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2020-06-28 02:14刘鹏飞项嫱婷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

刘鹏飞 项嫱婷

摘 要:随着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和工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建筑行业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膨胀混凝土因为其良好的防水效果、低成本及有效缩短工程周期等优势,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比较多的应用。本文章分析和研究了膨胀混凝土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旨在为其以后的应用提供参考,同时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施工技术;膨胀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

1膨胀混凝土的简述

膨胀混凝土是指用膨胀水泥或膨胀剂配制的水泥,是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材料,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膨胀混凝土的使用不仅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的情况,而且提高了混凝土的渗透性,使其防水效果更好。因此,使用膨胀混凝土不仅确保了工程质量,也提高了施工的效益[1]。

膨胀混凝土中加入适量比例的膨胀剂,利用膨胀剂与水泥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湿度的膨胀,以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所以,膨胀混凝土能够利用部分自身的预应压力来抵消内部收缩时的拉应力,以此来达到降低混凝土开裂的效果。而膨胀剂不同的添加用量会影响到膨胀混凝土的弹性程度、收缩程度等。所以如果要改变混凝土弹性或者收缩性能,就要改变膨胀剂的添加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方式能有效发挥膨胀混凝土的作用。

2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设置膨胀带

施工人员在使用膨胀混凝土时需要设置膨胀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膨胀带两边要固定铁丝网,铁丝网的固定减少了因为膨胀剂配比混合问题导致的膨胀带不稳定情况的发生。同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定要认真配比混凝土和膨胀剂含量。在一般情况下,膨胀带边缘混凝土中膨胀剂的含量为7%,中心处膨胀剂含量为9%。这样的配比解决了膨胀带两侧因受力不均匀而产生的裂缝问题[2]。在实际作业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膨胀剂配比以及浇筑工作,不能以一概而论的方式施工。如果不能正确配比膨胀剂的添加量,不仅会使建筑出现质量问题而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因为操作的不规范性而延误工期。

2.2补偿钢筋的设置

对局部温度的合理控制是设置膨胀带工作中一定要考虑的环节。因为只有在温度达到相关要求条件时,才能进行补偿钢筋的设置。补偿钢筋伸入混凝土的距离一定要超过50厘米,两者在施工中一定要互相垂直,而且还要保证施工中所使用的钢筋材质全部相同。一般情况下,补偿钢筋的粗细程度比构造钢筋低1-2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受力程度和避免因受力过大出现的裂缝情况,顶板补偿钢筋、墙后方的钢筋都要和各自对面的钢筋进行捆绑[3]。

2.3加强搅拌运输控制

浇筑作业进行前,必须要保证模板的干净清洁不能有其他杂质等混入其中。在施工作业中,合理延长搅拌时间对搅拌均匀性的增长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在膨胀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最少要使用两个高频的振捣器,其中一个高频振捣器起到对上部膨胀混凝土浇筑捣实的作用,一般固定在膨胀混凝土浇筑卸料口。另一个高频振捣器一般固定在坡脚位置处,起到使振捣效果密实的作用。在进行膨胀混凝土振捣作业时,为了防止膨胀混凝土过度堆积,会先对出料口的膨胀混凝土进行振捣[4]。

膨胀混凝土在高频振捣器的振捣作业后会出现呈下坡形式的混凝土自然流淌的效果,如果在当前状态进行全面振捣工作的话,就比較容易进行。在进行振捣器振捣膨胀混凝土作业时,还需要关注的条件比如:振捣器振捣时间间隔、振捣器振动位移距离以及振捣器的振捣膨胀混凝土进入的深度。膨胀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还有很多:如工程建设的规模、膨胀混凝土的用量、混凝土运输车的数量以及混凝土运输车运输速度的快慢等等这些不可或缺的一些因素,对这些要素的提前考虑,可以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断带等情况。一般的建筑施工中都会要求混凝土良好防水性能,所以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为防止欠振、漏振等情况,一定要加强密实度的控制。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振捣器在每一个区域要采用快插慢拔的振动方式振捣20-30秒左右。同时,在振捣过程中为防止钢筋、模板等产生位移或变形最终影响浇筑质量等情况的发生,一定要保持它们的距离。混凝土振捣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其表面没有气泡也没有发生泛浆等现象为依据。

2.4混凝土的二次抹面和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二次抹面工作是膨胀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常在完成浇筑后进行。混凝土二次抹面后就不易再发生龟裂等情况,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8-12小时内进行。一般用人工方式进行混凝土二次抹面,施工人员要在混凝渗出浆液时对其表面进行抹压工作。对膨胀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通常是为了防止出现因为混凝土损伤所造成的的返工。膨胀混凝土一般的养护时间约为10天,而且养护结果直接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在养护过程中要用塑料膜等材料覆盖混凝土,不能让阳光暴晒混凝土,同时要保证膨胀混凝土的湿度,防止过干造成混凝土龟裂。

2.5接搓区域处理技术

连续浇筑是膨胀混凝土浇筑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还有间歇性浇筑。在进行间歇性浇筑工作时,要保证二次浇筑与之前浇筑的混凝土衔接无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接搓区域的二次浇筑,接搓区域应该时刻做好清洁,不应有杂物出现。因为如果接搓区域发生衔接不紧密问题,就可能会导致之后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水、漏水等情况,从而大大降低了工程的质量[5]。

3结语

本文对膨胀混凝土相关特性做了详细的说明,通过对一些相关施工内容的分析,研究了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这不仅能提高当下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建设中的应用,也为其以后的应用提供参考。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也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龙虎.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3):36-37.

[2]植恒.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01):117-118.

[3]李林俊,罗道林.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3):88-89.

[4]吴耀飞.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5):46-47.

[5]邹培林.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的认识[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140+14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鹏飞(1986.11.10-)男,汉族,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职称:助理工程师,身份证号码:220881198611100318。

第二作者:项嫱婷(1988.10.03 -)女,汉族,籍贯:浙江省台州市,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学历:大专,职称:助理工程师,身份证号码:331003198810033983。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