点,在向学生讲解科学知识时,教师也可以围绕教学的内容,进行导入型微课视频的制作,使学生在色彩绚丽、视听丰富、趣味盎然的微课中,迅速将目光集中到所学内容上,实现高效学习。

以小学科学《油菜花开了》这一课为例。首先,科学教师借助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在春天油菜开花的动态场景,使学生在色彩绚丽的画面中,对油菜开花这一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科学教师也可以在微课视频中设计以油菜为主题的背景图片,并在其中展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如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由六部分构成,以及这六部分的作用;花是植物器官中的组成部分,也是繁殖器官等,让学生可以基于微课的导入设计,把握学习的节奏。之后,教师还可以在微课视频的结尾设计一个“哪吒”的形象,并配上“那就跟我一起来走进这节课吧!”的话语,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形象召唤下,带着认知兴趣走进新课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积极的、高效的。

不难看出,在向学生讲解科学知识时,教师使用微课技术进行导入设计,能够增添导入的趣味性,让学生基于导入环节产生极高的兴致,从而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

三、运用微课,开展分层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能力、科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科学知识的储备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导致学生在进行科学知识建构时,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效果。在以往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缺乏分层教学的资源,对学生进行统一要求,学生按照“一刀切”的要求进行学习,导致学习缺乏针对性,教学质量难以提升。而在现代化的教育视域下开展科学知识的教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入微课,丰富学生进行分层学习的资源。

以小学科学《简单电路》的教学为例,其中主要包含“应用相同材料进行电路的不同连接”,以及“使用简单符号表示电路的各个部分”等内容。教师根据这两部分的内容进行微课的制作,使每一个微课视频对应相应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讲解相关内容,并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然后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如有的学生对应用相同材料进行电路的不同连接内容感到吃力,而有些学生对使用简单符号表示电路的各个部分感到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阻碍着学生建构新知的历程。于是,教师将制作的微课发送给对应的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观看的方式,弥补课堂中认知的缺憾,从而体现分层教学的价值,达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应用微课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进行分层学习的资源,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情感。

总而言之,微课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在当前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使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预习,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融入课堂;要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延伸学生学习的境界,进一步灵动学生的思维,感悟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真正让科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精彩!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分层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