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指导方法

2020-06-28 19:21阮飞云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历毕业生护理

阮飞云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民众更加注重健康生活,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转型。随之而來的是对护理行业的巨大考验。高职护理毕业生应该以怎样的心理面对机遇与挑战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对现阶段高职护理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指导方法,希望对学生就业心理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就业心理

正文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我国经济建设与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护理队伍以中专学历为主的现状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护理就业方向已经不再局限于医院等医疗机构,家庭方面也在提高对护理的重视,新兴的护理产业正在加速发展。为此,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几率大大增加,国家也大力发展职业护理学生教育教学,随之而来的机遇与挑战可想而知。

然而护理高职毕业生存在一些消极心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念。增强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加就业竞争力,增强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奠定基础。这些消极心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

这是一种源于学生内心对自己的学历与能力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护理专业学历包括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不等,大专学历属于偏下水平,学生由于自己学历较低,对自身能力产生自我怀疑,导致学生错失就业机会。

2.自负心理

所谓自负心理就是学生对自身能力水平盲目自信,对自己评价过高导致的错误心理。这种心理主要出现在学生干部或者学习成绩与在校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当中。由于自负心理作祟,学生对工作要求增高,不断挑剔,要求高薪资高福利有假期等等。但是,刚毕业的学生不管是能力还是经验都存在许多不足,优质岗位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要求更是百里挑一,于是导致大量优质学生高就不成,惨遭淘汰。

3.从众心理

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还未完全体会到竞争的压力。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工作的选择追随朋友同学等。由于岗位的限制,各自能力水平不等,单位又遵循择优录取的选择,导致学生错失就业机会。

4.依赖心理

当代大学生大多生长在幸福的家庭当中,从小没有体验过温饱困难的滋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突然面对社会竞争明显的表现出不知所措的感觉。这就出现了父母会给我解决就业问题的想法,最终将自己变成温室里迟早枯萎的花朵,还没有经历风霜就快要奄奄一息。

5.“求稳求全”“一步到位”心理

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选择干一辈子。受传统“铁饭碗”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将工作的选择错误的看成是终生择业。忽略了社会的发展速度以及考量制度以及就业前景的问题。认为一次择业等于终生择业,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不会调动,于是要选择一个稳当且有相当优厚待遇的工作。可是机会可遇不求,错过就很难回来。

6.个性化心理

二十一世纪不乏有思想独立,头脑新奇的学生。他们对就业的想法千奇百怪,可是护理专业就业范围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学生新奇的就业观念,于是千挑百选后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学生开始迷失方向,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当中,最后错失就业机会。

学生就业存在的这诸多心理问题,许多职业指导老师过分的强调就业形势政策方面的学习而忽略就业心理的指导,日积月累,学生陷入对专业的怀疑当中,最终迷失方向。那么,针对以上几点,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的面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1.引导学生化"自卑"、"自负"为"自忧"

不得不承认在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汇集的人才市场,高职毕业生的竞争力确实略低一筹。换一个角度来看,似乎在这些高学历毕业生面前,高职毕业的护理生也没有什么好自负的,如果选一个恰当词语来形容应该是"自我忧虑"。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具有就业压力的紧张感。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比自己学历优异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呢—品牌效应。引导学生发挥自我特长,将某一方面能力训练到无可挑剔。提升自身知识储备,打造一个无可替代的自我形象。根据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16年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当前护理生毕业率低于全国高职高专就业率。可见,就业的机会并不少,所以鼓励学生化自卑自负为自忧,尽全力提高自身竞争力,机遇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强化学生竞争意识,克服从众心理

由于高等教育日益普及,毕业生数量一年比一年多,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行业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加。教师能够做的,就是不断获取有关统计部门给出的就业数据就业信息,并且及时反馈给学生,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学生的就业压力感,同时鼓励学生努力上进替身自身能力

3.鼓励学生结合自身需求,主动择业

人的欲望永远是不能满足的,任何人也都不安于被摆布。依赖心理的出现无非是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对自身评估模糊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们要教会学生清晰的界定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评估自己和认清自己的方法。

4.改变终身择业观,认清人才流动现实,树立就业先于择业的观点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先考虑当下再展望将来?让学生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更加细致的说,护理专业的从业是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其间繁琐的环节数之不尽,于是我们需要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打磨自身意志提升自身能力。一成不变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为什么不去尝试更多新鲜的事物?利用当下工作的闲余时间去研究和发现自己可能感兴趣的领域,探索自身无限的可能性,寻找一条真正是你自己的道路。当然,这些都要建立在你能够养活自己的前提下。

5.自主创业观念

个性化的学生难于择业,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创造岗位,自我营销。要实现广大人才及时充分就业的目标, 一靠科学用足现有岗位, 保证其不闲置、浪费;二靠创 造开拓, 主动探索新的就业岗位。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2000年以前该院毕业生先后自主创办4000多家企业, 这些企业1994年拥有员工110万多人, 年销售额达2320亿 美元, 相当于居世界第24位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家现在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为此也下了不少的投资。对于这些有想法的学生,可以鼓励其走创业的道路。现阶段正在由IT时代向DT时代转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定创生并造福许多新兴产业,紧跟时代的脚步,寻求产业链缺口,抓住机会,也许会出现下一个马云。

择业的出路的多种多样,毕竟不是人生游戏,而是严肃的生存竞争和激烈的人才竞争,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或是用人体制变化,则随时可能下岗。“不怕没人用,就怕你没用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青年们如果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就定能够在社会上为自己找到合适的位置,真正会有用武之地。青年人必须有极大的勇气走向社会、走向人群,学会主宰自己,战胜白己合理的软弱和堕性,就可以不断成长,走向成熟。而任何的依赖,侥幸和投机取巧,都无助于自己的成长。

教师能做的,就是不断反馈行业信息,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提升自已,增强学生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教育学生保持平常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最终的路还得学生自己去走。

参考文献:

[1]孟爱青. 浅谈如何加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指导[J]. 河北职业教育, 2010, 6(2):82-83.

[2]王建中.椎动脉第1段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解剖与临床,2005,10(1):67-68.

[3]徐岫茹 王文雄,青年踏上择业立交桥.

[4]朱正春 管其光,浅谈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择业中应树立的几种观念.

猜你喜欢
学历毕业生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膨胀学历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知识无力感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