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

2020-06-28 09:37张懿文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手稿共产主义异化

张懿文

摘 要:共产主义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对历史背景马克思进行了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阐述了以劳动异化为中心扬弃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本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早期的共产主义思想,但是对与我们现代社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私有财产;当代价值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第一次比较完整系统的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转向国民经济学的一个标志,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的两条轨迹:一是从“自我意识”出发,经由《1844年经济学哲學手稿》中的异化劳动,到物质生产;二是从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蜕变出来转化为革命民主主义,最后走向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两条思想最早的结合点。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史背景以及思想来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于1844年1月到8月,马克思为解决在《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形成的问题而研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当时的英国和法国正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社会生产力不断的提高,资产阶级占据社会中的绝大部分财富,相反工人却一贫如洗。导致当时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社会革命的风起云涌。当时各种社会主义学说也是不断兴起,但马克思持“审慎”的态度,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西方思想传统这四个思想来源批判性的提出了异化劳动概念。私有财产即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劳动的异化,从此来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的本质。

1、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一章的内容专门分析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整个哲学,因为在马克思看来青年黑格尔派都太着眼于黑格尔的逻辑学,但是对于辩证法的实质并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想继承、质疑和批判中完成的,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的辩证法“表面上看来是形式的问题,而实质上是本质的问题”。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所以费尔巴哈也是马克思在实现哲学革命历程中的重要环节。他认为费尔巴哈不仅仅“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实在的科学”,而且在这个基础上重新解释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2、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就将政治经济学当作是自己哲学体系中最有用的工具,而政治经济学也成为了马克思之后研究国过程中的奠基石和突破口。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已经注意到了利益在社会经济以及市民社会中的作用,认识到了利益比法的原则的力量。马克思认为“利益是没有记忆的,因为它只考虑自己。它所念念不忘的只有一件东西,即它最关心的东西自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马克思开始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社会不平等背后的经济根源。政治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工资、资本、地租、利润等都已经成了马克思重要的关注对象。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观

马克思对其他社会主义的批判也就奠定了他自己考察社会主义的基础,同时也是超越了同代人的社会主义思潮。按照马克思的语境和思路,有以下基本内容:

第一,“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私有财产在本质上是人和人的劳动自我异化的表现,其本质不在物的形态本质里面,而是在主体方面的异化里面。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必须抓住本质,才能避免粗陋共产主义的错误。

第二,“它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指共产主义不是单纯通过物的扬弃可以获得的,而是要通过对异化了的人本身所具有的异化性质的扬弃才能得到,也是为了人本身的解放,人的思想和感性的统一解放。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统治下, 人不仅失去了外部世界, 而且失去了他自身及其本质, 人正是因为自身的异化, 才导致他同物的世界相异化。所以共产主义的意义最根本的就是要使自己的本质得到重建,成为真正的人的本质

第三, 真正占有人的本质, 就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因为人的本质就在于社会性。只有向社会的人的复归才是向人自身的复归,这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的基本含义的确定。私有制和异化劳动使人丧失了他本来具有的社会性, 人失去了自己作为人的地位、尊严和价值, 在这一点上最深刻地表现了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人的异化从根本上就是人的社会异化或社会的人的异化。而马克思在这里已经不用“类本质”的复归,而是用“向社会人的复归”,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思想进展。

第四, 共产主义是六大矛盾的解决, 是历史之谜的解答。在马克思看来, 异化劳动使人的本质异化, 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社会到处充满着矛盾、异化。因此, 他认为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在实践基础上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在, 人和自然、人与人、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矛盾、斗争的真正解决。

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实现异化的复归,更是要“做到发展为热恩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这对我们现在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必须清楚认识到进入共产主义的长期性和必然性。共产主义就是不断消除私有制,不断消除剥削的过程,并且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变更都不是一个时间点的转折,都是经历完整的过程后沉淀下来的。实现共产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奠基石,依靠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解决未来的问题,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做好建设社会主义长期性的准备。第二,必须把握其科学逻辑。通过研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现实逻辑和经济逻辑的源头,既是一种逻辑严密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就是马克思的“辩证法”,涵盖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在当下这个知识碎片化的年代,从逻辑总体去把握理论的深刻性。理解共产主义,辩证的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第三, 正确看待我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存在的剥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现象,但不存在剥削制度,也不会产生剥削阶级.允许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在社会主义这个漫长的过渡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还存在它所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最切近形式, 社会主义则是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马克思的这个思想, 是从异化劳动———人的本质复归这一逻辑模式对未来社会发展提出的理论设想。这种理论设想所谈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的社会的形态” , 表明以扬弃私有财产为中介的共产主义, 还不是达到了人的解放与复归的社会形态, 它还有待于在自身基础上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 焦坤.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J] .理论探讨,2007 (5) .

[5]苗瑞丹.论马克思恩格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求实,2013(7).

猜你喜欢
手稿共产主义异化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作家手稿
天价手稿
罗丹手稿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
费尔列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