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20-06-27 14:06李森昌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造力新课改师生

李森昌

新课改要求进行小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其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很多教师都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若能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其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和数学课程的特点,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义

(一)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改和教学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往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为了尽快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往往会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学习,这会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并且,学生一味听课,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会给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养成造成较大影响。

(二)符合新课改的需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算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也会将教学重点放在算数教学上,没有主动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的创造力也很难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也较少,这会导致学生学习时完全依赖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也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形式。

二、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

小学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下面笔者着重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手段,希望能够在提高他们创造力的同时,帮助其更好地成长。

(一)通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要想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生动有趣的方式来教学。比如教学前,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的特点,将生活情境引入,确保教学环节制定的合理性。生活情境能够将小学生本身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其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的有趣,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其更好地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若是学生能够在这个阶段建立逻辑思维,養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便能够为其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前,可以提出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问题,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这能够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机会。学生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就很容易产生成就感,探索的欲望也会有明显提高。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应该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在探究问题的同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三)通过互动体验学习推动师生交流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非常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师生之间更好地进行交流和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推动师生交流。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可以和学生更好地进行互动,切实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更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挖掘小学生的潜力,切实提高其综合能力。

(四)通过课外体验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小学数学课时有限,在进行教学时,容易出现教师无法兼顾所有教学计划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不但需要合理利用课上的时间,还要把课余时间合理利用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通过课外体验活动,能够很好地将小学生的肢体、感官调动起来,帮助小学生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更好地学习。通过课外体验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身心更好地发展,此外,这种方式还能够帮助小学生丰富其课余生活,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这个时候,若能及时地回顾相关的知识,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也会加深。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时要认识到数学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数学逻辑性较强,小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有趣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创造力新课改师生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