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游戏有效开展新思路

2020-06-27 14:06李军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动脑探究性区域

李军艳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游戏的种子,爱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前辈们的教育思想中,很多学者都曾明确提出儿童游戏的重要性,其中,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3~6岁儿童学习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区域游戏具有相当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因而能满足幼儿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需要,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在虞永平教授倡导的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对班级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又有了一些新思路和实践。

一、创设有效利用的区域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根据幼儿特点开展活动

通过与幼儿探讨来设置区角,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发幼儿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满足各层次孩子的心理需求。

(二)利用班级环境现有的活动空间

采用固定和灵活设置相结合的原则,在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尽可能地使活动动静分区,并根据游戏情况灵活调整。

(三)让幼儿与环境互动

把环境创设的参与权交给幼儿,这需要教师的有心“栽花”。给幼儿创设好区域环境的支架,以便能吸引幼儿去参与、去探索。如,美术区墙面、地面、隔断等都可以成为操作区,幼儿美术作品随时都能展示出来。

二、投放操作性强的材料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工作。那么,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呢?

(一)材料要具有探究性

材料的探究性,是指材料必须能够引导幼儿动手、动脑。之所以提出材料必须有探究性,是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的材料,才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才有利于引发、支持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更重要的是,儿童在动脑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不能看作是探究活动。例如,在主题活动“船”中,如果交给幼儿几艘船的模型,让幼儿找找船的外形特征有哪些不同,或是船有几层楼,这些都不算是探究活动。如果是交给幼儿各种材料,如,纸板、泡沫、胶水、小刀、蜡光纸等,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自己制作出简单的船,这就是一种探究活动。因此,在材料的提供上,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

(二)材料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

材料的多层次性,是指材料的投放必须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不同发展水平,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例如,开展主题活动“美丽的花”时,在美工区,我有意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范例让幼儿选择:一种是画好的花的轮廓,让幼儿涂色;一种是画不同的花,让幼儿自己画出花的茎和叶子,也可进行添画。不同层次的幼儿就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材料的多样性,是指材料围绕教育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在同为“美丽的花”的主题活动中,“认识花”这一活动就可以提供彩色笔、蜡笔、印模、剪刀、纸、胶水、颜料等,让幼儿进行画花、印花、剪花、折花、染花、插花等活动,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这也是区域活动深受幼儿喜爱的主要原因。所以,这就要求材料的提供,应注意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三、师幼共同制订区域规则

规则是行为与活动的准则,要使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就要注意规则的建立。良好区域规则的建立,不仅是顺利开展区域活动的需要,同时也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可以使其培养良好情绪,形成一定的卫生、生活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学会自我管理。

四、教師的参与指导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活动中,教师是催化剂,其工作是协助幼儿沿着兴趣的方向发展,应善于捕捉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新兴趣,导入新的游戏。在活动中,教师不能把角色停留在提供活动材料、安排幼儿进入区角、主持幼儿的分工与合作、解决孩子间的纠纷上,使幼儿处于高控制之下,而是要善于观察,还要适时、适当地引导、启发、激励,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活动,让幼儿有更多机会表现自己、总结自己,促进幼儿自主性的提高。要不断地来回在各个区域间观察和参与游戏,要留意每个孩子的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及时给予鼓励、表扬。针对出现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时机参与孩子的活动中,与孩子一起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逼迫幼儿接受,让他们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活动。这样会使幼儿很快出现厌倦情绪,大大降低幼儿的积极性。

五、总结评价不可缺少

总结评价是任何一个活动的重要环节,不可缺少。评价的结果往往会影响幼儿以后的活动情况。评价对幼儿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评价要有一定的技巧。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幼儿的自主评价、同伴互动评价、教师的整体评价、引导性评价等。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都不能只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的评价。

总之,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教育载体,我们要不断实践、探索,积累经验,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尊重孩子,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区域活动更具科学性、时效性。要充分利用区域活动这一平台,让活动区切实成为孩子游戏学习的乐园。

猜你喜欢
动脑探究性区域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分区域
肯动脑就会成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动手动脑多快乐
动脑填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