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式的转变

2020-06-27 14:07唐德立
知识文库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改素养

唐德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种新型信息技术产品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崛起,使我们认识到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人们便去了解、探索、掌握信息技术以使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并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使得优质教育资源也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人工智能时代的即将到来,使得教育的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智能化的教学手段也层出不穷,智能工具在教学中也会不断地应用。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就要不断提高、更新自己的知识,并且要完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式。这样不但能流畅、完整地教授学生,让学生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而且还能跟上新课改的步伐,更好地去引导学生汲取知识和学习信息技术。

1 信息技术教材的变化促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式的转变

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智能化产品的应用以及各种新型的信息技术产品的出现,学生对于各种新产品的运用也比较普遍,在生活中更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出现,例如电子商务的应用,各种学习软件或者APP的应用等等,都使得我们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更好的不断发展自己,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在未来的社会可以说不懂科学技术的人便就是文盲。从通信的发展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所以不断地学习以及学习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变化可以看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重视。

首先,在新课程中,信息技术教本采用标准实验教科书,从名称上可以看出新教材注重实验教学,特别是人工智能模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对软件的使用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所用设备在硬件配置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不管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对操作者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了,可见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更加严格要求了。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也不得不推陈出新,进行改革。在以往的针对某个软件进行教学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本的要求了。比如以前如果是讲授文字处理一般是从学习Word这个文字处理软件着手,进行字体格式的修饰,而今天的新课程要求从广告、报告、以及报刊等的文本加工与表达开始,教授怎样创作作品的整个过程。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在知识面上而且在软件操作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思想。在教学方法上就要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因为学生本身是我们教师要去点燃的火炬而不是盛东西的容器。让学生通过在生活和学习中激发灵感,创作出新的富有内涵的作品,并在创作过程中学习各种软件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其次,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的管理方面实行学分制,课程开设分为必修和选修,所以要以“修”学分为主。学分制的出现使得学生不依“考”为主而以“修”为主,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没有强调“修”,而新课改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必修课出现。“修”重点强调的是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并且“修”的知识面更广,“修”不但要掌握所修到的知识,更是要学习重要的思想,注重学生的全面、长远的发展,修的出现更显出学习者的修养、修为,所以包含了学生更高素质在里面了,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就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在新课改中学生角色也发生变化,我认为不愿意“学”的学生就谈不上“修”了。所以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但备教材更要备教材中出现的相关内容方面的知识,即备“课外课”。新课改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就是在课后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备好一节课,教师只有在充分准备的条件下才能上好一堂课。因为在新课程中知识比较灵活硬性规定的内容比较少,即在新课程中学生探究讨论的比较多而固定格式化的一些概念比较少。

新教材主要以“交流”、“探究”、“实践”、“任务”、“练习”、“拓展”、“观摩”等各种模块出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自己探究钻研出的结果。教师只是引导者,“传道”、“解惑”之人。所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得教学方式自然要变。

最后,教师角色的变化使得我们不得不改变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地位应变为“传道”、“解惑”,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主观能动性完全在于学生,教师应注重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如品德、修养等方面,因为在信息技术时代获得知识的渠道很多,网络上可以通过名师直播、家里可以运用APP进行自学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在生活中还可以获得创作灵感,所以学生才是主体。这就使得我们多年的教学习惯从此要大大改变,不能让自己的固执影响学生的创造力。

2 信息技术考试方式的变化使得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中,信息技术的考试方式不是“考”而是“测”,即学业水平测试。

学业水平测试和以往的会考不同。有哪些不同如下:

2.1 考试内容发生变化

考试内容范围扩大,覆盖面增广,有必修也有选修的内容,并且操作题由四道变为五道。并且选修的内容分为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二: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学生的选择权更大了可以从三者中任选其一。学生有自主权去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力好的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多学一些额外的知识,比如“编程”和“机器人”等知识。拓展知识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考试级别发生变化

学业水平测试上升为国家考试和以往的省级会考不同。并且必修和选修制卷标准7:3,考试时间由45分钟延长为一小时。时间上的变化可以看出对学生的要求会高一级别,知识范围更加扩大。

由于以上的这些变化,对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水平上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更有了紧迫性。这就使我们不是拥有一缸水或者一桶水的要求了,而是注重教師的全面发展,各种知识的储备量要装在库中的问题了。从大量要逐渐变成海量了。

总之,信息技术的教学不能和以往一样,在新课改中,对于理论的学习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和相互的交流,比如对于信息的含义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出信息的含义,并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资料。不是让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一起探讨交流,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不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走太多的弯路。

当然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也当当老师,大家相互交流,这样学生也都比较积极地参与。例如“综合活动:世界文化遗产之旅”一节中,学生对于“研究方案的整体设计”这一环节设计方案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出乎我的意料。选修内容---网络技术应用中对于校园局域网的一些优化的思想等等都很新颖,设计很独特。这样可以看出把自由空间交给学生,学生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潜能的发挥是很大的,我们会对学生的发展刮目相看的。

尽管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和教师都还不怎么习惯,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还不能彻底接受,在教师的习惯中还一时不能彻底改变,但是慢慢地终究会适应,因为在以后的生活和发展中需要的是新的教育模式下的创新性思维,如果不改革还习惯于以往的思维模式以及接受知识的方式,在以后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会对以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已经生长在比较落后的地区,再不能让我们的思想更加落后而限制了我们的发展和竞争的机会。

所以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不管操作者操作成什么样,新课改的思想宗旨我粗浅的认为是这样的。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不成熟的教学方法。还望各位有道者给出建议多多指导,大家共同进步,做好知识的传播者。

(作者单位:甘肃省西和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新课改素养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